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庾氏專權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章 庾氏專權(1 / 1)

一、從國舅到中樞要臣的外戚崛起之路

公元325年的建康宮,五歲的晉成帝司馬衍在龍椅上啃著手指,身旁站立的是他的親舅舅庾yu)亮。這位新晉的中書令,此刻正以國舅之尊總攬朝政。庾亮整了整寬袖長袍,對滿朝文武朗聲道:“如今主少國疑,我等當儘心輔佐陛下……”話未畢,便有老臣在列下低語:“說得好聽,怕是欲獨攬大權吧?”

庾亮289—340),字元規,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東晉外戚、權臣。其妹庾文君為晉明帝司馬紹皇後,故以國舅身份躋身中樞。他自幼博學能文,善談玄理,是魏晉名士圈的代表人物之一,《晉書》稱其“美姿容,善談論,性好莊老”。但在政治上,他卻展現出強烈的權力欲,成為東晉首位以外戚身份專權的重臣。當時民間流傳“庾家一條裙,能敵半朝官”,即指庾皇後的裙帶之威已超越皇權。

二、“舉扇障麵”:名士北伐的荒誕圖景

庾亮掌權後,急於通過北伐樹立威望。公元339年,他向晉成帝上奏:“陛下,臣願率十萬大軍,直搗黃龍,收複中原!”但所謂“十萬大軍”,實則是荊州老弱病殘的拚湊之師,兵器多由農具改鑄。

出征之日,庾亮立於船頭訓話,忽有北風揚起塵土,他忙舉羽扇遮麵,緩緩歎道:“胡塵竟至於此……”《世說新語》)身旁將領暗自撇嘴:“將軍,我等是去征戰,非是拍攝名士雅集圖啊!”

更奇的是,庾亮行軍時必攜“麈zhu)尾”——這是魏晉名士清談時的標誌性道具,形似拂塵。某次軍事會議上,他持麈尾指點江山:“此乃‘運籌帷幄’之神器……”話音未落,麈尾毛簌簌脫落,士兵們憋笑不已。民間因此編順口溜:“庾公舉扇,胡塵不戰;麈尾一揮,軍心已潰。”

三、荊揚之爭:長江上下遊的權力對峙

庾亮北伐失利後,轉任荊州刺史。東晉向有“荊揚相維”的政治格局:揚州今南京)為中樞所在,荊州則掌控長江中遊兵權,兩地向來互相製衡。庾亮到荊州後,迅速將其變為庾氏勢力範圍,任命弟弟庾翼305—345)為“都督六州諸軍事”,儘掌長江中遊兵權。

庾翼,字稚恭,庾亮之弟,少時便有經世之誌,《晉書·庾翼傳》載其“性英毅,便弓馬,少有名氣”。他接替庾亮鎮守荊州期間,致力於整軍經武,曾率軍北伐後趙,一度收複襄陽,是庾氏家族中少有的實乾派。但他亦繼承了兄長的專權作風,在荊州“發號施令,不待庾亮之命”,時人謂之“庾氏第二掌權者”。

《資治通鑒》記載當時局勢:“亮雖居外鎮,而執朝廷之權,既據上流,擁強兵,趣向者多歸之。”此景猶如中樞權臣出鎮地方,卻將重鎮化為私屬領地。建康朝臣見狀,有人上奏成帝:“庾亮此舉,直欲另立山頭啊!”

最典型的“運米事件”中,庾亮下令將荊州糧秣儘輸自家封地,卻斷絕建康的糧道。建康官員餓至麵黃肌瘦,竟有人至宮門前喊冤:“庾亮這是要餓死我等啊!”成帝聞之,隻能歎息:“舅舅啊舅舅,何不留些口糧與我?”

四、“庾氏四友”:外戚集團的親黨布局

庾亮專權倚仗著龐大的親黨集團,其中最核心的四人被稱為“庾氏四友”:

1.王愔yin):字敬豫,琅琊王氏成員,王導堂侄。他以文才見長,負責為庾亮打造輿論聲勢,每日於文報上撰文吹捧其“輔政功績”。王氏本是東晉首屈一指的士族,王愔的歸附使庾亮獲得了士族階層的輿論支持。

2.殷浩?—356):字淵源,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東晉著名清談家。他精通玄學,擅長將庾亮的政治決策包裝成“玄理妙諦”,時人稱之為“風流談論者之宗”。但殷浩後來因北伐失敗被桓溫廢為庶人,其清談能力與政治實務的脫節,成為“清談誤國”的典型。

3.毛寶?—339):字碩真,滎陽陽武今河南原陽)人,東晉名將。他早年隨祖逖北伐,以驍勇著稱,後歸附庾亮。在庾亮的北伐計劃中,毛寶曾率軍守邾城今湖北黃岡),但因庾亮調度失當,邾城被後趙攻破,毛寶力戰殉國。《晉書》稱其“有勇力,善騎射,性沉毅多計略”,是庾氏集團中少有的實乾派武將。

4.庾翼:如前所述,他不僅是庾亮的弟弟,更是其權力的直接繼承者,替庾亮鎮守荊州,實為集團的軍事支柱。

五、“遺臭萬年”抑或“流芳百世”?名士與權臣的雙重麵孔

庾亮的人生充滿矛盾:他既是《世說新語》中“舉扇障麵”的風雅名士,又是獨攬大權的權臣。晚年欲歸隱廬山時,仍每日收到大量公文,他望著瀑布歎道:“本欲學陶淵明,奈何成了曹孟德……”

其死後,百姓稱他“庾半朝”,言下之意朝廷半壁皆屬庾氏。但荊州百姓卻念其“在時未奪民口糧”,對其評價兩極。這種矛盾性正如史家所言:“曆史人物從無絕對黑白,庾亮以名士之身行權臣之實,恰是東晉門閥政治的縮影。”

六、麈尾與刀光:名士政治的致命傷

庾氏專權最深刻的悲劇,在於“麈尾”與“刀光”的錯位——清談道具成了權力象征,卻無力拯救國祚危亡。當庾亮持麈尾高談“無為而治”時,北方後趙石勒正厲兵秣馬;當他“舉扇障麵”避胡塵時,荊州百姓卻在忍饑挨餓。

有書生作詩諷刺:“麈尾清談日,刀光血戰時。庾公猶舉扇,不解是胡夷。”此詩道破東晉政治死穴:名士將“風度”置於“實務”之上,終致“清談誤國”。庾亮的北伐失敗,本質上是名士政治對軍事實務的脫節。

七、曆史的輪回:從“王與馬”到“庾與馬”的權力更迭

庾氏專權實為“王與馬共天下”的延續——琅琊王氏之後,潁川庾氏以外戚身份接掌大權。如史家所言:“東晉朝堂恰似權力遊戲,不變的是外戚與士族的輪番坐莊。”

公元345年庾翼病逝後,庾氏勢力漸衰,但“荊揚之爭”的格局卻成為東晉政治頑疾。此後桓溫、劉裕皆因控製荊州兵權而問鼎建康,庾亮兄弟雖未稱帝,卻為後世權臣鋪就了“以軍權乾政”的道路。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 恐怖直播:噓,有人在看你 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藍星劍皇 大唐:上任京州尹,皇帝求我貪贓枉法? 穿到大秦當神醫,建立千年世家 山花寂寥 在生存遊戲裡總被誤認為是NPC 重生妲己:開局斬了封神榜 青藍染:八零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