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吳巨所望,老者於次日上午完成了任務。
那塊原本光滑的鉛板已煥然一新,布滿了密密麻麻、排列整齊的文字。
吳巨輕觸其上,滿意地點點頭。
“不錯,去向張管家領取二十貫賞錢,之後便可繼續工作。”吳巨對老者說。
“多謝吳大人!多謝吳大人!”
老者連連鞠躬,激動萬分。
吳大人出手闊綽,二十貫可抵他數月工錢!
老者離開後,吳巨召集工匠,擦去紅色字跡,並讓人製作了一台簡易印刷機。
原理簡單,紙放台上,鉛塊掛機上,蘸墨下壓即可。
雖然簡陋,但夠用就好,吳巨毫不挑剔。
親曆史上首台印刷機問世,吳巨親自操作。
蘸墨、置紙、下壓。
一份公文即刻成型!
再蓋上吳巨的印章。
完美!
“成了!”
吳巨喜形於色,吩咐工匠:“都看明白了?先印兩張。”
“是。”
一張張公文陸續印出,很快堆成一小摞。
吳巨感慨良多。
印刷機效率之高顯而易見!
如此數量,若靠手寫,不知要耗到何時。
今日所見,讓吳巨決心加快研發活字印刷術。
一日後,上百名信使自鹹陽出發,將這份公文送往各地。
公文開頭赫然寫著大標題:
“吳巨以醫家領袖身份,宣布疫情結束及抗疫全麵勝利!”
表彰所有在疫情期間作出貢獻的醫者、官府官員及百姓,號召全社會學習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吳巨指出,儘管疫情結束,防疫措施如勤洗手、通風、戴口罩以及配合官方篩查仍需堅持。
公告發布後,全國歡騰。街頭巷尾的人讀到公告,無不感慨落淚。他們曾親曆疾病帶來的痛苦,有人甚至從死亡邊緣歸來。
那段日子,街上空無一人,整座城市寂靜得讓人不安。悲傷、恐懼和壓抑籠罩著每個人。
沒有人希望重蹈覆轍。解除疫情的願望深深烙印在每個百姓心中。參與救治的醫者也深受觸動,回憶起那段奮戰的時光。
函穀關的軍醫、醫家以及各地醫館的醫生,在看到公告時都鬆了一口氣,眼前浮現出抗疫中的種種場景,臉上洋溢著滿足與自豪的笑容。
公告發出後,子楚和蒙毅卻一臉懵。子楚驚歎:“這小子寫得比官府的公告還官腔!”更讓他意外的是兩份完全一樣的公告。
他難以置信地搖頭:“世上竟有人能寫出一模一樣的字?吳巨的書法造詣已達如此境界?”
“不,大王,它們並不完全相同。”蒙毅輕聲說道。
子楚疑惑地看向蒙毅:“蒙毅,你發現了什麼?”
“墨跡的濃淡有所不同。”蒙毅提示道。
子楚凝神細看,果然察覺到了細微的差異!
“奇怪。”
子楚靠在椅背上,眉頭深鎖。
片刻後,他對蒙毅招了招手:“去把吳巨叫來,我親自問他。”
“是。”
不久後,吳巨喜氣洋洋地進入章台宮:“大王,召我何事?”
因疫情結束,他這幾日心情格外舒暢。不僅他如此,整個鹹陽城乃至整個秦國皆是如此。疫情結束的消息傳來,街上的沉悶氛圍消散不少,笑容也多了起來。
“來吧。”
子楚向他招手。
吳巨上前。
子楚雙手拿起兩份公文:“這兩份公文,是怎麼回事?”
“怎麼回事?”吳巨一時沒明白。
“這兩份上的字跡是否一模一樣?”子楚問道。
吳巨這才明白:“啊,是的。”
“這是為何?”子楚不解。
“這兩份是我印製的。”吳巨回答。
“印製?”
吳巨思索片刻,想找一個合適的例子,最後看向子楚桌上的玉璽。
“就像您的玉璽,在兩張紙上蓋兩次,不就可以得到兩個完全相同的印記了嗎?”
經他這麼一解釋,子楚頓時明白了:“確實如此。”
“同樣道理,我在一塊石板上刻下文字,在兩張紙上蓋兩次,不就能得到兩份字跡一致的文書了嗎?”
“這正是我要告訴您的突破知識壟斷的方法!”吳巨恭敬地說。
子楚眼前一亮:“具體說說。”
於是吳巨開始詳細講述:
“為何百姓難以讀書,因為書籍稀少且昂貴,隻能靠人工抄寫,而要抄錄一部經典如《論語》,或許花費數月也未必能完成一本。
數量有限、價格昂貴,普通百姓難以負擔,但有了印刷術便截然不同。隻要備足紙張,印刷數萬冊書並非難事,而且成本降低了許多倍,這樣一來,天下人都能閱讀書籍了。
這個道理顯而易見,吳巨話音未落,子楚已心領神會。
子楚用力拍案:“妙極!真是個絕妙的辦法!如此好的主意,為何從前無人想到?”
吳巨還未開口,子楚自己回答:“明白了,這種印刷術隻能用於紙張,竹簡無法勝任,絹帛雖可,但效果不佳且費用高昂,根本行不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吳巨點頭認同。
然而,子楚隨即搖頭否定。
“還是有問題。”
子楚皺眉:“我的一方玉璽僅八個字,卻刻了幾個月才完成,天下文章浩如煙海,豈止八個字?彆說論語了,即便隻刻公文的幾百字,召集眾多巧匠,也得耗費時日。更彆提改動內容,若要替換,難道要重刻整塊石板?”
吳巨笑了。
子楚果然聰慧,立刻看出雕版印刷術的不足之處。
子楚見吳巨麵露笑意,問道:“寡人說得不對?”
“對!非常對,大王見解深刻。不過針對此問題,臣已有對策。”吳巨回應。
“哦?”子楚眼中閃過興趣。
“方才所言是雕版印刷術,而我真正想用的是另一種名為活字印刷術的方法。”吳巨解釋。
“雕版?即是在版上雕刻?確實形象。那麼這活字又作何解?”子楚疑惑地問。
吳巨思索片刻如何舉例,最後目光落在子楚的玉璽上。
他走近,指著桌上印章:“大王,我可以動您的印嗎?”
“無妨。”子楚爽快應允。
吳巨拿起玉璽,沾了些印泥,在紙上按下。
紙上立即顯現朱紅印記。
“這就是雕版印刷術。”吳巨說道。
子楚點頭,表示明白。
吳巨將玉璽放回原處,隨後從子楚桌上一個小盒子裡取出四塊比玉璽小得多的私印,大小幾乎相同。他將四塊印拚接成一條長條,沾了些印泥,同時按在紙上。
“這就是活字印刷術!”吳巨嚴肅地說。
子楚看後,眉宇舒展,似乎有所悟。
吳巨接著說道:“隻要在這四方印上刻不同字,再重新組合,不就可以組成不同的句子了嗎?以後印刷彆的文章時,隻需拆開重組,就能形成新句子。”
“妙啊!”子楚興奮地拍桌,忍不住爆出粗話。
“這樣一來,《論語》《尚書》《易經》,豈不是想印什麼就印什麼?”
吳巨笑著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