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離開了望塔,穿過鎮子,來到剛建好的糧油廠前。這是一處占地廣闊、戒備森嚴的工廠,守衛都來自魁首近衛隊。吳巨和章邯亮明身份後得以入內。
糧油廠至關重要。
可以說,吳巨開酒樓就是為了支持這個糧油廠。
酒樓再賺錢,也比不上糧油和調味品的利潤。
油鹽醬醋茶,這些產品的收益豈是一間酒樓能比的?
特彆是前兩種,利潤簡直驚人!
吳巨的糧油廠尤其如此。
在他的計劃裡,酒樓隻是輔助工具。
設想一下,如果食客知道酒樓菜品美味是因為用了他的油鹽醬醋等產品,這些商品的推廣豈不是容易得多?
他打算通過酒樓為這些產品做宣傳。
……
這座糧油廠被劃分為五個主要區域,代表了吳巨選定的五大產品。
首先是植物油。目前常用的多是動物油脂,如豬油、牛油、羊油,稱作脂膏。而植物油早在漢代就有使用記錄,如今市麵上卻從未見過。
相比動物油脂,植物油脂成本更低。
兩人走進該區域,看到工人們把洗淨的大豆放入大型石磨中壓榨,金黃色的豆油慢慢流出,之後還要經過過濾、精煉等二十多道工序,才能製成成品豆油。
目前生產的有大豆油、菜籽油、棕櫚油、花生油以及芝麻油香油)。
其次是精鹽,這是重中之重。
鹽是生活必需品,其利潤甚至高於油脂。
……
工人們先將粗鹽溶解,沉澱除去不溶性雜質,再過濾掉沙石等物質,通過多種方式清除鹽水中的可溶性雜質,最後蒸發水分,得到精鹽。
吳巨與子楚需要好好商議精鹽的交易事宜。鹽由國家管理,吳巨會嚴格遵守規定。
接下來是醬油。醬油源於醬,目前雖已有醬但未見醬油,這種調料至少還需百年才可能出現,普及則更晚。且早期醬油用鮮肉製成,而吳巨采用的是後世常見的大豆。
然後是醋。醋的出現緊隨酒之後,因酒是醋的發酵基礎。現今的醋被稱為醯。儘管無法創新,吳巨仍決定釀醋。原因很簡單,如今醋僅為貴族和王室享用,製作方法尚不明晰,全憑經驗,隻有熟悉釀酒的工匠才能成功。但吳巨不同,他懂得這些,而且他的酒坊早已具備完整的生產線,這正是專業對口。一旦醋問世,必將深受大眾喜愛。
最後是茶葉。茶葉的發展曆史久遠,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將新鮮采摘的茶葉未經加工簡單清洗後泡水飲用。吳巨目前處於這一階段。第二階段為唐朝流行的煮茶,常加入蔥薑蒜等,味道獨特。第三個階段是後世常見的炒茶。
吳巨計劃跳過煮茶階段,直接製作炒茶。炒茶主要分為采摘、清洗、殺青、揉撚、烘乾幾個步驟。車間已呈現流水線作業的繁忙景象。
“已經有成品了嗎?”吳巨詢問負責製茶的主管陳荼。
“有了!”陳荼肯定地點頭。
"取一些來看看。"
陳荼點頭,隨即取了些茶葉過來。吳巨拿起茶葉,輕輕搓了搓,又湊近聞了聞。
幾乎和後世的成品茶葉沒什麼兩樣。
吳巨端來一壺熱水和茶具,泡了一壺茶,分彆給章邯、陳荼和自己倒了一杯。
頓時茶香彌漫,沁人心脾。
三人各自輕啜一口。
"嗯..."
吳巨閉眼細細品味。
他之前也曾親自炒製過茶葉,但隻是為了自用。如今招了工人,情況自然有所不同。
儘管如此,吳巨並不是品茶專家,無法準確分辨優劣。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茶的質量相當不錯。
茶香濃厚,入口微苦,隨後甘甜回蕩,讓人身心放鬆,飲後許久口中仍留存甘甜滋味。
"不錯。"吳巨給出了評價。
陳荼聽後十分欣喜:"依我看,這茶將來必能與酒齊名,到時候您開設茶樓,生意一定像無拘酒肆一樣興隆!"
陳荼原本經營著一家小茶園,吳巨曾從他那裡買過茶葉。
之後吳巨決定製茶,再次找到陳荼,提出收購他的茶園。陳荼很疑惑,吳巨便解釋說自己要製茶。
一番交流後,陳荼嘗到了吳巨製作的炒茶,不禁讚歎不已。當時吳巨正籌備製茶事宜,見陳荼是個人才,便邀請他加入。
陳荼聽到後,主動獻上茶園地契,拜入吳巨門下。他說自己雖然初涉炒茶,但多年來種茶賣茶經驗豐富,一定能助吳巨一臂之力。
吳巨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兩人一拍即合,陳荼成了糧油廠油鹽醬醋茶五大部門中製茶部的主管。
陳荼果然沒讓吳巨失望,把製茶部搞得有聲有色。吳巨僅憑模糊記憶大致描述了幾種茶葉的製作方法,陳荼就依靠自己的經驗完善了工藝流程,帶領工人研發並投入生產。
如今的他意氣風發,對炒茶的前景充滿信心。天下無人不曉燒刀子酒,但他相信茶同樣能與之齊名。
“我想去看看倉庫。”吳巨喝完茶,站起身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陳荼的帶領下,吳巨走進倉庫。這裡茶香四溢,濃鬱至極。
“這裡有多少斤?”吳巨問。
“三千多斤。”陳荼回答。
吳巨點頭表示滿意。
“你的話沒錯,茶的潛力不亞於酒,尤其是炒茶技藝會讓茶風靡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吳巨拍拍陳荼的肩膀:“繼續努力,這將會成為曆史上的大事。”
陳荼聽後精神振奮。
“對了,派人尋找後世名茶的消息如何了?”吳巨問道。
“正準備跟您彙報此事。”陳荼說,“目前隻有豫毛尖傳來消息,說已經找到茶葉並完成采摘,正返回途中,其他人仍在路上,暫時沒有進一步消息。”
吳巨點點頭。他派出了人員去尋找後世名茶,如武夷山大紅袍、西湖龍井、豫毛尖、碧螺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