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2年的夏至,中原大地的農村被暑熱籠罩著。村子裡的老槐樹,像一位沉默的老者,撐開巨大的樹冠,灑下一片蔭涼。知了在枝頭不知疲倦地叫著,更添了幾分燥熱。
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奔波了大半輩子,如今退居幕後,看著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滿是感慨。我的兒子顧家啟和兒媳劉瑤,都是出色的科研人員,他們專注於大腦神經元重構和人腦精神意識修複的研究,這些年一直在實驗室裡忙碌,很少回來。
這幾天,他們突然回到了老家,臉上帶著疲憊卻又興奮的神情。我知道,他們的研究肯定有了新進展。果然,在晚飯桌上,顧家啟忍不住透露:“爸,我們的研究有階段性成果了,通過對我姐的治療效果可以看出來,說不定真能改變很多人的命運。”劉瑤也在一旁點頭,眼中閃爍著光芒。
我和老伴劉晴對視一眼,心中既為他們驕傲,又有些擔憂。這研究聽起來太前沿、太複雜,其中的風險我們也不清楚。但看著孩子們眼中的熱忱,我們選擇了支持。
晚飯後,一家人坐在院子裡乘涼。月光如水,灑在院子裡,給一切都蒙上了一層銀紗。
我打破了沉默:“家啟,瑤瑤,你們說這大腦神經元重構,到底是咋回事?能不能給我們這些門外漢講講?”
顧家啟笑了笑,耐心地解釋道:“爸,簡單來說,我們的大腦裡有無數的神經元,它們就像一個個小開關,通過複雜的連接傳遞信息。當人得了像阿爾茲海默症這樣的病,這些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就會被破壞,信息傳遞出現問題,人就會慢慢失去記憶、認知能力。我們的研究就是想辦法修複這些連接,甚至重新構建它們,讓大腦恢複正常功能。”
劉瑤接著說:“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動物身上做實驗,效果還不錯。現在已經到了臨床試驗的邊緣,但還是有些顧慮。畢竟這是在人身上做實驗,而且是大腦這麼複雜的器官。不過通過給我姑姑治療的效果來看,現在可以在人身體上實驗了。”
我聽著,心中暗暗吃驚,同時也湧起一股衝動。我看了看劉晴,她似乎也猜到了我的心思,微微點了點頭。
我說:“家啟,瑤瑤,既然你們這麼有信心,我和你媽願意當你們的試驗品。你看,你媽和我這幾年記憶力也不太好了,有時候剛做過的事就忘。要是能通過你們的技術治好,那不是一舉兩得嗎?”
這話一出口,顧家啟和劉瑤都愣住了。過了好一會兒,顧家啟才著急地說:“爸,這可不行。這實驗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風險太大了,我不能讓你們冒險。”
劉瑤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爸媽,我們不能拿你們的健康開玩笑。再等一段時間,等我們把所有的風險都評估清楚了,再考慮臨床試驗的事。”
我知道他們是擔心我們,但我心裡有自己的想法。我坐直了身子,認真地說:“家啟,瑤瑤,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們好。但你們想想,這研究遲早要在人身上做實驗。我們是你們的親人,我們相信你們。而且,你媽和我這情況你們也看到了,我不想看著她和我一天天忘事,變得連自己都不認識了。”
劉晴也輕聲說:“孩子們,我們年紀大了,沒什麼好怕的。能幫上你們的忙,我們心裡高興。”
顧家啟和劉瑤對視一眼,眼中滿是糾結。最後,顧家啟歎了口氣說:“爸,媽,讓我們再考慮考慮,這不是一件小事,我們得慎重。”
接下來的幾天,家裡的氣氛有些微妙。顧家啟和劉瑤整天關在房間裡,對著電腦和各種資料討論。我和劉晴表麵上像往常一樣生活,但心裡都在期待著他們的決定。
終於,在一個午後,顧家啟和劉瑤把我們叫到了客廳。他們的臉上帶著嚴肅的神情,我知道,他們有了決定。
顧家啟清了清嗓子說:“爸,媽,我們商量了很久,決定尊重你們的意願。但在這之前,你們必須要了解所有的風險。這次實驗雖然在我姑姑身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老年癡呆人體上還沒有先例。可能會有不可預見的副作用,甚至可能會對大腦造成更嚴重的損傷。”
劉瑤接著說:“我們會儘最大的努力確保你們的安全,實驗過程中會有最先進的監測設備,一旦出現問題,我們會立即停止。但即便如此,風險依然存在,你們真的想好了嗎?”
我和劉晴沒有絲毫猶豫,同時點了點頭。我說:“我們想好了,既然決定了,就不會後悔。”
接下來的日子,顧家啟和劉瑤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從城裡調來了各種設備,在老家的一間空屋子裡布置了臨時實驗室。每天,他們都在為實驗做著最後的準備,反複檢查每一個細節。
夏至後的第五天,實驗正式開始。我和劉晴躺在兩張特製的病床上,頭上戴著複雜的儀器。顧家啟和劉瑤穿著白大褂,站在一旁,眼神中滿是緊張和專注。
“爸,媽,放鬆,不要緊張。”劉瑤輕聲安慰著我們。隨著儀器的啟動,我感覺到一股微弱的電流通過大腦,像是無數隻小螞蟻在輕輕爬動。剛開始,並沒有什麼特彆的感覺,但漸漸地,我似乎進入了一個奇妙的世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看到了小時候在村子裡奔跑的自己,看到了和劉晴相識相知的場景,那些以為已經遺忘的細節,此刻卻無比清晰地出現在眼前。突然,一陣劇痛襲來,我的腦袋像是要炸開一樣,眼前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
“爸!”顧家啟的聲音充滿了焦急。我聽到儀器發出急促的警報聲,但我已經沒有力氣回應。就在我以為自己要撐不下去的時候,疼痛突然消失了,一切又恢複了平靜。
不知過了多久,我緩緩睜開眼睛。看到顧家啟和劉瑤一臉擔憂地看著我,我虛弱地笑了笑:“我沒事。”劉晴也在旁邊醒來,她的眼神中充滿了迷茫,但很快,她的目光落在我身上,眼中有了熟悉的溫暖。
“怎麼樣,媽,你還記得我是誰嗎?”顧家啟緊張地問。劉晴笑了笑:“傻孩子,你是家啟啊,我怎麼會不記得。”聽到這句話,顧家啟和劉瑤都鬆了一口氣,眼中滿是喜悅。
接下來的幾天,顧家啟和劉瑤對我和劉晴進行了全麵的檢查。各項數據顯示,實驗取得了初步成功。劉晴和我的記憶力有了明顯的改善,她能清楚地記得家裡每個人的生日,還能回憶起很多過去的事情。我的身體也沒有出現任何異常,反而感覺頭腦比以前更加清醒。
村子裡的人聽說了這件事,都感到十分驚奇。老鄰居李大爺找到我,半信半疑地問:“茗啊,聽說你和你老伴兒做了個啥高科技實驗,真有那麼神?”
我笑著把實驗的經過簡單說了說,李大爺聽得目瞪口呆:“這可真是了不得啊!以後咱這老了,也不怕得那糊塗病了。”
這件事在村子裡傳開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一些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人和他們的家人紛紛找到顧家啟和劉瑤,希望也能接受這樣的治療。但顧家啟知道,實驗雖然初步成功,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驗證,不能貿然擴大範圍。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鄉村的變化。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村不再是過去那個落後的模樣。智能化的農業設備讓耕種變得更加輕鬆高效,互聯網讓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更加廣闊。而我和劉晴的這次經曆,也讓我看到了科技在醫療領域為鄉村帶來的希望。
又一個傍晚,一家人再次坐在院子裡。微風輕拂,帶來陣陣涼意。劉晴靠在我的肩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顧家啟和劉瑤則在一旁討論著下一步的研究計劃。
我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滿是感慨。曾經,我為了鄉村振興四處奔波,如今,在我退居幕後的時候,科技的力量正以另一種方式推動著鄉村的發展。而我的兒子和兒媳,他們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不僅為我們這個家庭帶來了希望,也為無數的人點亮了未來的曙光。
在這個夏至的夜晚,中原大地的農村,充滿了生機和希望。我們的故事,還在繼續,而科技與鄉村的融合,也將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
喜歡因果樹請大家收藏:()因果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