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陛下發怒,陸鼎急忙躬下身去,急切說道:
“陛下息怒!
臣舉薦的這宗澤,真乃是大才之人!
其曾擔任萊州、晉州等地官員。
每到一任,必厲兵秣馬,親率衙兵鄉勇,掃蕩伏莽,剿滅山賊,肅清地方,造福生民,政聲卓著。
後因為在京東東路得罪權貴,才被流放鎮江。
臣願用性命為此人擔保……”
“宗澤!!”
趙佶又念了一遍這個名字,似乎有點印象。
他正沉吟間;
禦史大夫李綱快步出班,長揖及地,聲如洪鐘:
“啟奏陛下!臣李綱附議。
臣亦深知宗澤其人。
其剛毅廉明,法度謹嚴,深具古大臣之風。
陸尚書所言其才乾韜略,句句屬實。
值此國家多事之秋,正當不拘一格拔擢人才。
陛下若能委以宗澤此等重任,必能駕馭桀驁之十節度,定能祛除陛下心腹大患!”
“哦?
你也舉薦此人?”
趙佶的目光又落在李綱身上。
“臣……亦願以性命為宗澤擔保!”
李綱語氣斬釘截鐵,擲地有聲。
“那好吧,既然兩位愛卿都看好宗澤;
朕就啟用此人!
傳朕旨意,任命宗澤為剿賊宣撫使。
令其即刻趕往應天府,為高俅副將。
等所有人馬到齊,務必剿滅反賊朱貴,不得有誤……”
“副…副將……”
陸鼎和李綱猛然抬頭,一臉驚愕地看向陛下。
說來說去還是被高俅節製,沒有什麼權利啊!
低著頭的蔡京也暗暗一歎。
陛下對高俅太過信任,想要扳倒這個破落戶恐怕千難萬難……
趙佶和群臣又商議一些其他事情,便宣布退朝。
他退朝的同時,也派出快馬前去鎮江府,給宗澤下達調令。
…………
大江之畔,鎮江府城;
這座曆史古城內此時彌漫著一股驚慌之色。
府衙深處,一間偏僻破舊的偏房內,黴味混著紙墨氣息。
滿屋堆積如山的史冊典籍間,數個儒生埋頭於書卷與稿紙之中。
隻聞翻頁簌簌與筆走龍蛇之聲,個個忙的不亦樂乎。
“汝霖公……”
一名年輕書生捧著粗瓷茶盞,小心翼翼地放到一位伏案疾書的老者麵前。
老者發如銀絲,脊背微駝,麵容清臒,布滿歲月刻痕。
“喝口茶歇息片刻吧!”
頭發花白的文士急忙抬頭笑道:
“老夫謝過趙公子了!”
他說著話接過熱茶,拿起茶蓋撇了撇上麵的浮沫,輕輕的啜了一口。
那趙公子順勢坐在老年文士書案一側,壓低聲音道:
“汝霖公;
在下聽聞消息;
說山東反賊自從奪下徐州和揚州之後,一路勢如破竹。
他們不僅侵吞反賊王慶的地盤,就連朝廷的官府也不放過……”
趙公子說到這裡,轉頭四處看看,聲音又壓低了一些:
“山東反賊可是距離鎮江府不遠了啊!
不知汝霖公可有什麼打算?”
“唉……
時不我待啊!”
老年文士放下手中茶盞,長歎一聲道:
“當年老夫雄心勃發,從治理一方百姓開始,竭儘所能報效朝廷!
但這麼多年的磕磕絆絆,已經認知了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