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魁首!”
“參見吳師!”
崤函古道上,見到吳巨的人紛紛停下腳步,恭敬行禮,數百上千的聲音彙聚成一片,震耳欲聾,連函穀關的城牆都隨之震動。
城牆上不知情的士兵嚇了一跳,望著古道中的黑壓壓人群,還以為是孫隱率大軍繞過函穀關,從崤函古道來襲。
不久後,隊伍抵達吳巨麵前。
“蘇長老,張師,閆師、賈師,老陸,大家好久不見。”吳巨看著眾人露出了笑容。
“好久不見,吳巨。”張師等人也笑了。
蘇長老笑道:“我帶的人夠不夠?”
“夠,太夠了。”吳巨點頭。
放眼望去,這支隊伍綿延數裡,人數估計有數千,秦國十分之七八的醫者恐怕都被蘇長老帶來了。
這就是醫家!
諸子百家之中組織最鬆散的一派,平日裡多數醫者在外行醫問診,鮮少聚集。
然而一旦戰爭或瘟疫爆發,需要大規模救助時,他們總會第一時間響應號召。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蘇長老,多謝。”又一人說道。
眾人聞聲望去,見是呂不韋與蒙驁、王齕等人一同前來。
“呂相。”蘇長老笑著打招呼。
“大王在信中提到,凡馳援函穀關的醫者,不論是否隸屬醫家,秦國都會負責他們的衣食住行,疫病結束後還會發放薪資。”呂不韋微笑著說。
此話一出,吳巨與蘇長老都露出驚訝之色。
“替我轉達大王的感謝。”蘇長老拱手致意。
他知道,此次帶來的醫者,無論是正統醫家還是民間的行醫之人,都不為名利,而是遠赴函穀關支援。秦王主動提供薪資,無論數額多少,都令人感到溫暖。
吳巨再次感歎子楚的心胸與氣魄。
難怪能有如此傑出的兒子,有其父必有其子。
“應該是我們感謝醫家才對。”呂不韋回應。
“有醫家在,函穀關的瘟疫很快就能結束!”呂不韋望著絡繹不絕的醫者隊伍感慨道。
……
眾多醫者的到來讓整個隔離區乃至函穀關都為之震動。那些平日裡不斷向吳巨訴苦人手不足的軍醫們激動得熱淚盈眶,本就稀缺的人力突然變得充裕起來。
可用的醫者增多後,治療疫病的速度也顯著加快。
如果說之前吳巨帶領軍中醫者日夜奮戰隻是如同亂世中的孤勇者,那麼如今大批援軍的到來便是全麵反擊的開始!
……
大量醫者的到來讓吳巨再次成為忙碌的人。
作為醫家魁首,他接待了這些醫者,並對他們無私奉獻、勇往直前的精神給予肯定。
當然,僅僅是肯定。
除此之外,吳巨並未多言。他知道,這些醫者一心隻想儘快消滅瘟疫,而不是聽他嘮叨。多餘的言語,等到疫情結束後再說也不遲。
畢竟,勝利就在眼前,吳巨與所有醫者都堅信這一點。
函穀關將士對醫者們表達了誠摯的感謝,醫者們隨後正式入駐。在隔離區外的山林中,眾多醫者聚集,或坐於大石或樹樁上休息。吳巨的到來引起了熱烈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