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4年初夏,中原大地的村莊宛如被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綠色畫卷。田野裡,新麥的香氣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嫩綠的麥浪隨著微風輕輕起伏,與湛藍如寶石般的天空相互映襯。村子裡,綠樹成蔭,鳥鳴婉轉,偶爾傳來幾聲犬吠,更添幾分寧靜與祥和。
我吃過早飯便坐在院子門前裡的兩棵銀杏樹樹下,手中擺弄著那把用了多年的鋤頭。雖說如今鄉村已實現機械化,但這鋤頭承載著我多年的回憶,始終舍不得丟。看著眼前生機勃勃的景象,我不禁想起自己為鄉村振興奔波忙碌的那些年,心中滿是感慨。。
“爺爺,我們回來啦!”清脆的呼喊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我抬眼望去,隻見雙胞胎孫子顧來福和顧來喜像兩隻歡快的小鹿般衝進院子,後麵跟著兒子顧家啟和兒媳劉瑤。
“我的乖孫子們,可算把你們盼回來了!”我放下鋤頭,滿臉笑容地迎了上去,一把將兩個孩子摟在懷裡。許久不見,他們都長高長大了,臉上褪去了幾分青澀,多了幾分成熟與自信。
“爺爺,您最近身體咋樣?”來福關切地問道,眼睛裡滿是對我的關心。
“好著呢,你們不用擔心。你們在學校學得咋樣?”我笑著摸摸他們的頭,心中滿是疼愛。
來喜搶著回答:“爺爺,我們畢業了,這次回來就不走啦!”
“畢業了?這麼快!”我又驚又喜,“那你們接下來有啥打算?”
家啟走上前,笑著說:“爸,來福和來喜決定加入我們的科研團隊,一起搞研發。”
“真的?太好了!”我激動得眼眶都濕潤了,“咱們家可真是人才輩出啊!”
一家人說說笑笑地走進屋裡,劉瑤從包裡拿出給我帶的禮物,是一件柔軟舒適的襯衫。“爸,這是我們給您買的,您試試合不合身。”
“好,好,你們有心了。”我接過襯衫,心裡暖烘烘的。
簡單地吃過午飯,家啟、劉瑤帶著來福和來喜來去了他們的科研工作室。這裡存放著他們研發小型智慧太陽時用過的一些設備和資料,如今也將成為新征程的起點。
“爸,媽,快給我們講講小型智慧太陽的研發過程吧,我們都迫不及待想了解了!”來福和來喜一進工作室,就像兩隻好奇的小麻雀,不停地問這問那。
家啟看著兩個兒子,眼中滿是欣慰:“好,那我就給你們講講。研發小型智慧太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模擬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這需要極高的溫度和壓力……”
家啟和劉瑤耐心地給兩個孩子講解著,從最初的理論研究,到一次次失敗的實驗,再到後來的突破,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來福和來喜聽得津津有味,時而露出驚訝的表情,時而提出自己的疑問,眼神中閃爍著對科研的熱愛和向往。
“原來這麼不容易啊!”來福感慨道,“不過,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在這個基礎上做出更了不起的成果!”
來喜也在一旁用力點頭:“對,我們一定行!”
接下來的日子裡,來福和來喜正式加入了科研團隊,開啟了他們的科研之旅。每天,他們跟著家啟和劉瑤一起查閱資料、分析數據、進行實驗,忙得不亦樂乎。
在一次關於能源轉換效率的討論會上,來福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爸,我在想,能不能利用量子糾纏的原理,來優化能量轉換的過程呢?這樣說不定能大大提高效率。”
家啟聽後,眼睛一亮:“嗯,這是個新思路,我們可以深入研究一下。不過,量子糾纏在能源領域的應用還處於探索階段,會麵臨很多技術難題。”
“沒關係,我們可以一步步嘗試。”來福堅定地說,“我相信隻要我們努力,一定能找到解決辦法。”
於是,來福和團隊裡的量子物理專家們一頭紮進了研究中。他們日夜奮戰,進行了無數次的理論推導和實驗驗證,遇到問題就一起討論解決。在這個過程中,來福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實驗結果並不總是如他所願,但他從未想過放棄。
與此同時,來喜則把重點放在了設備的小型化和便攜化上。他和材料工程師們一起,嘗試各種新型材料,優化設備的結構設計,力求讓小型智慧太陽更加實用。
“來喜,這個新型材料的穩定性還是不夠,在高溫環境下容易變形。”一位工程師皺著眉頭說道。
來喜仔細觀察著實驗數據,思考片刻後說:“我們能不能在材料中添加一些特殊的微量元素,來增強它的穩定性呢?我記得之前看過一篇論文,提到過類似的方法。”
大家按照來喜的建議進行嘗試,經過多次調整,終於成功地提高了材料的穩定性。看著改進後的材料在實驗中表現出色,來喜和團隊成員們都激動不已。
隨著研究的深入,團隊在各個方麵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也遇到了一些瓶頸。比如,在實現智能化控製方麵,始終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樣下去可不行,我們必須想辦法突破這個瓶頸。”家啟在一次團隊會議上嚴肅地說。
劉瑤也陷入了沉思:“智能化控製的關鍵在於算法和傳感器的精度,我們是不是可以從這兩方麵入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