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甄宓:洛水之畔的驚鴻絕色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中國野史大甩賣 > 第3章 甄宓:洛水之畔的驚鴻絕色

第3章 甄宓:洛水之畔的驚鴻絕色(1 / 1)

建安九年204年)的鄴城,城門在晨霧中緩緩開啟。袁府的馬車碾過青石板路,車上端坐著的女子掀開簾幔,露出半張如玉容顏——雲鬢堆翠,肌膚若凝脂浸雪,眉似遠山含黛,眼若秋水橫波,唇角一抹淺淡笑意,恰似春日枝頭將綻未綻的桃花。這便是袁紹次子袁熙之妻甄宓i),彼時的她尚不知曉,命運的絲線即將將她卷入曹氏父子的風雲際會。

正史中的甄宓,在《三國誌·魏書》中留有記載:"文昭甄皇後,中山無極人,明帝母,漢太保甄邯後也,世吏二千石。"寥寥數語,道不儘她傳奇的一生。野史《魏略》稱其自幼便異於常人,八歲時,府外有雜耍藝人表演,家中姐妹紛紛登樓觀看,唯有她端坐不動,旁人問起,她隻淡淡道:"此豈女子之所觀邪?"九歲時,她已熟讀詩書,常借用兄長筆墨習字,兄長笑言:"汝當習女紅,學文欲作女博士邪?"她卻正色答:"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這般見識,在當時女子中實屬罕見。

袁紹聽聞甄家有女如此,便為次子袁熙求娶。嫁入袁府後,甄宓以賢德聞名,侍奉婆婆劉氏極為恭謹。建安九年,曹操攻破鄴城,曹丕率先衝入袁府,隻見一位女子蓬頭掩麵,瑟瑟發抖。曹丕上前將她扶起,撥開額前亂發的刹那,目光驟然凝滯——縱使形容狼狽,也難掩她眉眼間的清豔,淚光盈盈的雙目仿佛藏著洛水波光,蒼白的唇色更添幾分楚楚動人。《世說新語》載:"魏甄後惠而有色,先為袁熙妻,甚獲寵。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這段記載雖存爭議,卻足見甄宓容貌之出眾,引得曹操父子皆為之側目。

嫁入曹家後,甄宓很快以溫婉賢淑贏得眾人讚譽。她深知曹丕妻妾眾多,非但不爭寵,反而勸誡其他妾室:"夫君年壯,子嗣宜多,汝等當儘心侍奉。"對曹丕的正妻任氏,她也常勸曹丕不可輕易休妻。這般大度,連卞夫人都讚歎:"此真孝婦也!"然而,再動人的容顏、再賢良的品性,也抵不過歲月流轉。隨著郭女王、李貴人等新人得寵,甄宓漸漸被冷落。她獨居鄴城舊宅,每日對鏡梳妝,望著鏡中漸漸生出細紋的眼角,寫下"仰清風以歎息,寄餘思於悲弦"的詩句,字裡行間滿是落寞。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定都洛陽。甄宓卻未能一同前往,仍留鄴城。次年,一封賜死詔書突然而至。野史《漢晉春秋》記載,甄宓接詔時,正手持團扇輕撲流螢,聽聞消息,手中團扇緩緩落地。她望著窗外明月,輕聲道:"妾本寒微,蒙君垂愛,今恩寵不再,死亦何憾?"言罷,飲下毒酒。更有傳說,曹丕聽信讒言,認為甄宓心懷怨恨,不僅賜死,還下令"被發覆麵,以糠塞口"下葬,以防她到陰間告狀。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殞。

然而,甄宓的故事並未因死亡而終結。她的兒子曹叡即位後,追封她為文昭皇後,並大興土木修建廟宇祭祀。民間傳說,曹叡之所以如此,不僅因母子情深,更因甄宓托夢顯靈。野史《甄皇後外傳》繪聲繪色描述:某夜,曹叡忽見生母身著白衣,立於洛水之畔,月光為她鍍上銀輝,恍若仙子。甄宓輕聲叮囑:"吾兒當以仁治國,莫學汝父薄情。"夢醒後,曹叡淚流滿麵,次日便下詔厚葬生母。

更令後人遐想的,是她與曹植之間那段若有若無的情愫。曹植的《洛神賦》原名《感鄄賦》,"鄄"與"甄"古字相通,文中描寫的"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洛神,"穠纖得中,修短合度"的身姿,"含辭未吐,氣若幽蘭"的神態,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甄宓。野史《太平廣記》記載,曹植曾在甄宓死後,偶然見到她生前佩戴的玉縷金帶枕,睹物思人,悲從中來,遂作此賦。儘管這一說法並無確鑿史料支撐,卻為兩人的故事增添了浪漫色彩。

千年後的洛水之畔,仍有人追尋著甄宓的蹤跡。春日裡,岸邊桃花灼灼,仿佛她眉間的胭脂;秋夜中,月光灑落河麵,恰似她眼中的清輝。她的一生,如同一場絢爛卻短暫的煙火,從袁家兒媳到曹家寵妾,再到被賜死的怨婦,最後成為被追封的皇後。她的美貌與才情,她的賢良與哀怨,都化作曆史長河中的點點星光,在泛黃的史冊裡,在文人的詩詞中,在百姓的傳說間,訴說著那個時代女子的無奈與悲哀。正如後人所歎:"玉枕金縷已成空,洛水千年憶驚鴻。縱使容顏傾天下,難敵君心轉如蓬。"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忠訴 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 恐怖直播:噓,有人在看你 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藍星劍皇 大唐:上任京州尹,皇帝求我貪贓枉法? 穿到大秦當神醫,建立千年世家 山花寂寥 在生存遊戲裡總被誤認為是NPC 重生妲己:開局斬了封神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