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手上多了幾封信:"老爺,您入宮期間,送來家中的信件。"
吳巨接過,毫不在意。
如今寫信給他的人不少,每月寄到吳府的信件至少上百封,他已經習以為常。
然而,當他看見信封上的署名時,心神一震。
哇!
這些署名無一不是重量級人物!
儒家的荀況。
稷下學宮的薑堪。
孟泉,孟子後人,現任孟家家主,儒家泰鬥。
孔臻,應是孔家子弟,孔子後代,年輕一代翹楚。
冉悟,冉求後裔,二人皆為儒家新生代,輩分較孟泉等人低,需喚作叔叔。
以及宗聖曾子、複聖顏子顏回後人)、卜子、閔子後人等。
看過幾封信後,吳巨滿是困惑。
為何全是儒家之人?
這些人中,與吳巨有些關聯的僅荀子和薑堪,其餘大多不認識,從未通信往來,按理不該聯手寫信給他。
帶著疑問,吳巨拆開信封。
首先便是荀子的信。
信的開頭,荀子先問候了吳巨的近況,提到七國間的疫病情況,特彆提及楚國病例稀少,詢問吳巨那邊如何。最後提到《後詩》的編纂進展,並客氣地表示希望能看到他的新作,若有的話請分享,顯然帶有催稿之意。
寒暄之後,荀子切入正題:“聽說閣下手中有一種名為‘紙’的奇物,潔白如雪,方正輕盈,比竹簡更適於書寫。我已試用了幾頁,確實名副其實,手感柔軟,書寫流暢,實為撰文佳品,成書首選。若此物能廣泛流傳,必將惠及天下學子,功德無量。”
接著提到紙的稀缺性,齊楚兩地鮮有人知,即使在秦國也極難見到,即便付出重金也無法購得。荀子希望吳巨能給予回複。
吳巨明白,荀子實際上是在暗示他考慮推廣這種紙張。信中雖未直言,但語氣已足夠明確。查看其他幾位同僚的回信,內容大致相同,似乎儒家高層集體向他施壓。
吳巨不禁苦笑,看來是某位重要人物無意間發現了紙的價值,引發了連鎖反應。他打開係統,思考應對之策。
【統一儒家】任務完成度上漲了5,達到8。顯然係統認為吳巨近期與儒家多位人物建立了聯係。
吳巨研好墨,準備提筆回信,卻猶豫片刻後擱下毛筆,轉身出門。
“來人!備車,去城外!”
喜歡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