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5年的冬至,中原大地的農村被一層厚厚的白雪覆蓋。凜冽的寒風呼嘯著,吹過空曠的田野,發出嗚嗚的聲響,像是在訴說著這片土地曾經遭受的苦難。村子裡,煙囪中升起的嫋嫋炊煙,在白茫茫的世界裡顯得格外溫暖而親切。
我一個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曾經也是鄉村振興浪潮中的一員,為了村子的發展四處奔波。如今,歲月不饒人,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上。但我那顆關注村子發展的心,從未有一刻停歇。
地震後的重建工作雖然已經完成,但村子要想恢複往日的繁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的兒子顧家啟和兒媳劉瑤,還有一群熱血的村乾部,正肩負著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努力讓村子重新煥發生機。
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走進廚房,準備為家人做一頓熱乎乎的早飯。廚房裡,爐火正旺,鍋裡的水冒著騰騰熱氣。我一邊煮著餃子,一邊想著過去的日子。地震發生時,整個村子天翻地覆,房屋倒塌,哭聲、呼喊聲交織在一起,那場景至今仍曆曆在目。好在大家沒有被災難打倒,在政府的幫助和鄉親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點點重建起了家園。
“爸,您起這麼早啊。”兒子家啟走進廚房,身上還帶著外麵的寒氣。
“嗯,今天冬至,我起來給你們包點餃子。”我笑著回答。
“爸,辛苦您了。”家啟說著,走到我身邊,幫我一起擺碗筷。
“不辛苦。你們最近為村子的事兒忙前忙後的,才是真辛苦。對了,今天有啥安排?”我關切地問道。
“我和劉瑤約了村乾部,打算再商量商量農業生產的事兒。這大雪天的,得看看麥苗的情況,還有大棚蔬菜有沒有受影響。”家啟皺著眉頭,一臉擔憂。
“是啊,農業是咱的根本,可不能出問題。一會兒你們吃了餃子,趕緊去看看。”我把煮好的餃子盛到碗裡,遞給家啟。
這時,兒媳劉瑤也走進了廚房,笑著說:“爸,家啟,你們在聊啥呢?好香啊。”
“就說去看麥苗和大棚蔬菜的事兒。”家啟回答道。
“我也正想著呢,這雪下得這麼大,不知道大棚能不能扛得住。咱們一會兒多叫幾個人,一起去檢查檢查。”劉瑤一邊說著,一邊坐到餐桌前。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雖然外麵天寒地凍,但屋子裡卻充滿了溫暖。
吃完早飯,家啟和劉瑤匆匆出門,去和村乾部會合。我站在門口,望著他們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禱他們一切順利。
村會議室裡,氣氛熱烈。村乾部們圍坐在一起,討論著當前的農業問題。
“我昨天去村裡轉了一圈,發現有些大棚的棚頂積雪太厚,可能會有坍塌的危險。”村支書李大爺說道。
“是啊,我也注意到了。咱們得趕緊組織人去清理積雪,不能等大棚塌了再補救。”家啟接著說。
“我覺得咱們可以分組行動,每個小組負責一片區域,這樣效率能高一些。”劉瑤提議道。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隨後,又討論到了灌溉問題。由於大雪的影響,村裡的一些灌溉設施被凍住了,需要儘快想辦法解決。
“我記得村西頭有個機井,不知道能不能正常使用。我一會兒去看看,要是不行,咱們得趕緊聯係維修人員。”年輕的村乾部小王主動請纓。
“行,小王,那就辛苦你跑一趟了。一定要注意安全,這雪天路滑。”李大爺叮囑道。
會議結束後,家啟、劉瑤和村乾部們分成幾個小組,奔赴田間地頭。他們拿著鐵鍬、掃帚等工具,開始清理大棚上的積雪。
“大家加把勁,動作快點,彆讓大棚出問題。”家啟一邊揮舞著鐵鍬,一邊喊道。
“好嘞!”鄉親們齊聲回應,乾勁十足。
雖然天氣寒冷,但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熱情。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大棚上的積雪終於清理乾淨了。看著一座座安然無恙的大棚,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接著,家啟和劉瑤又來到了麥田。他們蹲下身,仔細查看麥苗的生長情況。
“麥苗看起來還不錯,這場雪雖然大,但對麥苗也有一定的保溫作用。”家啟說。
“嗯,不過咱們也不能掉以輕心,還得繼續關注麥苗的生長情況。”劉瑤回答道。
就在這時,小王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
“啟哥,瑤姐,機井凍住了,一時半會兒修不好。”小王焦急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