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
兩人連連點頭。
“師父,這是什麼酒啊?”魏磬問。
“統稱,是混合了多種酒水和果汁的飲品,我調製的這一杯叫挽夏,酒精度數不高,適合女孩子。”吳巨回答。
這是他唯一會做的,之前偶然向一位做調酒師的朋友學的。
“?好奇怪的名字,挽夏倒是挺悅耳的。”魏磬歪著頭說道。
吳巨笑了笑,沒說話,他也不清楚為什麼這款酒叫這個名字。
“以後這種酒會在酒肆裡賣嗎?”呂凝好奇地問。
吳巨愣了一下,點點頭:“會的,過幾天我會從酒肆的小廝裡挑選幾個有潛力的人學習調酒,到時候把配方教給他們,挽夏應該很快就能上市了,其他種類還要再等等。”
“那我可以每天過來喝了嗎?”呂凝笑著問。
“女孩子天天在外喝酒成何體統。”魏磬假裝嚴肅地說。
“你不也一樣。”呂凝不甘示弱。
兩個女孩又打鬨起來。
吳巨坐在吧台後,托著下巴看著她們,說:“想喝隨時到吳府找我。”
兩個姑娘先是一怔,隨後呂凝的臉微微泛紅。
“咳,徒兒說得對,女孩子在酒肆喝酒確實不太合適,不過來吳府的話還有魏磬陪著你。”吳巨輕咳一聲補充道,至於他心裡是否真的這麼想就不得而知了。
“哦哦,好的。”呂凝小聲應道。
魏磬忍不住笑了,悄悄給吳巨豎了個大拇指。
師父,還是你懂我們。
吳巨:翻了個白眼。
……
另一邊,呂不韋正喝得儘興,忽然發現女兒、徒弟和吳巨都不見了。
人都去哪兒了?
呂不韋四處張望,最後發現不遠處吧台裡的吳巨正和呂凝、魏磬聊天。
“我去。”
呂不韋忍不住罵了一句,他很少看到女兒和吳巨如此親近。
看來撮合他們倆的希望很大啊,老父親激動不已。
樓下酒肆熱鬨非凡,儘管早已座無虛席,但前來買酒的人依然絡繹不絕,甚至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一位看起來略顯內斂的年輕男子瞥了一眼子楚贈予的“天下第一烈酒燒刀子”牌匾,隨即走向吧台,輕聲問道:“請問,可以買五斤燒刀子嗎?”
“當然可以,請問您需要哪種香型和度數?”小廝熱情回應。
男子愣了一下:“還有這麼多種分類嗎?”
“是的,我們現在主打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其他類型正在研發中。”小廝微笑著解釋。
“那度數呢?”
“有28度、38度、48度、54度,其他度數也在開發中。”小廝耐心解答。
男子眨了眨眼:“普通的酒,比如杜康酒,大概相當於多少度?”
“杜康酒?大約十幾度吧。”小廝思索後回答。
“差距這麼大?”男子若有所思,隨後說,“能否每種都讓我先嘗一口?”
“這個……”小廝有些猶豫,因為這樣的要求還是第一次遇到。
啪嗒一聲,男子從口袋掏出幾串銅錢放在吧台上。
“稍等,我立刻為您準備。”小廝連忙說。
不多時,吧台上整齊地擺放著十幾個小杯子,裡麵裝著不同種類的燒刀子。
男子稍作遲疑,拿起一杯58度的,輕輕抿了一口。
“咳咳咳!”
他猛地劇烈咳嗽起來。
“果然名不虛傳,這確實是天下第一烈酒。之前我一直不信,如今看來,杜康酒的度數確實遜色不少。”男子喃喃自語,接著一口氣喝下了剩下的酒。
確實存在明顯差距,看來我許久未有進步。”男子神情略顯失落,隨即問道:“隻能買五斤嗎?那就給我來五斤醬香型48度的。”
“好,總共兩貫錢。”小廝隻收了酒錢,男子卻留下三貫,隨後提著酒離開,很快融入夜色中。
身後等待的顧客驚訝地指著男子背影道:“這不是那位……”
“誰?”小廝好奇。
“杜康酒!他是酒聖杜康的後人!”此話立刻引發熱議。
消息迅速傳播開來。
次日,關於酒聖傳人現身無拘酒肆並認可燒刀子為“天下第一烈酒”的傳聞席卷鹹陽。
開業第一天,生意火爆至極,原定淩晨兩點結束營業,結果十點便告罄,不得不提前關門,但仍創造了日進萬貫的記錄。
吳巨、無拘酒肆以及燒刀子的名字一夜之間廣為人知。
第11章酒肆開業大吉三川郡短兵相接
夜幕降臨,燈火輝煌。
吳巨送走子楚等人後返回,掛上已打烊牌匾,關好大門。
酒肆裡,小廝們疲憊不堪,東倒西歪地趴在桌上。
“老張,報賬。”
吳巨坐下,雖不覺勞累,但喝了太多燒刀子,此刻也有些暈乎。
“今日賣出五百零八斤酒,收入一萬二百二十三貫,多餘部分來自額外消費或打賞。”張管家笑著彙報。
“不錯!”
掌聲響起。
吳巨站起,對二十多位小廝說:“大家今天辛苦了,開業第一天事務繁雜,不過成績喜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揮揮手:“每人獎勵五貫!”
“老板真豪氣!”小廝們興奮不已。
吳巨手下的一部分是吳府的仆役,另一部分是他招募來的。儘管這份工作並不輕鬆,但薪資非常優厚,這對需要養家的人來說是最重要的。
“大家早些回去休息吧。”吳巨說道。
“是!”
小廝們紅著臉陸續離開酒肆。
等人都走後,吳巨看著張管家鎖好門,便和魏磬一起趁著夜色回家了。
接下來幾天,吳巨主要處理了三件事。
首先,他要鋪設秦國的銷售網絡,簡單來說就是在各地開設連鎖店,目前初步計劃在雍、巴渝、蜀都、郿縣、漢中、渭南六個地方,之後再擴展到各郡的郡治。
其次,他開始大規模招人。
吳巨已經感受到人手不足的壓力,開酒肆需要人手,玻璃製造需要人手,給魁首近衛打造裝備也需要人手,而且他還有一百多套供暖係統未交付。
以他現有的人手來看,遠遠不夠。
因此,他果斷招募了大量人手,特彆是工匠。
……
三天後,在一批工匠的注視下,城內一家店鋪掛上了招牌。
“鹹陽建築有限公司??”張管家滿是疑問。
“沒錯。”吳巨點頭。
“彆的我都能理解,這個‘有限公司’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