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遼源從不懼遠方;
它在黑色的土地上,
種下綠色的種子,
用希望與汗水灌溉出新生。”
四、森林與田野:工業城市中的自然溫柔
提起遼源,多數人第一反應是煤礦、廠房、鐵軌。但其實,遼源也有它的綠色。
我來到南康山森林公園,遠離工業區的嘈雜,一腳踏進鳥鳴與鬆風的世界。沿著木棧道拾級而上,呼吸變得清新,心跳也漸漸沉靜。
山腰處,一位坐在長椅上寫生的女孩吸引了我注意。她叫小琴,本地人,正在畫山林倒影。“我從小就來這兒。彆人說遼源是煤城,但我覺得它也挺美的。”她遞給我一本畫冊,畫裡是春夏秋冬的南康山,色彩明亮,線條溫柔。
“我爸是礦工,但他從不讓我覺得生活灰暗。他說,有黑的地方,也有光。”
我望著山下那片綠意盎然的林海,忽然明白了什麼。
我寫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鋼鐵的身影之後,
遼源藏著一片細膩溫柔;
那不是逃離現實,
而是和現實和平共處的勇氣。”
五、夜色遼源:沉靜中的星光與人心
夜幕降臨,我獨自走在遼源老城區的小街上。
路燈一盞盞亮起,街角的小吃攤飄出豆腐串與烤韭菜的香氣,年輕人騎著電動車穿行而過,孩童嬉笑著追逐打鬨。路邊,一位老人在修理破舊的皮鞋,一邊哼唱老歌:“山丹丹花開紅豔豔,毛主席走遍了山前……”
我忽然停下腳步,站在那片老磚樓前仰望夜空。星星很亮,不算多,卻一顆顆分明。我意識到,遼源就像這些星星,散布於不引人注意的天幕,卻擁有堅定的光。
我寫下:
“煤城的夜,不隻有黑暗;
在沉靜之中,
也有一顆顆不甘沉睡的心,
在悄悄發光。”
地圖落筆:礦脈流光,四平待續
離開遼源那天清晨,我站在站台上,陽光正好。身後是這座煤城的剪影,礦井、炊煙、綠樹與電池廠一同沉默卻堅強地存在。
我在地圖頁上鄭重寫下:
“第277章,遼源,記。
煤的深處是火,
黑的背後是光,
這是一座曾經負重前行,
如今昂首複興的城市。”
下一站,是四平。
我將繼續走進那片曆史厚重、鐵軌縱橫的城市,繼續聽故事,寫故事,也活成故事。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