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農業智能機器人
2050年的春天,中原大地的農村,像是被大自然重新繪製的一幅油畫。田野裡,智能灌溉係統均勻地噴灑著水珠,在晨光下閃爍如銀。田埂上,太陽能驅蟲器靜靜佇立,守護著這片希望的田野。遠處,錯落有致的村莊裡,白牆黛瓦在綠樹掩映下格外寧靜,偶爾傳來幾聲人工智能管家的語音提示,打破這份靜謐。
我在鄉村振興的浪潮裡奮鬥了小半輩子,剛剛退休沒多久。這些年,看著農村一步步舊貌換新顏,從傳統農耕到如今的智慧農業,心裡滿是感慨。
“爸,我回來了!”院子裡傳來兒子顧家啟的聲音。我放下手中整理的農具,迎了出去。隻見他滿臉興奮,手裡揮舞著一份文件。
“爸,我們公司a輪融資成功了!”顧家啟激動地說。我接過文件,雖然不太懂那些複雜的商業術語,但從他的神情裡,我能感受到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好小子,真有你的!快跟爸說說,這融資成功了,下一步打算咋乾?”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滿是自豪。
“爸,這意味著我們的智能化農業機器人可以初步量產了。以後,咱農村的農活可就輕鬆多了。”顧家啟的眼睛裡閃爍著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農業的新景象。
晚飯後,一家人圍坐在客廳。我老婆劉晴端上水果,笑著說:“家啟,這次融資多虧了你那些你爸和你的老同學幫忙。”
顧家啟點點頭:“是啊,科技這東西,一個人的力量太有限了。這次融資,也是大家都看好智能化農業的前景。爸,你在農村乾了這麼長時間,你覺得咱這農業機器人能行不?”
我沉思片刻,說道:“從咱村這些年的變化來看,科技肯定是好東西。就說這智能灌溉,以前澆水得全家老小齊上陣,現在隻要設定好程序,水就能精準地澆到每一株莊稼。不過,這機器人能不能適應咱農村複雜的情況,還得實踐檢驗。”
這時,我媽從房間跑出來,說著:“現在越來越高科技了,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我無奈地笑了笑:“媽,你還沒歇著呢?”
看著老媽的模樣,我心中一動:“媽,以後人們就不用下地乾活了,再也不用過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了。這機器人呢,啥農活都能乾?”
顧家啟眼睛一亮:“爸,奶奶現在也關心起機器人的事情了。。”
我媽歪著頭想了想:“哎呀!現在的人呐,太會享福了。”大家都被我媽的話逗笑了。
接下來的日子,顧家啟忙得腳不沾地。他的公司在城市邊緣的科技園區,為了讓農業機器人儘快量產,他經常住在公司。
一天,我接到顧家啟的電話:“爸,你能不能來公司一趟?我們遇到點問題,想聽聽你的意見。”
我趕到公司時,看到會議室裡一片忙碌。顧家啟把我拉到一台原型機器人前,說:“爸,這是我們最新的樣機,但是在模擬農田測試中,發現它對一些複雜地形的適應性不太好,比如梯田和雨後泥濘的土地。”
我繞著機器人走了一圈,仔細觀察它的輪子和底盤:“家啟,我覺得這輪子有點小,遇到泥地容易陷進去。咱農村的地,不像城裡的馬路那麼平坦,輪子得大一點,底盤也得高一些。”
研發團隊的小李皺著眉頭說:“顧總,加大輪子和提高底盤會增加成本,而且可能影響機器人的靈活性。”
我想了想,說:“我在農村乾了這麼多年,知道農民最看重啥。成本固然重要,但要是機器人不好用,農民可不會買賬。靈活性嘛,可以通過優化程序來彌補。”
顧家啟和團隊成員商量了一番,最終決定采納我的建議。
隨著量產日期的臨近,公司裡彌漫著緊張而興奮的氣氛。我媽擔心顧家啟的身體,讓我給他送點補湯。
我到公司時,正趕上他們在進行最後的調試。顧家啟滿眼血絲,卻依然精神抖擻。
“爸,你來啦。”顧家啟接過湯,喝了一口,“還是家裡的湯好喝。”
這時,一位工程師匆匆跑過來:“顧總,不好了,生產線出問題了,有一批零件的精度不符合要求。”
顧家啟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怎麼回事?不是已經反複檢查過了嗎?”
工程師低著頭說:“是合作的供應商那邊出了問題,他們新換的設備還不太穩定。”
我在一旁說:“家啟,彆慌。咱先看看這批零件能不能返工,要是不行,趕緊找彆的供應商。時間雖然緊,但質量可不能馬虎。”
顧家啟深吸一口氣,迅速做出安排:一部分人負責檢查零件能否返工,另一部分人聯係其他供應商。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在量產期限前解決了問題。
智能化農業機器人的量產發布會在村子裡舉行。那天,村子裡比過年還熱鬨,鄉親們都趕來看看這傳說中的農業機器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台上,顧家啟意氣風發:“各位鄉親,今天我們的智能化農業機器人正式量產。它能播種、施肥、除草、采摘,大大減輕大家的勞動負擔。而且,它還可以根據農作物的生長情況,智能調整工作模式。”
隨著演示的開始,機器人靈活地在田地裡穿梭,完成各種農活。鄉親們發出陣陣驚歎。
村裡的李大爺疑惑地問:“這機器人這麼好,得花不少錢吧?我們可買不起。”
顧家啟笑著說:“李大爺,您放心。我們考慮到農民的實際情況,推出了租賃和分期付款的模式。而且,使用機器人能提高產量,降低成本,用不了多久,您就能回本賺錢。”
演示結束後,不少鄉親當場就簽訂了租賃協議。看著這熱鬨的場景,我心中感慨萬千。從當初的艱難創業,到如今的成果初現,兒子的努力沒有白費。
春天的田野裡,新綠的麥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智能化農業機器人在田間忙碌,它們的身影成為這片土地上一道新的風景。
我和顧家啟走在田埂上,感受著這生機勃勃的氣息。
“爸,多虧了您這些年的支持和建議。沒有您,就沒有今天的成果。”顧家啟感慨地說。
我笑了笑:“這是時代的功勞。咱農村有廣闊的天地,隻要有好的想法,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看著這些機器人,我仿佛看到了咱農村更美好的未來。”
顧家啟望著遠方,眼中充滿憧憬:“是啊,未來的農村,將是科技與自然完美融合的地方。我們的智能化農業機器人,隻是一個開始。”
在這個2050年的春天,中原大地的農村正孕育著新的希望。鄉村振興的故事,還在繼續書寫,而我們,都是這偉大時代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喜歡因果樹請大家收藏:()因果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