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盲人老者蹣跚走來,在我旁邊坐下。
“你也是來聽藍色聲音的人吧?”他開口問。
我輕輕應了,他笑,“我眼中是黑的,但我心裡,看見很多光。”
“什麼樣的光?”
“像鴿子拍翅,像月亮不語,像一個人,坐在夜色裡還不願走。”
我一時無言,隻能安靜陪著。
老者將一串木珠塞進我手裡,“這是你聽見的聲音的證據。”
那串木珠溫潤如人心,我默默收下。
那夜我獨自一人坐在清真寺外,腦中浮現母親的聲音、戰火中曾聽過的哭聲、也有路邊少女對我微笑時的眼神。我忽然問自己:“你是誰,要走這條路?”
沒有答案。
但那串木珠在掌心漸漸發熱,仿佛回應:你正走在它之上。
次日清晨,我前往城北一所臨時學校。殘垣之間搭起帆布帳篷,孩子們坐在磚壘的課桌前,正在一齊朗誦:“夢想像火,不怕風,不怕雪。”
老師是個年輕女子,她帶我參觀孩子們的畫展。
有個小女孩的畫最讓我震撼——一個太陽從廢墟裡升起,照亮破磚之上的一本打開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說:“太陽,是我爸爸。他在炸彈爆炸那天用身體護住了我。”
我忍著鼻頭發酸,蹲下問她:“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她說:“我想寫書,寫我們家以前有一個花園,還有我爸爸最喜歡的月亮。”
我在《地球交響曲》寫下:
“一個孩子用畫複原記憶,一個世界就不會完全毀滅。”
臨走前,我看見那斷牆上貼著一張發黃的紙,那是一個孩子手繪的地圖,標著“家”、“樹”、“河”、“星星”,箭頭指向一個圈圈:那裡寫著“我想活著的未來”。
我一瞬心顫,這可能是全世界最小的地圖,卻藏著最大的希望。
臨走那天,我走回藍色清真寺前的小巷。
昨日那位老裁縫坐在門口,手中縫著一隻紙鴿,他將那紙鴿塞給我:“我們這裡有個說法,把紙鴿放在心上,它就會記住你的歸途。”
我收下,道彆。他點頭:“去吧,你的旅程還長,但你會回來的——所有走過藍色的人,心裡都住著一隻鴿。”
我離開時,轉頭望見清真寺上空的鴿群又飛起,那一刻,陽光刺破雲層,撒在整座城市藍穹之上,仿佛整座城都在為我送行。
我在書中寫道:
“馬紮裡沙裡夫,是夜色中的燈,是夢中醒來的藍,是我心中那段最靜的風。”
前方——泰爾梅茲,絲路古渡、河心之城,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