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霍山黑石穀:林深無聲,石語蒼然
第四日我去探訪霍山黑石穀。
這是一處地質奇觀,也是一片生態密林,行走其中,耳邊隻有鳥鳴與水聲,仿佛置身世外。
一位生態守林人對我說:“這裡的鳥,有人三十年都沒見過。你不嚇它,它就願意唱。”
我寫下:
“六安的山,不是名利之山,
是那些安靜生命選擇落腳的地方。
她不是要你來征服,而是教你學會放下。”
五、裕安區老街:市井人間,煙火舊夢
最後一晚,我在六安市區的裕安老街散步。
街邊鋪子賣著熱氣騰騰的牛肉湯、手工燒餅和醬牛肉,夜風吹來,還有琴聲從某個茶館裡傳出。
我走入一家老字號鹵菜館,老板娘笑著問我:“一個人來旅行?那也得吃熱的。”
她端來一碗熱湯,我低頭喝,忽然鼻子一酸。
我寫下:
“六安的夜,不需要太亮,
一碗湯、一個燈、一聲‘來啦’,就能把遠路走成故鄉。”
六、地圖落筆·下一站阜陽
五天六安之行,我從茶山走進革命血脈,從山林到水壩,從石語到市聲,看見一個城市如何在安靜裡積蓄力量,在沉默中成就堅強。
這是一座不會大喊大叫的城市。
她的山以靜製動,她的水以柔克剛;她的人不爭,卻始終堅守;她的心不火,卻始終不滅。
我攤開《地球交響曲》地圖,在大彆山北麓、江淮之間、茶與信仰交彙處鄭重落筆:
“第184章,六安已記。
她是綠意中的鐵骨,山水中的忠魂,
是一座你走後還會思念的低語之城。”
下一站,是阜陽。
我要北行江淮平原,走進安徽的民俗重地與糧倉腹地,聽聽那座以“老家”聞名的城市,如何在風塵中承載一代代的夢與歸途。
我收好筆記,望著大彆山最後的餘光緩緩隱入雲層,輕聲說:
“火種已藏,平原將現——阜陽,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