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子,真不用給小豬仔的錢?”
“要是這樣的話,我家也能養幾頭母豬和種豬。”
花花沒想到還有這種好事,連忙說道。
他們家是有豬圈的,而且還不小,家裡人多,指標也多。
沒有分地之前,村裡家家戶戶都有養豬的指標,大隊也不可能把所有指標都養在豬場,這就導致每家每戶都有可能被分到養豬的指標。
這也是為什麼家家戶戶都會蓋豬圈的原因。
“你想要養也行,我這沒問題,畜牧局總共弄回來了一百頭小豬仔,我可以都弄過來。”
王東升這次倒是沒有繼續勸。
花花已經不止一次說想要養豬的事情了,明顯是想跟著他們一起賺錢。
至於在家裡養,會不會出現分利不均勻的事情,就要看花花怎麼跟家裡商量了。
“一百頭,分給明明十五頭,分給花花幾頭,咱們家也要養七八十頭,能養過來嗎?”
王母擔憂的說道。
他們家就是加上老豬圈,也就七個豬圈,還要分出來專門養母豬和種豬,剩下的豬圈根本就養不了這麼多肥豬。
“那就再蓋幾個豬圈,然後這幾天先把豬養在三姐,四姐,五姐,六姐家。”
“她們都有豬圈,離著又不遠,養在她們家,等蓋好了豬圈,弄回來也方便。”
“要是幾個姐姐願意自己養,那就留在她們那。”
“大姐,二姐,七姐也可以跟著一起養。”
王東升之前是沒想過養這麼多,現在孫蓮之這邊有意把這些小豬仔全部拉給他養,再加上這段時間,賺的錢也不少,不用擔心買棒子,麩子錢不夠的問題。
除此之外,他把所有小豬仔都弄回來,還能從畜牧局弄到五千斤棒子,三千斤麩子的指標,還能省下一部分錢。
平價糧和議價糧,價格可是差著不少呢。
“你大姐,二姐,七姐也養不了多少,她們可沒辦法掛靠在大隊。”
“能養多少就養多少。”
“一個姐姐養三頭,七個姐姐也能養二十一頭,剩下的,咱們自己就能解決。”
“實在不行,還有三舅哥他們也可以養一兩頭。”
王東升說著看向三舅哥。
“我們這邊管得嚴,一家隻能養兩頭,還得賣給供銷社,不劃算。”
許誌強連連擺手。
“養不了也沒事,我就是順口一說。”
王東升知道老丈人家的情況,本來就沒有把他們算在內。
“升子,我可以多養幾頭,十五頭肥豬,在家三對母豬和種豬,總共二十一頭。”
明明跟著開口說道。
“我不行就先蓋豬圈,房子慢慢蓋。”
“就是剛開始喂豬的時候,麻煩點。”
“要是先把豬圈蓋好,我也能養五頭肥豬,三對母豬和種豬。”
花花看到明明要養這麼多,他也是豁出去了。
現在不用給小豬仔的錢,能夠大大的節省成本,他也想拚一把。
五頭豬,搞得好,到年底,就能賺個三四百塊錢,母豬和種豬更不用說,一點不會比養肥豬差。
這一個多月,掙錢雖然容易,卻並非常態。
現在城裡的工人,大部分還隻有三四十塊錢,不到半年就能賺這麼多,已經相當不錯了。
“這就三十二頭出去了,再加上幾個姐姐幫忙養一些,剩下的連五十頭都不到,最多再蓋兩間豬圈,就夠了。”
王東升給老娘算著賬。
“你自己有打算就行。”
王母也沒有打擊兒子的積極性。
隻要能解決糧食問題,她自然是希望兒子養的豬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