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巨正處理報社事務,待稍作整理後,把兩位副社長喚至身旁,囑咐事宜。
“關於科舉的事你們也清楚,接下來的時間我可能無法兼顧報社,你們要守好陣地。有幾件事需要交代。”吳巨語氣嚴肅地說,“首要任務是繼續吸納小說家成員。”
溫庭雲插話道:“稍等,社長,現在已有不少待業人員,繼續招募豈不是多餘?”
“格局太小了。大秦報隻是起步,周報之後還有日報,國家級報紙下還有郡級、縣級報紙,需求人力的地方多著呢。接下來我還計劃推出一本小說報,專門連載各種類型的小說……總之放心招就是,有能力就不愁沒活乾。”
“明白了。”溫庭雲點頭回應。
“另外,記得提醒那些小說作者寫稿投稿,老莊你也要多聯絡趙國那邊的作者。”
“好的。”
“訂閱的事也要盯著點,接下來訂閱人數會猛增,報亭送來的登記單報社要立即整理,下一期報紙發行前必須完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吳巨交代了幾件要事,覺得再沒什麼可說的了。接下來的重點是第三期報紙和訂閱業務,前兩期是他親自帶記者和編輯做的,但他不可能隨時在場,因此第三期就需要他們運作了。
關於報社的方向,吳巨還有另一個規劃,就是儘快解決攝像技術問題,並將照片印上報紙。技術層麵已經基本敲定。
攝像技術需要先研發膠片相機和黑白膠片,隨後是彩色膠片。
在印刷方麵,吳巨計劃采用珂羅版印刷技術,這是19世紀興起的技術,能將複製的文字或圖畫底片,通過感光膠層印到玻璃片上,再轉印到紙張上。不過這項工作報社和印刷廠都幫不上忙,隻能靠他自己鑽研,短時間內難以完成。
處理完事務,吳巨離開報社。他驅車前往城外的一處莊園,這裡關押著所有出題人,這些日子他們一直受到嚴密監管。
雖然環境優美,食物豐盛,但長期麵對枯燥的典籍,生活乏味至極,最大的樂趣就是湊一起聊天解悶。幸虧這些人都是資深學者,多數已年邁,若是換成像成蛟那樣閒不住的年輕人,恐怕早就憋得難受了。
“大家早啊!”吳巨到達時,一群老者正坐在樹蔭下談天說地,試卷批改完畢後,他們便無事可做了。
“吳巨來啦。”被稱為東園公的唐秉笑著起身:“現在是哪一年了?我們秦國統一了嗎?”
吳巨一愣,隨即眼皮直跳,擔心老頭是不是被關傻了。
唐秉大笑:“逗你呢!”
吳巨鬆了口氣,仔細觀察唐老先生的狀態,生怕他說出秦昭襄王五十六年的答案。
唐秉的精神狀況良好,隻是提到年紀漸長,記不清具體日期,卻清楚年月。吳巨告訴他,現在是8月末,今天是27號,並遞給他一摞報紙,說是特意帶來的。眾人認出是《大秦報》,對科舉相關的內容尤為關注。唐秉驚訝於科舉信息已公開,得知初試定在9月10日。
吳巨解釋道,雖然批卷需要出題人參與,但隔離地點隻是更換,科舉結束後即可自由出入。眾人雖略有不舍,但也認可這種安排,開始整理行裝,隨吳巨離開。
科舉籌備基本完成,吳巨擔任主考官,揚煊、嬴勵、李斯為副考官,另有三十六名考官負責初試考場。吳巨召集副考議防作弊措施,認為現有手段仍有不足,需進一步完善。
揚煊沉默不語,嬴勵與李斯也在思索。李斯提議派遣己方人員混入考生中,作為眼線或誘餌。吳巨讚同此法,但擔憂如何招募足夠數量的生麵孔。
三位副考官再度陷入沉默。
吳巨問道:“大王的情報部門能否抽調人手?”
他對子楚手下的情報部門知之甚少,於是轉向嬴勵,身為老臣且是宗室成員,嬴勵應該比他更清楚。
嬴勵笑了笑:“彆抱太大希望。”
吳巨疑惑:“何出此言?難道他們都跑去趙國當差了?”
嬴勵搖了搖頭:“並非如此。”
他說道:“一幫五大三粗、滿身殺氣的人,單獨一人倒還罷了,若聚在一起幾十個,你能想象他們是書生嗎?”
吳巨聞言張口欲言。
確實如此。
“再者,他們雖識字,但要讓他們吟詩作賦實在勉為其難,恐怕連考卷上的字都寫不出來。所以最好找些年輕有學問、氣質溫文爾雅之人,當然,頭腦還得靈活些。”嬴勵解釋道。
吳巨點頭表示認同。
他不再糾結情報部門,轉而思考從哪裡能找到合適人選。
讀書人、生麵孔……
他托著下巴思索,突然想到一件事。
說起來,他還真有這樣的資源!
喜歡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