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海樓的第一批廚師皆出自吳巨門下,是他親自出來的。
確定開設酒樓後,吳巨認真地教導他們烹飪技巧,每天至少教授十幾道菜,曆經艱辛才讓八大菜係基本掌握。那段時期,從王宮到呂府,乃至吳府附近的鄰裡都受益匪淺,因為那麼多菜肴實在吃不完,吳巨常邀請他們來做客。
後來,這些廚師培養出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如今正在開拓更多可能性。
他們的技藝雖未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但也堪稱精湛。
所製菜肴水準接近吳巨的八成,味道自然毋庸置疑。
開業短短一小時內,便吸引了眾多食客。在這個燉煮盛行的時代,後世的烹飪技藝無疑是一種降維打擊。
諸如炒、爆、溜、炸、烹、煎、燒、燜、煨、燉、蒸、煮、燴、熗、醃、拌、烤、鹵、焗、煲等手法,光聽就讓人驚歎。
結海樓的菜單包含了古今中外的經典菜肴,八大菜係齊全,至少有數百道菜品。
食客們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麵,也未曾品嘗過如此美味。
一時間,無論是在酒樓隨意找張桌子還是雅間,都能聽見對結海樓的誇讚。
“跟這裡的菜一比,我之前吃的簡直淡而無味。”
“沒錯,和其他酒樓相比,結海樓明顯高出太多!”
“環境佳、服務好、菜品棒,價格還實惠,這樣的酒樓可不容易找到。”
“當大家給出這樣的評價時,就意味著鹹陽城裡的其他酒樓要麵臨巨大挑戰了。”
“吳巨對我們而言是福星,但對同行卻是災難啊。”
“小二,菜單給我,再來幾道菜!”
“這位客人請注意,我們提倡節約,反對浪費,若點的菜吃不完可能會被列入黑名單。”
“沒關係,能吃到如此美味,就算進黑名單也值得。”
“咳咳……”小廝眨眨眼。
“開個玩笑而已,這麼好吃的菜怎麼會浪費呢?快把菜單拿過來。”
結海樓內,吳巨送走子楚等人後,借口方便暫時離開座位。
他很快穿過回廊,來到前廳,找到負責結海樓管理工作的陳石複,此人原為吳府的廚師,也是最早跟隨吳巨學藝之人。吳巨發現他不僅有文化,還有管理天賦,於是提拔他進入管理層,主管結海樓事務。
“情況如何?一切順利嗎?”吳巨問道。
“吳卿儘管放心,完全沒有出岔子,大家都對我們的菜肴讚不絕口!”陳石複興奮地回答。
“那就好。”吳巨點頭,“有任何事情立即通知我,我去那邊看看。”
“是!”
隨後,吳巨走向用餐區,側耳傾聽四周的談話。
“這魚香肉絲很下飯,雖然沒魚,但總體很棒。”有人在評價菜品質量。
“我喜歡‘啃得基’這個分類,這裡的菜確實好吃。”
“這些名字好奇怪,魚香肉絲裡沒魚,夫妻肺片不是扶起來的,啃得基又是什麼?”有人在調侃名字。
“我覺得這個火鍋不錯!”
“東坡肉真的很好吃,不知道用了什麼特彆的肉。”有人在猜測食材。
“味道太好了,以後每周至少要來結海樓吃飯一次,好好犒勞我的胃。”這是一位未來的常客所說。
吳巨還聽到了一些令他滿意的話。
“這些菜的味道絕不是簡單的油鹽醬醋就能做出來的。”
“聽你這麼說,我突然想起,這道鹽焗雞用了大量的鹽,按照道理來說,光是鹽的成本就已經超過了菜品的價格,為什麼還能這麼便宜?”
“奇怪,真是奇怪。”
幾個吃完準備離開的客人在討論,顯然他們是經驗豐富的老饕,對烹飪頗有研究。
吳巨發現,提出這種疑問的人不在少數。
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吳巨走到大廳,揮手示意,大聲說道:“大家吃得滿意嗎?”
大廳裡準備離開的和剛要進門的食客都被吳巨吸引住了。
見到吳巨出現,剛吃完飯的食客們紛紛稱讚:“太美味了!”
“這輩子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
“良心餐館啊!”
吳巨聽著這些誇獎,嘴角微微上揚。
等聲音漸漸平息,他繼續說道:“我們結海樓的菜肴之所以這麼好吃,一是廚師的手藝高超,二是食材優質,三是這調料功不可沒。”
“此話怎講?”
“沒錯,這調料確實比彆的餐館多得多,但具體是什麼調料,大家可能還不清楚。”
“估計又是吳卿的新發明吧!”
人群中有人附和,吳巨順著他們的話說道:“朋友們說得對,結海樓確實使用了許多新型調味料。”
吳巨向身旁的陳石複使了個眼色,陳石複心領神會,小跑離去,不久便帶回一大堆調味料。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醋,這是醬油,這是胡椒粉……”
“還有這個,大家都應該認得,這是油。”吳巨拿著一個玻璃油瓶說道。
“不對勁啊,為什麼這油不會凝固呢?”有人疑惑地問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因為這不是牛油或羊油這類動物油脂,而是植物油脂。”
“植物油脂?”
"這些都是從植物中提取的油脂,比如大豆油、棕櫚油和芝麻油等。如今結海樓的菜肴大多使用這類植物油。至於味道如何,想必大家都心中有數。"
眾人連連點頭。
其中一些有經驗的人察覺到,這些油並非動物油,卻沒想到竟來源於植物。
吳巨展示的新調料引起了他們的極大興趣。
"接下來,重點來了!"吳巨從油紙包裡倒出一把潔白如雪的顆粒:"這是鹽!"
第247章精鹽
"這真的是鹽?"
"吳大人彆開玩笑啦,鹽哪有這麼乾淨的。"
眾人以為吳巨在調侃,那鹽粒分明如玉,稱其為白雪也無人不信,又怎會是通常呈青白色或黃白色的鹽?
吳巨笑答:"沒騙你們,這就是結海樓用的鹽。"
他解釋說:"這是我從粗鹽中提純出來的鹽,叫做精鹽,去除了粗鹽裡的雜質和有害成分,保留了純淨的鹽分。"
話音剛落,人群中便響起一陣低語。
隨即,吳巨拿出三個瓶子。
"大家看好了!"
眾人望去,見三瓶分彆是:一瓶是略顯青白帶黃的粗鹽,一瓶是他手上的潔白如雪的精鹽,另一瓶則是一層薄薄的黑灰,還能隱約看到底層沉澱的黃色顆粒。
"這都是些什麼?"眾人不解。
吳巨依次舉起瓶子:"左邊是粗鹽,中間是精鹽,這樣大家可以直觀對比兩者的不同。"
眾人點頭,表示理解。
之前用鹽時總覺得這東西挺乾淨的,但有了對比後,高下立判,一邊看起來有些汙濁,一邊潔白無瑕,顯然精鹽更受歡迎。
"那吳大人,右邊那瓶黑的是什麼?"有人問。
吳巨笑意更深:"這是提煉後剩餘的雜質和有害物質,包括硫酸鈉、氯化鈣、氯化鎂,甚至還有一些重金屬,而那些黃色顆粒則是無法溶解的泥沙。"
眾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儘管聽不懂那些雜亂的名字,但從它們聽起來就知道不是什麼好東西。而且那瓶子裡的東西顏色烏黑,看起來就令人作嘔。
“吃多了這些東西會生病嗎?”立刻有人問道。
“會不會中毒啊?”
“完了,我要英年早逝了。”
這類專業的問題自然要請教專業人士,大家都明白吳巨是醫術界的領軍人物,當今最權威的醫學大家,於是紛紛向他谘詢。
“當然不會中毒,更不會致命,不過大家也看到了,這些東西長期食用會在體內逐漸積累,對身體有害。”吳巨說完,觀察了一下大家的反應,又補充道:“還有一點需要友情提醒,這瓶子裡的東西隻是提純過一次的量,大致相當於左麵那個粗鹽瓶子裡的雜質含量。”
眾人臉色變得蒼白。
僅這一份就有這麼多,他們吃了幾十年豈不是攝入了更多這樣的東西?
“那麼鹽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有人問。
“雖然有點損害同行利益的意思,但我還是想說……確實可以!鹽是可以避免的。”吳巨坦率地回答。
眾人互相看了看。
“大家是不是因為第一次見到這種精鹽,所以不太相信?”吳巨察覺到大家的猶豫。
“咳咳。”
“哪有這樣的事!”
眾人急忙搖頭。
“大家不用擔心信譽問題,我作為醫者,絕不會害人,我以我的名譽擔保,剛才所說的一切都是真實的,絕無虛假!”
吳巨說完,又加了一層保障:“另外,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這個鹽袋上的字?”
眾人仔細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