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玉溪:九山映水、煙火湖城與田園工業的邊界重塑_地球交響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地球交響曲 > 第21章 玉溪:九山映水、煙火湖城與田園工業的邊界重塑

第21章 玉溪:九山映水、煙火湖城與田園工業的邊界重塑(1 / 1)

從普洱出發,沿著盤山公路北上,車輛漸行漸快,雲霧漸散,地勢也隨之緩緩開闊。

眼前出現的是一片嵌入群山之間的闊湖,湖麵如鏡,輕舟點點,而在湖光山色的倒影中,一座城正徐徐展開。

它沒有昆明的喧囂,也沒有大理的詩意,卻自成一種低調的穩實——玉溪,這座曾被稱為“雲之南的小江南”的城市,是我此行的下一站。

地圖上,玉溪像一個深藏在滇中腹地的節點,而現實中,它是一座被水潤養、被煙熏染、被茶與煙火打磨出的真實之城。

一、撫仙湖畔:山水之鏡與沉湖傳說

我在新平路口下車,沿著湖邊小道步行十餘裡,抵達了撫仙湖的南岸。

這裡是中國最深的淡水湖之一,湖水澄澈,深處藍得幽邃,如同一麵古鏡,倒映著蒼穹與心事。

湖邊村民講起一個傳說:湖底藏著一座千年古城,名曰“落雁”,逢月圓之夜,湖中會響起鐘聲。

我夜宿湖邊客棧,淩晨獨坐湖畔,遠山影綽綽,星河倒懸湖中,恍若兩重世界交界之處。

耳邊果真傳來低沉鐘鳴,真假難辨,但那一刻,我仿佛看見時間緩慢沉入水底。

我寫下:

“水是記憶的溫床,湖是一麵沉默的日曆。玉溪,不用言語,它用水收納光陰。”

二、紅塔區:田園工業與煙草之都

離開撫仙湖,我來到玉溪市中心的紅塔區,這裡是全國聞名的煙草產業基地,亦是“紅塔山”品牌的發源地。

我被引薦參觀了一處半自動化卷煙廠。廠房寬敞潔淨,機器轟鳴,操作工人身著整潔製服,井然有序。

帶我參觀的是一位叫做魏工的老員工,他說自己從十五歲進廠,到現在乾了三十年。

“這城市的骨頭,是煙葉打的。”

我問他是否喜歡這座城市。

他點煙吸了一口,咧嘴笑道:“喜歡。這地方靠煙過活,卻不靠煙為名。我們是做煙,但不是隻靠煙。”

廠房外,幾條運煙專線筆直延伸至山腳。遠遠望去,煙葉曬場宛如田野棋盤,而天光潑灑在其上,竟生出一種莊嚴的秩序美。

我寫下:

“田園不隻有炊煙,也可以有工業。玉溪在山水之間,把手工與現代縫合,縫出一種不喧囂的繁華。”

三、研和鎮:彝族與漢人的雙重節奏

我驅車前往西郊研和鎮,這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小鎮,以彝族為主,亦有漢、哈尼、回等族。

鎮上正舉辦“火把節”前的預熱活動。夜幕降臨,村口架起篝火,年輕人圍火起舞,女子穿著彩裙銀飾,跳著旋轉翻跳的“阿細舞”。

我跟一位當地年輕人聊天,他叫阿格,是個會說漢話的彝族小夥。

他說:“白天種地,晚上唱歌。我們這兒人不會太累。”

我問:“那你們看玉溪市呢?”

他一笑:“那是城,我們這兒是心。”

他說這話時,火光照亮他臉龐,那是一種不被鋼筋水泥框住的自由。

我寫下:

“城市像骨架,而山鎮是骨髓。一個城市若沒有這樣的心臟,它活著也冷。”

四、峨山彝族自治縣:遺落山嶺的石頭房

我繼續前行,來到玉溪東南角的峨山彝族自治縣。

這裡少有人至,群山綿延,梯田層層如曲線流動。村民多仍居石頭房屋,房前屋後種滿玉米、豆類和茶。

我住進一戶老人的家中,他姓龍,是本地少數民族老黨員。

我問他對外頭世界怎麼看。

他說:“外頭快,裡頭慢。外頭熱,裡頭冷。但山上人心不亂,種得下地,養得起人。”

我陪他下地挖紅薯,地軟,草香,汗濕衣背,卻滿是踏實。

那夜,他在火塘前煮茶,遞我一杯。

“我們這兒茶不講究,不苦,不香,不爭。”

我輕啜一口,確如他所言,卻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山之清骨。

五、地圖與湖光煙火的中音章

我回到市區,夜宿在玉溪老城一間掛滿老照片的茶館裡。窗外是江畔,燈光如波。

我在紙上攤開地圖,紅筆連起撫仙湖、紅塔、研和、峨山四地。整個玉溪地貌如一枚被水潤過的青銅鏡,中央深、邊緣亮。

我寫下:

“玉溪是一座安靜地生長的城市。它不追名,卻有根;不張揚,卻有光。《地球交響曲》在此奏響中音章,不快不慢,如雲走山間,如煙升水上。它以湖作眼,以煙為骨,以山養心,是滇中最溫柔的韻腳。”

我放下筆,望著茶湯最後一滴從壺口滑落,仿佛聽見一個聲音低語:

“你走得再遠,也要記得水的味道。”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