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科舉製_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3章 科舉製(1 / 2)

章台宮內,子楚與吳巨相對而坐。

麃公等人已經離開,於樂和他的床弩也被帶走。

至於接下來如何進行、何時開始、規模多大,這些都無需吳巨操心。

他隻需提供物品即可,其餘事務全權交給子楚和麃公處理。

章台宮內,宮牆正在修複,工匠們正為取出嵌入半米深的弩箭發愁。

侍女端來兩杯茶,清香四溢,出自青石茶莊的上等茶葉。

子楚輕啜一口茶,感慨道:“我以為馬蹄鐵和馬鐙隻是巧合,沒想到你真有這本事,連床弩都造出來了。”

“僥幸而已。”吳巨淡然回應。

子楚並未深究,轉而問道:“望遠鏡進展如何?”

“月底就能生產出首批。”吳巨答道。

子楚滿意點頭:“定價多少?”

“大王願出多少?”吳巨反問。

兩人各自飲茶,吐出熱氣後,子楚伸掌示意。

“五十貫?”吳巨試探。

這價格太低了,單麵玻璃鏡已需三十貫,而望遠鏡雖耗玻璃較少,但打磨凸透鏡、凹透鏡極其費工。

“五十貫太過小瞧我了。”子楚笑言,如今他靠秦鹽生意月入數萬貫,國庫充盈,私囊亦豐,“五百貫如何?”

“大王果然豪氣!”吳巨讚歎。

“它本就值這個價,用於偵查即可先知敵情。”子楚攤手說道。

大軍駐紮時,幾個斥候用望遠鏡就能清楚地觀察到主帳、糧倉位置、軍營布防及兵力配置,這種便利顯而易見。

子楚看重的不僅是物資的價值,還有能讓吳巨獲得更多收益的機會。從馬蹄鐵到望遠鏡,再到床弩,吳巨為秦國做出的貢獻數不勝數。即使是一個望遠鏡的成本,也隻是他在秦鹽生意收益的一小部分,根本不值一提。

“五百貫就五百貫,您可彆反悔!”吳巨笑著說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子楚回應道。

事情就此敲定,吳巨感慨道:“又一筆收入到賬,多謝大王,我得敬您一杯。”說著,他端起茶杯。

“啪!”

子楚舉杯與他相碰,飲儘後將杯子放回桌上。

“還有件事要說。”吳巨接著道。

“直說吧,彆賣關子了。”子楚催促道。

吳巨拿出一本記錄著他關於科舉製度、學校及義務教育想法的本子遞給子楚,“這是我對於官製和教育的一點淺見,您看看。”

子楚接過本子,還沒翻開便皺眉道:“我記得你似乎從未呈遞過奏章。”

“習慣了就不覺得麻煩了。”吳巨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

子楚無奈地搖頭,打開本子仔細閱讀。然而,隨著閱讀深入,他的眉頭越皺越緊,內容的深度讓他全神貫注。他快速翻閱,卻又擔心錯過任何細節。十幾分鐘後,吳巨已經喝了好幾杯茶,而子楚的茶幾乎涼透了。

吳巨提起茶壺,卻發現壺裡僅剩幾滴水。

侍女見狀上前,恭敬地道:“請交給奴婢吧。”

子楚聽見聲音,下意識合上手中的書卷,迅速藏入懷中,抬頭冷冷地看著侍女。

侍女嚇得一顫,慌忙跪下行禮:“奴婢什麼也沒看見,絕非有意冒犯,請大王恕罪!”

子楚沉默片刻,他剛才隻是下意識的動作,這書中的內容太過重要,絕不能讓任何人知曉。

他擺擺手:“無妨,退下吧。”

“是。”

侍女快步離開。

待看完書中的最後一部分內容,子楚將其置於桌上,用指尖輕叩桌麵,一手揉著眉心,皺眉沉思:“你小子倒是讓我意外,今日送來兩份大禮。”

“科舉製,以考試選官,從民間選拔人才,一視同仁……”

目前選官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舉薦,周朝時盛行,由地方官員推薦賢才,逐層篩選後呈報。這種方式極易產生,最終獲選的依舊是貴族。舉薦製進一步鞏固了世卿世祿製,即官職及俸祿可世代相傳。

到了春秋戰國,隨著社會變革,百家爭鳴,世卿世祿製逐步被淘汰,有人甚至視其為禮樂崩壞的表現之一。

這一時期,選官標準更加靈活,不少平民也能進入仕途。後來又出現了憑軍功升遷的製度,例如秦國現行的軍功爵位製。

然而科舉製……

著實讓子楚眼前一亮。

毫無疑問,此製定能從民間挖掘大量真才實學之士,而非讓庸才占據要職。但如何推行卻是一項難題,非一蹴而就之事。

從本質上講,科舉製與世卿世祿製勢如水火,直接觸碰了世家利益。推行它需要極大的決心和勇氣。

“寡人還真是被你出了一道難題。”子楚苦笑著搖頭。

“這科舉製度,好得很!極為出色!”

子楚首先高度讚揚了科舉製,可隨即話鋒一轉:“不過寡人需要仔細斟酌一番。”

吳巨對此毫不驚訝。

科舉製的提出無疑是一場巨大的變革,子楚慎重對待是理所當然。要是子楚此刻激動得拍案而起立刻推行,吳巨反倒會勸他深思熟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且不說其他,想要推行科舉製,必然觸及世家貴族的利益,這無異於與其對立。

自古以來,每一次改革都伴隨著利益的重新分配,這種風險連子楚都心生畏懼。

“至於義務教育,”子楚歎氣,“也很好,但我難以決斷。”

吳巨提到修建大量學校,義務教育教材免費提供,單是這筆開銷就足以讓子楚反複權衡。

“舍不得投入,就無法收獲成果。”吳巨平靜地說。

“寡人豈能不知此理?但相比施行科舉製,這似乎更加艱難。”

“然而它比科舉製更為完善。”吳巨強調。

子楚眉頭緊鎖:“說說你的看法。”

吳巨從旁邊茶盤上取來三個杯子排列成行,指著它們逐一說道:

“舉薦製、世卿世祿製,科舉製,義務教育。”

“我認為它們是發展的階段,也是我們必須走過的三個關鍵節點。”

“推行科舉製,意在舉薦製和世卿世祿製,目的是從民間選拔人才,為國家儲備有用之才。不過,大王,您是否認為民間真的存在這樣的人才?”吳巨問道。

“……”

子楚頓時啞口無言。

真的有嗎?

答案是沒有!

令人難以置信,但事實如此。

吳巨這一問使子楚豁然開朗。

對於當前的七國而言,科舉製並非完美。

俗話說高手在民間,但民間真有這麼多高手嗎?

百姓大多愚昧,六成以上不識字,識字的人中又有六成僅能書寫自己的名字等極少數文字。

科舉製的核心在於從民間選拔人才,若民間無人可選,科舉便無從談起。吳巨拿起第一個茶杯倒扣,說道:“若要推行科舉,首先需打破貴族壁壘,解除知識封鎖,讓普通百姓也能獲取學習的機會。唯有如此,國家才能獲得更多優秀的人才,為科舉提供基礎。”

子楚聽後恍然大悟。

“那麼,為何你認為義務教育優於科舉製?”子楚急忙追問。

“科舉製雖能選拔人才,卻仍可能被貴族操控,而義務教育更具開創性,意在徹底改變社會結構。若人人都能接受相同的教育,貴族身份豈非不複存在?”吳巨反問道。

子楚思索片刻:“若是這樣,貴族難以保持其特權,平民亦可通過努力達到與貴族同等的地位,久而久之,世襲製度便會消失。”

“正是如此,科舉製旨在削弱貴族勢力,而義務教育則從根本上消除了貴族存在的根基。”吳巨點頭肯定。

“義務教育更為徹底,因此它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然而,吳巨心中有些複雜。

“如果讓您設計科舉考試的內容,您會考慮哪些科目?”吳巨繼續發問。

“這還用思考嗎?當然要考禮、樂、射、禦、書、數。”子楚脫口而出。

禮、樂、射、禦、書、數即為古代君子六藝,相當於現代的語文、數學、外語、政治、曆史、地理等基礎課程。

吳巨攤手道:“您是否想過這些科目最終會塑造出怎樣的人才?”

不等子楚回答,吳巨舉起兩根手指:“無非文官或武將,簡單地說,隻有文官。”

為何不提武將?曆史上武舉製度形同虛設,鮮有武狀元能飛黃騰達、身居高位或建功立業。吳巨思來想去,隻想起唐代名將郭子儀。

“朝廷固然需要文官,但大王認為,單靠文撐起一個國家嗎?”吳巨問道。

“當然不行。”子楚毫不猶豫地說:“士農工商,缺一不可。”

吳巨點頭道:“若僅有文官,社會發展必然停滯。您總不能指望每個文官都是全才吧?”

“你可算一個例外。”子楚笑道。


最新小说: 為動畫製作獻上美好祝福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