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虛之眼的秘密如同一道驚雷,在科研團隊的心中炸開。當觀虛者文明的興衰史通過能量編碼緩緩鋪展,當因果反噬的警示在全息投影中閃爍,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震撼與凝重。這片被能量光暈包裹的球體,不再隻是一個冰冷的宇宙裝置,而是承載著一段文明用生命換來的教訓,一份跨越十億年的沉重啟示。
因果的雙刃劍
陳博士將觀虛者最後的“記憶片段”反複播放,畫麵中,能量形態的觀虛者在洞虛之眼周圍編織因果網絡,他們曾以為自己是宇宙秩序的編織者,卻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破壞者。“他們最初的目的是守護因果平衡,”陳博士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可當他們發現能通過修改因果鏈獲取能量時,貪婪就像藤蔓一樣纏上了文明的根基。”
全息投影裡,觀虛者開始頻繁乾預星係的演化:為了獲取更穩定的因果波動,他們強行改寫行星的軌道參數;為了延長自身存在的時間,他們將恒星的生命周期折疊成閉環。起初,一切看似完美——紊亂的星雲被梳理成規整的星團,瀕死的恒星重新煥發生機,可隱藏在表象下的,是因果鏈的悄然斷裂。
“就像用膠帶粘補破碎的玻璃,”王浩指著畫麵中突然崩塌的星係,“表麵看裂痕消失了,實則整體結構早已失衡。觀虛者以為自己在修複,其實是在積累更大的潰堤風險。”
最觸目驚心的片段,是觀虛者文明的“消解”過程。能量形態的個體開始變得透明,像是被宇宙橡皮擦悄悄抹去,他們的話語在半空中消散,存在過的痕跡被因果反噬一點點吞噬。最後一個觀虛者在洞虛之眼旁留下能量編碼時,身體已經透明到能看見背後的星塵,那句“敬畏高於掌控”的歎息,成了文明最後的回響。
“這讓我想起地球的生態係統,”林夏輕聲道,“人類曾以為能征服自然,結果溫室效應、物種滅絕……我們和觀虛者,是不是在犯同樣的錯?”
沒人反駁。飛船的舷窗外,異域空間的能量流還在按照洞虛之眼設定的軌跡流轉,可在眾人眼中,那些絢爛的光芒裡,分明藏著無數細碎的警告。
失控的邊界
張偉調出了洞虛之眼的能量衰減曲線,紅色的預警線已經觸碰到安全閾值。“觀虛者留下的自動維護係統快撐不住了,”他指著曲線末端的波動,“最近百年,因果泄漏的頻率增加了37,再這樣下去,用不了百萬年,這裡的特殊因果律可能會像墨水滲紙一樣,汙染周圍的正常空間。”
“那我們能做什麼?”李強追問,“修複它?還是徹底關閉?”
這個問題像塊巨石壓在眾人心頭。修複,意味著要接過觀虛者未竟的事業,可人類有能力避開同樣的陷阱嗎?關閉,或許能暫時消除風險,但洞虛之眼儲存的億萬星係因果模板,又是研究宇宙秩序的無價之寶。
陳博士沉默許久,打開了另一段編碼記錄。那是觀虛者在鼎盛時期的實驗日誌,其中一段提到“因果乾預的安全邊界”:當乾預行為僅用於維護平衡,而非索取時,因果鏈會呈現彈性反饋;一旦越過這條線,就會觸發不可逆的反噬。
“這像極了古老的太極圖,”林夏突然開口,“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可一旦某一方貪得無厭,平衡就會變成毀滅。”她指著洞虛之眼核心那一點恒定的微光,“你看,就算在能量最紊亂的時候,這一點始終沒變——那是觀虛者最初設定的‘初心坐標’,用來錨定乾預的底線。”
眾人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那點微光確實從未動搖,像是黑暗中懸著的星。
“或許答案不在修複或關閉,”王浩忽然道,“而在‘守住邊界’。觀虛者的錯,不是創造了洞虛之眼,而是忘了為什麼創造它。”
他的話讓大家陷入沉思。人類文明不也正站在類似的岔路口嗎?人工智能的倫理爭議、基因編輯的邊界討論、資源開采的無度擴張……每個領域都藏著一道“因果邊界”,跨過去一步,可能就是萬劫不複。
文明的接力棒
“觀虛者留下的不隻是麻煩,”陳博士緩緩道,“還有他們的教訓。這才是最珍貴的遺產。”他調出洞虛之眼的核心控製協議,“你看,這個權限設置——他們早就預留了‘後來者’的接口,像是在說‘如果你們能看懂教訓,就來接過接力棒’。”
協議裡藏著一套自我約束機製:每次乾預因果前,必須輸入“乾預目的”,係統會自動評估是否符合“維護平衡”的初心,一旦判定為“貪婪索取”,就會觸發能量鎖死。觀虛者後期為了繞開這套機製,才導致係統崩潰,這本身就是最鮮活的警示。
“我們可以升級這套機製,”張偉眼睛亮了起來,“用人類的技術加上觀虛者的框架,讓‘敬畏’變成硬性規則。比如加入多文明監督模塊,不光是人類,未來如果遇到其他智慧種族,也能共同守護這個邊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夏補充道:“還可以把那些因果模板數字化備份,隻在必要時調取,避免過度依賴洞虛之眼的能量。就像圖書館的書,需要時借閱,而不是把整個圖書館搬進家裡占為己有。”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原本沉重的氣氛漸漸變得明朗。洞虛之眼的啟示,從來不是“不要觸碰”,而是“如何帶著敬畏觸碰”。觀虛者用毀滅證明了失控的代價,也用最後的預留權限,表達了對後來者的信任。
當陳博士在控製界麵輸入新的約束協議時,洞虛之眼突然發出一陣柔和的光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明亮。能量編碼在球體表麵重組,拚出一行新的符號——那是觀虛者的文字,翻譯過來是:“平衡,從來不是靜止的守護,而是清醒的克製。”
飛船緩緩駛離洞虛之眼,異域空間的光芒在身後漸遠,可每個人的心裡都像被點亮了一盞燈。這段旅程帶來的,不隻是宇宙奧秘的答案,更是文明存續的密碼:所謂強大,從來不是掌控一切的傲慢,而是明知有能力改變,卻始終記得為什麼出發的克製。
舷窗外,星辰流轉如常,可在科研團隊眼中,每顆星星的軌跡裡,都藏著觀虛者留下的啟示,也藏著人類文明未來的方向。他們知道,接過接力棒的那一刻,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但這一次,他們帶著敬畏,也帶著清醒。
陳博士的手指在控製台上飛快跳躍,屏幕上的數據流如瀑布般刷新。“能量核心溫度持續攀升,已經超過警戒值百分之三。”他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如果不能在五分鐘內降低負載,整個能源矩陣會徹底燒毀。”
林夏盯著全息投影裡閃爍的紅色警報,突然想起導師臨終前的話。“記住,當係統陷入死循環,最該檢查的不是代碼,而是最初的算法邏輯。”她深吸一口氣,伸手按住陳博士的肩膀,“把散熱管道的權限給我,我去物理降溫。”
“不行!”陳博士猛地抬頭,鏡片後的眼睛布滿血絲,“管道夾層裡的輻射值超標三倍,你進去就是送死。”他拽過應急箱裡的鉛防護服,“要去也是我去。”
林夏沒再爭執,轉身掀開控製台下方的檢修板。“三號管道的手動閥門在b區夾層,我去擰開它。你在這裡穩住核心程序,給我爭取時間。”她扯過防護服往身上套,拉鏈卡住了第三顆扣,“當年在泰坦空間站,你欠我一次人情,記得還。”
陳博士看著她消失在通道口的背影,突然想起十年前那個暴雨夜。當時他操作失誤導致供氧係統癱瘓,是林夏穿著單薄的工作服,徒手爬過十米長的通風管道,在缺氧昏迷前五分鐘重啟了備用電源。
“林夏!”他對著通訊器喊,“這次換我等你回來吃慶功麵。”
通道裡傳來模糊的笑聲,夾雜著金屬摩擦的刺耳聲響。“記得多加兩個蛋。”
三分鐘後,控製台的警報聲突然變調。陳博士的心猛地一沉,屏幕上的溫度曲線出現斷崖式下跌——是林夏打開了應急冷卻劑。但同時,b區的輻射監測儀瘋狂跳動,數值瞬間衝破了安全線。
“林夏!立刻撤離!”他嘶吼著撲向通訊器,卻隻聽到一陣電流雜音。
當救援機器人將林夏抬出來時,她懷裡還緊緊抱著那根被凍裂的冷卻管。防護服的左臂已經被輻射灼出焦黑的痕跡,她卻笑著舉起手裡的壓力計。“搞定……了……”
陳博士跪在醫療艙前,看著裡麵逐漸平穩的生命體征,突然發現自己的手在抖。他想起林夏總說,搞科研的人最忌諱感情用事,可剛才在控製台前,他第一次希望所有的數據都是錯的。
醫療艙的指示燈變成綠色時,他摸出手機,點開那個存了十年的菜譜。“慶功麵……多加兩個蛋。”
喜歡因果樹請大家收藏:()因果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