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一段脾性,一種骨氣;
酸是它的麵孔,甘是它的心思。”
四、北固山:鐵馬金戈之後的寂靜
第四日,我登上北固山。
這裡曾是孫權建都的要地,也曾見證劉裕北伐、文天祥抗金……但如今,山林幽靜,石碑與草木共生,江風輕拂,有鳥在林間自唱。
一塊石碑旁刻著四個字:鐵畫銀鉤。
導遊說,這不隻是書法的讚譽,也是鎮江這座城的氣質——“以柔製剛,剛中有骨”。
我站在山頂,看江水東逝,恍若戰火之下,仍有人吟誦:
“北固山頭,江風長嘯,國士難留。”
我寫下:
“鎮江的山,不憑險峻稱雄,
而憑一段段未能圓滿的史詩,靜靜站成後人的回音壁。”
五、南山風景區:一半佛韻一半市聲
最後一晚,我步入南山的黃昏。
這裡不是高峰勝景,卻因其雜而顯得真實。一邊是佛寺古柏,一邊是兒童遊樂場;一邊有人焚香拜佛,一邊有人唱著卡拉ok。
我買了一碗熱湯麵,在觀音閣外的長椅上吃完。風吹過,夜燈初上,耳邊有人輕喚:“家裡人吃醋魚了,快回家咯。”
我心頭一暖。
我寫下:
“鎮江的夜,不是秀場般的繁華,
而是實打實的一聲‘吃飯了’;
她不叫囂,卻能讓你,安心留下。”
六、渡口與山水之間·地圖落筆·下一站常州
五天鎮江之行,我渡過江水、品過酸香、走過古渡、登過孤山。這座城像一杯泡了很久的陳年老茶,頭幾口澀,中段回甘,尾聲卻留香不絕。
她小,卻不小氣;
她古,卻不老氣;
她既能念佛,也能煮魚;既能說國仇,也能談家常。
我攤開《地球交響曲》地圖,在長江東岸、醋香之間、佛音隨風之地鄭重落筆:
“第194章,鎮江已記。
她是酸中帶甘的城,是曆史不願放手的城,
也是我在奔走旅途中,願意慢下來的地方。”
下一站,是常州。
我要繼續沿著江南軌跡前行,走進這座以“龍城”著稱的城市,去探一探它如何在工業與文化之間,平衡古今,書寫另一種江南。
我背起行囊,最後回頭望了一眼鎮江城牆,輕聲說:
“醋香未儘,龍騰待起——常州,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