如果直接拿出來使用的話,恐怕很難說得清這些物件到底是怎麼來的。
因此,盛妍決定另尋出路。
經過深思熟慮,她最終選擇用自己手頭上的材料親手製作捕魚設備。
於是,在翻箱倒櫃找到幾束柔軟又結實的柳條之後,她花費了一整個夜晚的時間模仿記憶中的樣式編織出了兩隻專用於抓魚的籃子。
第二天早上。
母子二人一同享用完早餐,臨出門時還不忘給小家夥塞了四個煮雞蛋,隨後便送孩子前往好朋友文淼家中去了。
緊接著,盛妍同早已等候多時的小李一起挑起了扁擔、提上筐和手工籃子,前往小河邊。
兩人越往前行,風力也越來越大。
四下環顧,隻見此處地形低窪,三麵都被較高的土地圍住,形成一個天然漏鬥,難怪氣溫如此之低!
“嫂子您在這裡待著就行!我去旁邊挖點泥土回來幫忙固定住籃子位置。”
“你去吧,我等會找個合適的淺灘地段把魚籠放下去就好。”
想要成功捕捉到魚群,就必須對布設魚籠的位置有所講究才行。
首先水流不宜過於湍急。
否則很容易將魚籠衝散甚至直接卷走。
其次還得挑選那種平時魚兒習慣經過的地方才行。
觀察了一下周遭環境。
這裡似乎並不常有人,估計河裡的魚也不會特彆怕生。
按照以往經驗判斷,今天這番忙碌應該不會白費力氣。
當小李已經挖好了整整兩大筐濕潤鬆軟的黑土回來時,正好趕上了盛妍試圖從河底提起剛剛放入不久的那個魚籃查看收成。
然而事實證明她們的運氣遠超預期。
因為就在她拉扯繩索過程中,感覺到手裡傳遞過來的重量明顯超乎預料。
果不其然,伴隨著最後一縷水麵浮沫消散殆儘。
那隻浸沒在水下的竹編魚籃終於完整呈現在眼前。
望著那滿載而歸的畫麵,她趕緊呼喚不遠處的小李過來搭把手。
“天啊,這麼多魚!”
小李驚喜地喊道。
他看著魚籠裡密密麻麻、活蹦亂跳的魚群。
魚籠裡足有一半滿。
每條魚都挺大的,估計有二十條,個個都顯得格外鮮嫩肥美。
“再來拉另一個看看。”
小李說道。
兩人迅速把剛剛捕獲的鯽魚小心翼翼地放到了一邊,然後再次默契地配合著,穩穩地將魚籠重新放置回河中。
這次大約等了一小時才拉起來,隨著最後一根繩索被緩緩拉起,露出水麵的魚籠幾乎已經完全滿了。
這滿滿的收獲讓兩人不禁歡呼起來。
小李隻好把原本堆積在空筐裡的泥巴倒出來,好騰出空間來裝這些魚兒。
這樣做雖然有些不便,但看到眼前的豐收景象,所有的麻煩都變得不值一提了。
“嫂子,再多撈就帶不回去了。”
小李提醒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擔憂。
確實,他們現在已經獲得了如此多的魚類。
如果繼續增加捕獲量的話,恐怕很難把這些珍貴的食材全都帶回去。
“那你先把魚送到部隊食堂去,然後再返回來一趟。”
他的妻子提議道。
“咱們再撈幾桶魚就可以收工了。明天想吃的話再來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