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沿著公路駛入吉達,一陣濕潤而帶著鹹味的海風迎麵撲來,那一刻,我知道,我離紅海近了。
告彆麥地那那片靜默而溫柔的綠洲,我踏入這座阿拉伯半島西岸最開放、最自由、最複雜的城市之一。吉達——在《地球交響曲》的頁碼上,我將它記作“紅海之濱的風之詠歎”,因為它不隻是沙漠邊緣的一座城市,更是文明和浪潮彼此交彙的交響段落。
在這裡,曆史是舊港口的碇錨,信仰是路人肩上的披巾,而未來,則藏在一棟棟向海拔起的玻璃塔中。吉達既是古老的入口,也是當代的舞台。
我的第一站是吉達老城——巴拉德。它像是時間遺忘在紅海邊的一顆琥珀,包裹著奧斯曼風格的木質陽台、風塔與鏽跡斑斑的銅門。
我沿著曲折的石板街漫步,陽光在錯落的巷道間潑灑,牆壁上掛著一塊塊泛綠的窗扇,像極了久居海風中的眼睛。我站在一幢三層老屋前,撫摸那扇厚重的木門,門上刻有伊斯蘭幾何紋飾,手指劃過之處,仿佛能感到過往商隊的馬蹄聲、波斯商人的低語、以及紅海彼岸漂來的香料味。
屋簷下,一個男孩在給鴿子撒食,臉上帶著陽光。他告訴我,他的祖父在這條街上開了五十年古玩店,從古幣、珊瑚、到沉船打撈的銅鏡,應有儘有。男孩從兜裡掏出一塊磨損嚴重的貝殼紐扣,說:“這是紅海捐給我們的。”
我記下:“吉達的老城,是時間撒在海岸的碎銀,每一枚,都藏著舊夢的光。”
從老城出來,我穿過海濱公路,來到紅海岸邊。這裡是吉達的靈魂所在,也是這座城市名字的由來。
我站在濱海步道上,風從海麵上吹來,揚起衣角,也拍打著礁石與岸邊漁民的長袍。海的顏色不是熱帶的蔚藍,而是深沉、內斂的蒼綠。遠處的帆影,如時間的羽毛,緩緩劃過地平線。
我登上一艘小型遊船,隨船夫在近岸巡遊。他告訴我,紅海雖然狹窄,卻是東西交彙的重要水道,從埃及、蘇丹到也門,千帆彙聚於此,帶來黃金、布匹,也帶來戰爭與文化。
“紅海不會說話,”他看著我,“但它什麼都知道。”
我望著海麵波光粼粼的紋理,仿佛那些輕微的蕩漾,是古代行船人的腳印。我記錄下:“吉達的紅海,不是航行的終點,而是文明交換的原點。”
忽然,船身一陣輕晃,我低頭看見海下幾尾銀魚一閃即逝,仿佛這片海域的古老記憶仍在流動。那一刻,我心頭一震,不知為何,有種久彆重逢的熟悉。
船夫還給我講了他的童年:“小時候,我每天傍晚站在父親的漁船旁,看著日落沉進海裡。他說,那是太陽到紅海裡洗淨疲憊。”
我點頭,他笑說:“所以我們這裡的人,都不怕黑,因為黑夜總能被潮聲喚醒。”
傍晚時分,我專程前往吉達海岸最著名的地標之一——法赫德國王噴泉。這座噴泉直衝雲霄,水柱在夜幕來臨前已高高挺立,仿佛城市為日落而演奏的獨奏。
我坐在岸邊長椅上,和一群年輕人一起望著噴泉。有人在拍照,有人靜靜冥想,還有孩子在追逐光影。這座城市在這一刻,沒有宗教的戒律,也沒有曆史的厚重,隻有時間的呼吸與心跳。
水霧在光中化作無數彩帶,與天邊橘紅色的雲彩交織成一曲慢板。我閉上眼,那水聲與海風交織在耳邊,像是整座城市在低聲吟唱。我寫下:“在吉達,落日是舞台,水與光則是最誠實的演奏者。”
忽然,一個男孩遞給我一枚小石頭,說那是他在沙灘上撿到的“海之眼”,讓我帶回家當作“紅海的守護符”。我看著他烏黑的眼睛,仿佛整片海的靈魂在他眸中輕晃。
遠處,一對年輕戀人並肩坐著,女子的頭巾在風中輕舞,男孩正為她描繪明日要離開的旅程。他們的世界寧靜卻深遠,如紅海邊悄然回旋的浪濤。
夜幕徹底降臨,我走入阿爾謝爾市場,這裡是吉達最具生活氣息的地方。和沙特多數城市不同,吉達的夜並不安靜,反而越夜越活躍。
香料的味道從攤位之間流動,魚市裡堆滿新鮮捕撈的石斑、金槍魚和墨魚。一位年輕女子穿著傳統的黑袍,卻戴著亮藍色的頭巾,在一排魚攤前挑選晚餐食材。她察覺到我在看,微笑著對我說:“這裡的魚,是今早四點從碼頭送來的。”
我問她:“你喜歡吉達嗎?”
她答道:“吉達就像我母親的廚房,熱鬨、濕潤、偶爾混亂,但總能做出溫暖人心的食物。”
這句話讓我久久無法忘記。我想起無數城市的清冷麵孔,再回頭望向吉達,忽然覺得它確實不同:它有海、有市井、有舊夢、有來者不拒的胸襟。
她還告訴我,市場外有座“說書茶屋”,每晚都會有老人講紅海故事——關於失蹤的商船、金色沙子下埋著的許願瓶,還有一個“等海歸人”的老太太,三十年來每天都到港口唱一首搖籃曲。
我悄悄繞道過去,在燈火微熄的茶棚下聽了片刻,一位老者低啞地唱著:“海上的人,風上的魂,夢歸紅海,不問歸程。”
我感動得幾欲落淚。那一刻我寫道:“吉達的夜,不隻屬於市集,也屬於故事。”
次日淩晨,我在巴士站等待一輛開往麥加的夜車。天空還未泛白,身邊已有不少朝聖者,有的是一家人,有的是結伴而行的老人。空氣中有一種莫名的莊重感,仿佛這個城市也知道,前方將進入一個更為神聖的章節。
我坐上車,望著漸遠的紅海與城市燈火,心中突然泛起一種奇異的感情。吉達——這座曾讓我感受到港口浮躁,也讓我沉醉於信仰寬容的城市,就這樣在車窗中變成了光點,漸次隱入沙漠的幽藍。
我在《地球交響曲》上寫下本章的尾句:“吉達是風,是波,是紅海之上的眼眸;它看著你離開,卻不挽留,因為它早已贈你以自由。”
翻開地圖,下一頁的線條愈發凝重,那是信仰的聖地,是億萬人心靈朝向的方向。
麥加——那是黑石之城,是朝聖之源,是靈魂彙聚的終極低音。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