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九,天道大吉。
這一日的大名府城內張燈結彩,就連城內尋常百姓的家門口都高高的掛上燈籠。
城內大街小巷的青石板全部打掃的一塵不染,而且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站滿了警惕的禁軍。
大小酒樓飯肆、客棧車店內幾乎住滿了人。
這些南來北往的客商,或者行人都想一睹改朝換代的盛舉。
天色剛剛蒙蒙亮,幾道悠長的號響便傳遍全城。
大名府四麵城門全部打開,守在城門處的禁軍站了兩排。
號聲剛剛落下,振奮的鼓聲從城內,以及城頭響起。
緊接著各種禮樂聲從原本的齊王府傳出。
其實早在幾天前,齊王宮的牌匾便被摘了下來。
取而代之的乃是勤政殿的牌匾。
激動地一夜沒睡的百姓都紛紛走出家門,擠擠挨挨的站在道路兩旁,翹首以盼地看向勤政殿的位置。
緊接著一輛輛馬車,以及一匹匹快馬從大街上匆匆經過,前往勤政殿。
這些都是匆匆從各地趕回來的將軍和官員。
隨著第一縷陽光射在大地,勤政殿的大門緩緩打開。
已經到來的文武群臣身子不由得站直了幾分。
一個老年太監從殿內走出,手中拂塵一甩,尖細著嗓子叫道:
“群臣覲見,恭賀新皇榮登九五……”
文臣以聞煥章為首,武將以史文恭為首。
他們齊齊一躬身,然後緩步走進勤政殿……
“陛下駕到……”
群臣來到殿中剛剛站穩,又一道尖銳的聲音響起。
幾個太監和宮女簇擁著身著皇袍的朱貴走了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這些太監,其實都是從汴梁命人送來的。
當然,這些人的底細肯定摸得一清二楚。
他們或者被趙宋的皇帝不喜,又或者是被其他太監總管排擠之人。
朱貴匆匆登基,根本來不及培養太監宮女,隻能先用這些人充數了……
“臣等拜見吾皇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左右兩列大臣齊齊跪伏在地,異口同聲的三呼萬歲。
朱貴頭戴平天冠,身穿五爪金龍袍,腰纏白玉帶。
他一臉威嚴地掃視群臣一眼,淡淡開口道:
“諸卿免禮!”
“謝陛下……”
等群臣站起身來,朱貴帶著睥睨一切的口氣,繼續沉聲說道:
“諸位愛卿,今日乃是我大乾初立。
理應要經曆各種禮節。
但趙宋餘孽未滅,一切便從簡行事。”
朱貴說到這裡,語氣停頓片刻,眼光落在公孫勝和喬道清身上:
“從今日開始,由欽天監頒布法曆;
今年為大乾靖平元年……”
隨後朱貴又宣布了人員封賞,以及新的官位製度。
融合了三國奇女子黃月英的扈三娘為正宮皇後。
兒子朱元為東宮太子……
他沿用了三省六部的製度。
左右丞相,也就是聞煥章和李懷二人,相當於中書省和門下省。
軍師黃文炳為太尉,對應尚書省……
兵部尚書許貫忠。
吏部尚書張叔夜。
戶部尚書乃是國舅爺扈成。
刑部尚書鐵麵孔目裴宣。
工部尚書暫時由撲天雕李應擔任,日後會由慢慢成長起來的趙鼎接任。
禮部尚書為公孫勝,兼職欽天監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