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村委會主任小李看到了我們,熱情地迎了出來:“顧大爺,家啟、劉瑤,你們回來啦!快進來坐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們跟著小李走進會議室,裡麵的年輕人紛紛起身打招呼。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著各自的創業故事和遇到的問題。家啟和劉瑤也饒有興趣地聽著,不時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家啟,聽說你們研發的等離子防護罩可厲害了,能不能給我們講講,這技術對我們農村發展有沒有啥幫助?”一個年輕小夥好奇地問道。
家啟笑了笑,耐心地解釋道:“等離子防護罩主要是用於軍事防禦和一些特殊領域,不過它背後的技術原理,比如能量轉換和控製技術,在未來或許可以應用到農業領域,比如改善溫室大棚的環境控製,提高農作物的生長效率……”
大家聽得津津有味,對科技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認識。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深夜,我們才告彆眾人,回到家中。
躺在床上,家啟和劉瑤還在回味著今天的經曆。
“今天和這些年輕人交流,感覺特彆有活力。沒想到農村的發展這麼快,大家的積極性都這麼高。”劉瑤感慨地說。
家啟也說道:“是啊,科技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為鄉村振興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們以後也要多關注農村的發展,看看能不能用我們的技術為家鄉做更多的貢獻。”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屋裡,喚醒了沉睡的我們。家啟和劉瑤早早地起了床,幫我打掃院子、整理家務。吃過早飯,他們又陪著我在村裡散步,看望了一些長輩和鄰裡。
在村裡的老井旁,我們遇到了張大爺。張大爺已經八十多歲了,是村裡的老住戶,見證了村子幾十年的變遷。
“顧大哥,家啟、劉瑤,你們回來啦!”張大爺熱情地打招呼。
“張老弟,您身體還好吧?”我關切地問道。
“好著呢,托黨的福,現在生活越來越好,日子有奔頭啊。”張大爺笑著說,“家啟,聽說你和劉瑤搞了個大發明,可給咱村爭光了。”
家啟連忙謙虛地說:“張大爺,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而且我們做這些,也是希望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張大爺點了點頭:“對,對。你們年輕人有本事,要多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和張大爺聊了一會兒後,我們繼續在村裡漫步。看著村裡熟悉的一草一木,家啟和劉瑤的心中充滿了感慨。這裡是他們成長的地方,承載著他們的童年回憶和家族的曆史。
“爸,這次回來,我感覺自己對家鄉的感情更深了。以前隻想著在外麵搞科研,現在才發現,家鄉的發展也離不開我們的努力。”家啟看著我,認真地說。
我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們能這麼想,爸很高興。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以後有時間,就多回來看看,為村裡出出主意。”
劉瑤也在一旁點頭:“爸,您放心吧。我們一定會的。”
時光過得飛快,轉眼間,家啟和劉瑤的假期就要結束了。在離開的那天,村裡的許多人都來送行,大家紛紛叮囑他們要注意身體,有空常回來看看。
“爸,您自己在家也要注意身體,有什麼事就給我們打電話。”家啟拉著我的手,不舍地說。
“我知道,你們在外麵好好工作,彆擔心我。”我強忍著心中的不舍,微笑著說。
劉瑤也走過來,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爸,我們會想您的。”
看著他們的車漸漸遠去,我的心中既有不舍,又有欣慰。這個清明,我們一家人一起祭奠了祖先,感受了家族的傳承;也看到了鄉村的新變化,感受到了科技與鄉村振興的緊密聯係。我相信,無論家啟和劉瑤走到哪裡,他們的心永遠都會牽掛著這片土地。而村莊,也會在科技的推動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變得更加美好。
喜歡因果樹請大家收藏:()因果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