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看出印刷術的痕跡並不算什麼非凡智慧。畢竟字模形狀一致,同批印刷的書籍字體自然相同,總有人能察覺。
況且,印刷術的原理簡單,即使技術公開也是意料之中,但這並無實際意義。印刷術需與造紙術配合使用,無造紙術則毫無用處。
這一切都在吳巨的掌控中。
當然,王林等人對此毫不知情,也無意探究。
對他們而言,唯一的任務就是購買!
如此便宜的書籍,怎能錯過!
不僅王林等人震驚,所有進入大秦書齋的人都被紙張和書籍的低廉價格驚呆了。
當人們在書店瘋狂搶購時,也有人意識到:時代正在變化!
王林、羅昆等人都在同一家私學就讀,這是鹹陽城一位著名學者開辦的學校。
在私學讀書自然需要購置書籍,他們的老師也為他們列好了必讀書目,如《論語》、《莊子》、《道德經》等。
但由於手頭資金有限,王林有不少書未買到,比如《公羊傳》。
眼看學者開講在即,他為此十分苦惱。
沒想到大秦書齋解決了他的難題!
真是及時雨啊!
王林對吳巨和大秦書齋滿懷感激。
他隻是開業首日眾多顧客之一,但大秦書齋帶來的好處遠不止一兩人,而是惠及成千上萬,甚至影響深遠。
……
“好像你們書齋隻有三十本書籍,沒有其他了嗎?”王林問道。
老師要求購書共計二十本,王林原有九本,在書齋補足了其餘十本,僅剩一本未買齊。
小廝笑著說道:“本店剛開業,精力有限,後續會陸續補充其他書籍。客人若想推薦上架的書籍,可寫在意見簿上,我們會儘快滿足您的需求。”
“明白了!”王林點頭回應,“既然已湊齊了二十九本,最後一本買個手抄本也無妨。書齋已幫我省了不少麻煩。”
他拿起意見簿,發現旁邊還有一根造型獨特的棒子。
“這叫做鉛筆,隻需像這樣書寫即可。”小廝示範操作。
“太方便了!也是吳卿的發明吧?”王林微笑,在意見簿上寫下幾本書名,剛準備放下鉛筆,又猶豫片刻,加上了《西遊記》三字。
“您也是《西遊記》的讀者啊!”小廝眼睛發亮。
“當然!有時候我會去青石苑聽聽書。”王林笑著說,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
青石苑的名字在整個秦國有口皆碑,遍布全國。
王林提到自己去青石苑聽書並非虛言,偶爾確實會前往,不過僅限於手頭寬裕時。
大部分情況下,他隻能聽轉述版本,即一些說書人先在青石苑聽完,再自行複述以賺取收益。
這是青石苑開業後興起的一種職業。在那裡聽書票價低廉,有些地方甚至免費,隻需被邀請至茶館或酒樓作為吸引顧客的宣傳工具。
然而,與青石苑相比,轉述版本的時間價值明顯較低,而且儘管青石苑默許外部轉載,但不會允許有人公然記錄說書內容。因此,這些轉述版本往往存在缺陷。
多數人仍然更傾向於青石苑,因其環境優雅,說書人技藝精湛,還能直接聆聽原作,每次費用其實並不算高。但對於王林而言,頻繁前往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青石苑的“鎮宅之寶”《西遊記》,在鹹陽城幾乎是家喻戶曉。六十萬居民中,至少三十萬人聽說過這本書,十萬是忠實讀者,其影響力甚至擴展到秦國乃至六國。這樣的讀者基礎相當龐大。
王林提到,《西遊記》即將迎來結局,希望能看到實體書出版。小廝笑著回應說大概率會實現。王林點頭表示期待,隨後離開。
在同一時間,大秦書齋二樓的辦公室裡,氣氛輕鬆。吳巨和呂凝坐在辦公桌旁,子楚坐在沙發上,身邊是蒙毅,老內史也在場,幾乎齊聚了所有重要官員,除了正在洛陽出差的呂不韋。
自從吳巨引入沙發和圓桌後,傳統的禮儀逐漸淡化,儘管出現了類似“主位”的稱呼,但大家都能平等地坐在一起。子楚性格隨和,對新事物接受度高。
子楚笑著問吳巨為何如此淡定,吳巨指著樓下熙攘的人群說,隻要人們不是來的,生意一定不錯。子楚點頭表示認同,認為紙張如此受歡迎,實在難以想象還有什麼能取代。
吳巨走到窗前,看到門外人潮湧動,嘴角微揚,心中篤定。老內史遞過一份協議,請眾人審閱。子楚看過後表示沒有問題。
他將協議交給了吳巨,後者快速瀏覽了一遍。
協議上標明,秦國內史府每月需從大秦書齋采購十萬刀紙,用於日常辦公。價格為官方定價的九折,即從每刀百錢降至九十錢。
內史府每月因此需支付九千貫給吳巨。
不過,這隻是眾多官署之一。廷尉、少府、治粟內史、奉常及典客等機構同樣需要向吳巨采購紙張,這正是九卿齊聚的原因——他們都與吳巨商談交易事宜。
這隻是開始,官署數目繁多,這些交易蘊藏巨大利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問題。”吳巨在協議上簽字,雙方握手致意。
“王宮每月隻需供應兩萬刀紙即可,寡人就不簽署正式文件了,款項稍後會直接送至書齋。”子楚說道。
“好的!”吳巨笑得眼睛眯起,“感謝各位的支持!祝大家生意興隆!”
整個上午,吳巨都在與朝廷各部大臣簽署合作協議,那些合同上的數字讓他滿心歡喜。
即便吳巨已家財萬貫,能夠坦然聲稱對金錢毫無興趣,或設定“小目標”如“賺它一個億”,但他依然保留著對盈利的執著。
誰能抗拒這樣的?
況且,每一筆交易都遠超千貫,每月更是高達數萬貫!
處理完公事之後,眾大臣又以私人身份購買紙張,畢竟這是辦公必備之物。接著,眾人以事務繁忙為由告辭離去。
“感謝諸位今日光臨!”吳巨拱手相送。
子楚留了下來,兩人來到二樓,可以俯瞰樓下情景。
看著顧客們大量選購筆墨紙硯和各類書籍,子楚真心露出了笑容。
"這些全都是我們大秦的學子啊!"子楚看著樓下感歎道。
吳巨點頭,指向樓下某個地方:"大王,請看。"
順著吳巨的手指望去,隻見一位衣著簡樸的老者帶著一個少年,從書架上挑選了幾本書後前去結賬。
"有什麼特彆的嗎?"子楚有些疑惑。
"他們穿得很普通,臉色略顯蒼白,看起來營養不足,顯然不是富貴之家,但卻來買書。"吳巨解釋說。
子楚恍然大悟。
吳巨接著說:"不出意外的話,這是鹹陽城的百姓聽說了大秦書齋的書價便宜,特意趕來的。剛才那位或許就是希望子孫成才的家長,這就是一位寒門學子的開始啊!"
子楚聽後哈哈大笑,心情愉悅。他稍微向前傾身,環顧四周,發現這樣的情況並非孤例。
正如吳巨所料,當他們在辦公室商談生意時,大秦書齋低價售書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全城,很多以往無法讀書的人也動了念頭,急忙趕到書齋。
"原來這就是打破知識壟斷!"子楚拍了一下欄杆,忍不住笑了幾聲,感覺十分痛快。
"打破知識壟斷,實行科舉製,普及義務教育,這三步走!"子楚笑著說:"吳巨,行動從腳下開始,我們的第一步已經邁出了!"
"沒錯!"吳巨也笑了。
發明造紙術、創立印刷術、出售廉價紙張和書籍,這些都是惠及當代、造福後世的大事!
僅憑眼前這一點,不出五年,不知道會有多少學子因此受益,秦國的實力又會比彆國強盛多少?這片土地的繁榮又將超越世界上其他文明多少?
這一切都與眼前所見緊密相連。
想到這裡,吳巨再次感受到強烈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
子楚鼓勵了吳巨幾句,正好有急事需要回宮處理,於是離開。
吳巨仍留在大秦書齋,開業第一天,這個懶是偷不得的。
儘管他表現得鎮定自若,但其實他對大秦書齋的生意比任何人都上心。
傍晚時分,六點鐘。
大秦書齋不同於結海樓或無拘酒肆這類帶有娛樂性質的場所,因此關門時間較早。
店裡有三十多名售貨員,二十多個負責搬運貨物的工人,加上其他雜役,總共接近七十人。他們一天忙下來,個個筋疲力儘,嗓子都喊啞了。
見到吳巨走過來,大家才勉強振作精神。
吳巨拍拍手說:"好了,每個人發五貫作為獎勵,你們可以回家休息了!"
"太好了!"眾人興奮不已。
吳巨分發完獎金後,叮囑大家第二天準時到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