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鋒芒畢露,而是深埋地下的鋒芒;
她不再打仗,卻永遠知道方向。”
四、湯王陵與殷商神跡:從神權到人治的轉折之處
我向南驅車,來到傳說中商湯的陵園。
這裡不似帝陵那般金碧輝煌,反而極其素樸。大片田野環繞著一處土丘,鬆柏環立,空無一人。石碑上刻著“湯王陵”三個字,風吹草低,有種古老文明即將沉睡的哀感。
導遊輕聲道:“商湯伐夏,是為了一個理字;但理,也不過是後來人替他找的理由。”
我沉默良久,寫下:
“亳州的遠,不在青銅器的燦爛,
而在一聲‘鳴條之戰’後,
人開始用腦,而不是神,去統治土地。”
五、渦河夜渡與地鍋雞:民間與夜晚的煙火談判
最後一晚,我在渦河邊走了很久。
河風拂麵,水麵倒映著遠處的城市燈光。河岸邊,一家老字號飯館正飄著肉香。我走進去,點了一道“亳州地鍋雞”,服務員笑著說:“先吃雞,再喝湯,米飯在鍋邊‘嗞啦’響著——人生全套。”
我咬下第一口雞肉,香辣中透著家的味道。飯館裡人聲鼎沸,不再是古風與香氣,而是真真切切的生活。
我寫下:
“亳州的夜,不是寂寞的書卷,
是端起一鍋香、攪動幾杯酒之後的滿足;
她不是曆史的影子,而是日子的一餐。”
六、藥香與鐵騎之間·地圖落筆·下一站商丘
五天亳州之行,我從華佗的藥箱走入曹操的兵道,從中藥的芬芳走進燒雞的滾鍋,從古跡的殘碑走向河岸的熱湯。
這座城,既有草藥的仁心,也有鐵騎的果斷;
既有千年醫道,也有萬裡征途;
她不以繁華動人,卻讓人願意在一段段香氣與回響之間,多停留一夜。
我攤開《地球交響曲》地圖,在中原腹地、藥香四溢、風骨深藏之地鄭重落筆:
“第205章,亳州已記。
她是一根苦中帶甘的藥引,
也是一縷不曾熄滅的鐵血煙塵。”
下一站,是商丘。
我要繼續在中原文化的厚土中前行,進入那座有著“火文化”“商祖聖地”之名的古都,去看看,在比亳州更早的年代,文明是如何點燃第一簇火。
我提起行囊,輕聲說:
“藥已入心,火將上山——商丘,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