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想!”鄧家家主催促。
“考場裡做手腳?賄賂監考官?”
“人太多太亂,就算想傳遞答案也不行。聽說一個考場有幾十個監考,我們不可能收買所有人……即便能收買,監考官又怎麼會知道答案呢?”
“這麼說來,唯一的選擇就是——”鄧家家主深吸一口氣,“儘快找到考試答案,拿到手!”
“但現在最重要三門科目都快考完了,對了,明天的策論也很關鍵,不過初試已經過半了。”族老說。
“那就放棄初試,集中精力找會試的答案!”
“彆忘了,會試才是進入朝廷的關鍵,初試不過是塊敲門磚罷了。”
“好的,我們會全力以赴。”
“如今各大家族大多已有所動作,找個時機,大家可以聚一聚,互通信息。”
初試第一階段結束後,今日三場考試的相關消息迅速在鹹陽掀起輿論熱潮,街頭巷尾儘是議論之聲。最熱門的話題一是試卷中的各類題目,二是考場的嚴格程度,尤其是脫衣檢查和使用玻璃桌等細節,格外引人注目。
作為輿論中心,大秦報社自然不會缺席!尤其在第四期刊物即將發行之際,時間就是金錢!
在總編吳巨的指導下,報社記者立即投入工作,夜以繼日地采訪了幾位參加科舉的考生。當然,他們選擇的都是鹹陽知名的學子。
“您好,周雲同學,請問您如何看待這次科舉初試?對您而言難度如何?”
“嗯……不算太難吧,畢竟隻是初試,我認為會試的難度肯定要高出好幾個級彆。”
“林凜同學呢?”
“我也有同樣的看法,雖然這麼說可能有點自滿,但會試才是真正的較量。”
事實確實如此。報名科舉的人數多達一萬八千,以初試的難度最多淘汰八千人,剩下的一萬餘人隻能擔任小吏,無法進入朝廷成為公卿大夫。因此,會試的難度將翻倍,最終合格者或許不足一千人。
隨後,記者繼續追問諸如“初試三場中最難的是哪道題”、“考試感受如何”、“對其他考生有何建議”等問題。這些考生初次接受采訪時略顯興奮,也意識到這是展示自己的良機,耐心回答了所有提問。
這些采訪記錄將被整理成文,刊登在明日即將發行的報紙上。
接著,記者竟找到吳巨要求采訪,美其名曰“作為主考官有必要談談看法”。吳巨聽後啼笑皆非,但也感慨這些記者越來越聰明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抽空接受了采訪,話題圍繞科舉計劃、明日考試及會試的小道消息展開。
“最後一個問題,我們發現考後試卷的名字都被遮蓋,稱作‘糊名製’,據說這是您的主意。您為何提出這個想法?又出於怎樣的考慮?”
“怎麼想到的……嗬嗬,心知肚明。見招拆招罷了。”吳巨輕笑著,話裡有話。
“那麼,您的心境是?”
“心境……”吳巨摸了摸下巴,沉思片刻後說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儘開顏,風雨不動穩如山。”
說完,他表情深沉地結束了采訪。
雖顯矯飾,但確是他內心寫照,否則何須推行糊名製?歸根結底,不過追求六個字:公平、公正、公開!
若吳巨有意為惡,必成天下首惡,連趙高、秦檜之輩都要尊他為祖師爺,但他沒有。
他堅守底線,不願看到科舉被世家貴族把持,那違背了他的初衷!
吳巨沒再多慮,采訪結束後便繼續忙於科舉事務,還有諸多事項等待處理。
一夜之間,這三句詞在鹹陽流傳開來,寒門學子無不感激。
何謂格局?這就是格局!
聽他所說,再觀那些暗指世家貴族的行為,高下立判。
這些寒門學子對吳巨心生欽佩。
正當此時,另一群人跳出來攪局。
他們是一批文人,連夜寫信催促,強烈要求吳巨補齊全詩。
看著那些帖子,吳巨陷入沉默。
補齊是不可能的,剩下的部分和他的境況不符。難道要說“南村群童欺負我年邁力衰,竟敢當麵行竊,抱茅而去,我唇乾舌燥卻無法阻止,回來拄杖歎息”?
他身強力壯,以一敵十都不在話下,真有人敢偷他東西,哪裡需要唇乾舌燥?必定一頓痛打,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吳巨望著眼前的吳府,金碧輝煌,一時無語。
他為官清廉,從未,也未牟取不義之財。然而,這樣的家境讓他實在說不出“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樣的話。
那些催促他寫詩的信件,最後隻能被他當作沒看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太忙了,忙著準備科舉,哪有時間寫詩。”吳巨這樣安慰自己,隨後又投入閱卷工作中。會試就在七天後,他必須儘快完成閱卷任務。
……
昨晚,有人愁眉苦臉,甚至焦慮到難以入眠。他們覺得自己無緣會試,要麼煩躁得無法讀書,要麼索性倒頭大睡。
但也有人充滿信心,誓要在今日的三場考試中脫穎而出,順利進入會試。他們挑燈夜讀,踐行著“隻要卷不死,就往死裡卷”的信念。
一天的休息後,第二天清晨,考生們再次來到考場。
一切照舊:用準考證驗明身份,脫衣安檢,進入考場,坐在透明桌前,領取試卷、草稿紙和筆,隨後鑼聲響起,考試正式開始。
首場考試便是策論。
“居然隻有四道題,可每題分值這麼高?”有考生驚訝道。
“考場內保持安靜,再說話者即刻驅逐!”考官厲聲警告。
眾人立刻噤聲,低頭一看,發現每題分值確實很高,心中不由一喜。
這意味著即使昨日三場考試表現不佳,今日仍有機會挽回局麵,爭取進入會試!
然而,仔細審題後,眉頭卻越皺越緊。
這些題目……一個比一個刁鑽。
例如這一題:
“齊桓公用管仲稱霸,燕噲任子之,同樣任人唯親,為何結果截然相反?”
這不僅考驗考生的分析和表達能力,還涉及曆史知識。
考生需要解釋為何齊桓公因重用管仲而成功,而燕噲因信任子之而失敗。
為何同樣的事情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個問題讓我們所有人都困惑不已。
一時間,無論是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是表現稍遜的同學,都感到十分苦惱。
顯然,這次的分數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拿到手的,這些策論文題目也不是普通人能夠輕易應對的……
喜歡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