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瓶兒帶回來一個行腳僧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陳家村。
不少村民都跑來陳家湊熱鬨,甚至隔壁村的也來了幾個人,想看看傳說中的行腳僧是什麼樣子的。
正好玄明的袈裟還沒有乾,他就穿著陳父的布衣,在陳家不大的院子裡坐下。
開始給村民們講一些淺顯的佛理知識。
許多人將陳家圍的水泄不通,但他們大多也不是來聽玄明講佛的。
佛法高深,幾乎就沒有多少人能弄明白。
他們更想聽的是,玄明這一路走來,發生了哪些故事。
遠行歸來的人所講述的故事,幾乎就是這種平民百姓能獲取外界消息的唯一渠道。
大多數人一輩子也走不出自己的根。
於是在眾人的要求下,玄明不得已隻得將自己這一路走來的所見所聞,變著法子給大家講了一遍。
但他所講的大多也都是淒慘的故事,故意隱瞞了自己在其中的重要性,可話一說出來,也不得不讓眾人心生歎息。
他講到一個村子因為乾旱而消失的時候,不少村民都感同身受,煩悶的拍了拍自己的胸口,長出了一口氣。
他又講了一個國家被妖僧壓迫的事情,也引起了眾人的義憤填膺。
他講到雪山路難行,有許多人死的時候,他們也不得不感慨人生疾苦。
而玄明最後講到,因為戰爭,導致那些孩子們隻能蝸居在地下的時候,也更加的心痛。
玄明這一路走來,雖然不少結局都是好的,但一開始都是妥妥的人間噩夢。
對於他們這些隻知耕種的平民百姓來說,他們對付變故的能力幾乎為零。
而這幾個故事講完,陳家村的村民對玄明更加欽佩。
“玄明師傅,你是要往觀音寺去嗎?”
一個中年人忽然出聲問道,玄明聞言雙手合十,搖了搖頭。
“小僧是要往西去的,不過途經此地,去寺廟拜訪一下也無不可。”
“那玄明師傅也會開光解簽,送佛念經嗎?”
一個中年人趴在一道不高的土牆上,咧著大嘴衝玄冥說道。
玄明點點頭,道:“自然是會的。”
“那我們可以去觀音寺找你幫忙開光解簽嗎?”
玄明這時倒是搖了搖頭,道:“小僧隻是過路客,各位施主,既然有觀音寺在此,何不尋裡麵的大師為你們做這些,小僧何故喧賓奪主呢?”
眾人也聽到了,玄明似乎不太想乾這種事,也就沒有再出聲。
忽然又有一個孩子對玄明道:“那玄明師傅你什麼時候走呢?”
這話算是問到點子上了,玄明微微頷首,良久又抬起頭來。
“小僧在這裡受了各位施主很多照顧,眼看著秋收在即,小僧打算幫諸位施主收完莊稼後再行離開。”
一個中年人聽完掰著手指頭算起來。
“那這還有好幾天呢,不如師傅跟我們回家,讓我們這些泥腿子也能款待款待師傅?”
玄明搖搖頭,道:“不必如此麻煩,小僧多謝諸位施主的好意。
明日小僧去觀音寺拜訪一下,最後幫各位施主秋收再行離開。”
忽然有一大娘笑了起來:“玄明師傅,走路可不比秋收,可是苦哈哈的。
你這小身板能夠受得了嗎?”
玄明抬起眸子笑了笑,他身體雖然被封禁了靈力,但仍是開魄境的肉身。
隻是收莊稼也算不得什麼,哪怕受了再重的傷,多少天沒吃飯也很難危及他的生命。
“阿彌陀佛,施主放心,小僧不是嬌生慣養的,但具體怎麼收,還請各位施主到時教教小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