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是一代又一代人對文字的敬意。”
四、茶山問道:岩骨花香與人間煙火
第四天,我前往桐木關茶園。
武夷岩茶“岩骨花香”名揚天下。采茶女提籃上山,茶農穿行於密林茶壟之間。我在一位老茶人家中坐下,他泡了一壺“大紅袍”。
我問:“為什麼叫‘岩茶’?”
他說:“山水在茶裡,喝下去,不是味,是脊梁。”
我寫下:
“南平的茶,是山的沉靜、水的寬容、人心的溫度;
她不教你醉,隻教你懂。”
五、夜歸延平:燈火江城與隱世煙霞
最後一晚,我住在延平區。
夜晚沿閩江岸邊散步,燈火映水,江上漁船燈如星。
在一座書吧中,我偶遇幾位文藝青年正在舉辦讀書分享會,題目是:“南平不是一座城,是一種修養。”
我問:“你們為什麼不去大城市?”
他們說:“因為這裡不需要喧嘩,也不需要證明。”
我寫下:
“南平的夜,是燈下的一句詩,是靜水深流的信念;
她不熱鬨,但有人願意在此生根,開花。”
六、地圖落筆·下一站撫州
五天南平之行,我在朱子的井邊照見理性之光,在九曲溪中看清內心的流動,在一杯茶裡品出文化的溫度,也在閩北山林間找到自己更深的沉靜。
這是一座自帶高度的城市。
她有山之骨、水之韻、文之深,也有一代代在安靜中建樹的人的影子。
我攤開《地球交響曲》地圖,在武夷山下、九曲溪畔、茶與書並生之境鄭重落筆:
“第174章,南平已記。
她是理學的井,是茶香的魂,
是一座真正用文化與山水合譜而成的城市。”
下一站,是撫州。
我要重新踏入江西,在臨川的風雨中回望才子的足跡,在文化與現實的交叉口,聽一座城市怎樣把文章寫成生活。
我收好筆記,深吸山間最後一縷清香,輕聲說:
“山回路轉,文氣不絕——撫州,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