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天軍工廠。
李雲龍看著工人們組裝武器。
他皺了皺眉頭。
“王新華,你們幾個過來。”李雲龍衝著他們招了招手。
王新華趕緊走了過來。
“旅長,有什麼事情嗎?”
“這種生產模式肯定不行。”李雲龍說道,“每個人都打造一支槍,這速度太慢了。”
周大鵬:“旅長,你的意思是什麼?”
李雲龍指了指那幾十台排列的整整齊齊的車床:“術業有專攻,每個人生產一個零件,每一個車床生產一批零件。”
“這樣一來,可以形成規模化生產。”
“到時候再把這些零件組裝起來就行。”
“無論是槍支還是大炮,都應該按照流水線模式生產。”
流水線模式是20世紀60年代才提出來的。
這個年代,在歐美一些軍工廠,流水線生產模式已經有了一些雛形。
但是流水線生產模式還沒有大規模的運用。
王新華一聽,猛的一拍大腿:“對呀,每個人隻生產一個零件。
生產槍管的就生產槍管。
生產彈簧的就生產彈簧。
生產槍托的,隻生產槍托。
生產彈夾的就隻生產彈夾。”
“這樣一來的話,快速的重複簡單的事。就會變得越來越熟練。”
“生產的效率自然會提高。”
李明亮李學良衝著李雲龍豎起了大拇指:“旅長真是人才,旅長,你這個提法相當不錯。我們現在就按照你的說法去改進。”
很快王新華叫停了工廠所有的生產。
生產ak47的這個車間裡,所有的機器全都停了下來。
眾人一臉的疑惑。
王新華拿起了口哨,放在嘴邊猛吹了一聲。
“都給我抓緊靠過來。”
眾人一聽,迅速靠了過來。
“從今天開始,我們的生產模式要來一次大的轉變。”王新華環視了一圈,“生產槍管的同誌就隻生產槍管,生產槍托的同誌就指生產槍托,生產彈簧的就隻生產彈簧……我們把這一把ak47分成32個零件,每個人隻負責生產1到2種零件。”
“然後再有一組同誌專門負責組裝和測試。”
王新華話音剛落,所有的人全都連連點頭。
“早就應該這樣了。”
“要是這樣的話,咱們就沒有必要在這磨洋工了。”
“要是這樣一來的話,生產的速度能夠提高不少。”
“大家按我分配的去做。”王新華迅速分配每個工人去乾什麼。
由於這些工人們能夠完整的生產一隻ak47。
把他們分配到哪一個零件的生產上,他們都能夠勝任。
20分鐘之後。
所有的工作分配完畢。
工廠的機器再一次轉動起來。
果然,就如同李雲龍他們所預料的那樣,生產的效率大大提高。
以前這個車間一天能夠生產50把ak47。
現在,這個生產車間裡邊一天生產200把ak47完全不成問題。
“你們這幾個大學生再好好的琢磨琢磨,看看哪些環節可以優化。”
“是……”幾個人齊聲說道,“旅長,我們想這流水線作業成熟了之後,迅速推廣到其他的各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