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李泌奇謀定叛亂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中國野史大甩賣 > 第25章 李泌奇謀定叛亂

第25章 李泌奇謀定叛亂(1 / 1)

一、七歲神童的奇遇:張九齡膝前的金句

開元十六年的長安大明宮,玄宗李隆基在便殿召見名士。一個梳著雙丫髻、穿小錦袍的七歲男童被內侍引到階下,正是李泌。當時張九齡正與嚴挺之、蕭誠議事,嚴挺之不屑地說:“蕭誠為人圓滑狡詐,不能親近。”《新唐書·李泌傳》)張九齡卻歎息道:“你太過剛直嚴厲,而蕭誠性情柔和,讓人喜歡。”

不料男童突然插話:“您出身平民,憑借正直做到宰相,為何喜歡奸佞之人?”張九齡大驚,低頭見是李泌,連忙扶他起來:“小孩子懂什麼,也來操心這事?”李泌叉腰道:“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您如今自損正直,怎能有益於國家?”《鄴侯家傳》)這便是“李泌責九齡”的典故,七歲孩童敢質問宰相,連玄宗都稱他“奇童”。

二、隱居潁川的布衣:安史亂中的袖裡乾坤

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玄宗西逃蜀地,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肅宗)。此時李泌正在潁川隱居,接到肅宗密信後立刻北上。《舊唐書·李泌傳》記載:“肅宗在靈武即位,派宦官征召李泌,他即刻快馬趕到皇帝駐地。”見麵時肅宗緊握他的手:“先生到來,國運有救了!”

李泌卻先提了個怪要求:“我來輔佐陛下可以,但請允許我不做官。”肅宗笑道:“依先生之意,但軍國大事不可推辭。”於是李泌雖無官職,卻住在皇宮隔壁,時人稱“白衣宰相”。他首次獻策便石破天驚:“叛軍把掠奪的金銀財寶、人口全送回範陽,這哪裡有稱霸天下的野心?不出兩年,賊寇必敗。”《資治通鑒》)

他的核心戰略是“不先取長安,而取範陽”:命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取馮翊、入河東;派建寧王李倓率安西兵直取範陽。如此“叛軍奔波疲憊,我軍以逸待勞,搗毀巢穴,賊必潰敗”。肅宗不解:“為何不直取長安,卻謀劃遠方?”李泌解釋:“取長安,叛軍必死守,耗時太久;取範陽,叛軍失了根基,可不戰而降。”《鄴侯家傳》)

三、彭原對策的玄機:避實擊虛的神算

至德二載,唐軍收複長安後,肅宗急於東進洛陽,李泌力諫:“如今賊兵尚強,若攻洛陽,叛軍必回救,我軍腹背受敵。”他提出“南北夾擊”之策:讓郭子儀率朔方軍北取範陽,李俶率安西兵東取陳留,自己親赴江淮督運糧草。《新唐書》記載:“李泌對肅宗說:‘叛軍把財物送回範陽,其誌向可知。若大軍壓境,他們必內部崩潰。’”

可惜肅宗急於收複兩京邀功,未采納此策。後來唐軍在洛陽兵敗,肅宗歎道:“悔不聽先生之言!”李泌安慰道:“勝敗常事,如今叛軍失了河北,如鳥折翼,不久必亡。”他轉而獻策聯絡回紇:“回紇可汗一向敬服陛下,臣請為使者,借兵三千足以破賊。”《資治通鑒》)

四、單騎說回紇的智勇:不戰而屈人之兵

乾元元年,回紇可汗遣使求婚,肅宗問李泌是否應允。李泌答:“可應允,但需約法三章:一不掠奪長安,二不擄掠百姓,三不搶奪財物。”他親自出使回紇,可汗設宴時提出:“唐室新立,我有大功,想娶公主為妃。”李泌笑道:“可汗若助唐平叛,陛下自有重賞,公主年幼,恐怕不適應當地習俗。”《唐語林》)

回紇將領車鼻恃勇挑戰:“聽說唐朝有位李先生,敢和我比射箭嗎?”李泌三箭皆中靶心,回紇兵驚呼:“唐朝有聖賢,不可侵犯!”可汗連忙下拜:“願聽先生吩咐。”這便是野史“李泌射服回紇”的故事。最終回紇借兵四千助唐收複洛陽,果然秋毫無犯。《鄴侯家傳》)

五、宮廷權鬥的推手:保太子的生死博弈

李泌不僅善謀軍事,更精於權術。肅宗欲廢太子李俶,立建寧王李倓,李泌力諫:“陛下當年做太子時,也險些遭難,難道忘了?若立建寧王,他必與張良娣衝突,陛下如何自安?”《新唐書·李泌傳》)張良娣與宦官李輔國勾結,曾讒殺建寧王,李泌暗中保護太子,多次化解危機。

代宗即位後,李輔國專權,李泌再度歸隱衡山。德宗時,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德宗問策,他提出“以藩製藩”:“令朱滔、王武俊等互相牽製,朝廷坐收其利。”德宗猶豫:“這並非萬全之策。”李泌答:“陛下若求萬全,天下無解。如今隻能利用他們的矛盾。”《資治通鑒》)

六、四朝元老的智慧:救時宰相的處世哲學

李泌曆事四朝,始終保持布衣身份。肅宗欲拜他為相,他固辭:“陛下以賓客之禮待臣,勝過宰相。”《舊唐書》)代宗賜他紫袍,他穿上後又脫下:“我本是山人,不喜歡朝堂。”德宗時他終於拜相,卻仍住衡山彆業,每月入朝一次,時人稱“山中宰相”。《唐國史補》)

他的經濟奇謀同樣顯著。貞元年間關中缺糧,他建議:“從淮西到長安設置屯田,每年收糧百萬斛,可減漕運之費。”又改革鹽法:“廢除州縣苛捐,官府收鹽利卻不漲價,百姓稱便。”《新唐書·食貨誌》)這些舉措為唐室延續國祚數十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七、身後事的傳奇:鄴侯書院的千年香火

李泌去世後,德宗追贈太子太傅,諡號“文簡”。據《雲仙雜記》記載,他臨終遺言:“我家藏書三萬卷,死後全送白鹿洞書院。”這便是江西廬山鄴侯書院的由來,後世朱熹在此講學,稱他“有經天緯地之才,卻不屑於功名”。

民間傳說他是“仙吏”轉世,《曆世真仙體道通鑒》稱他“生來有仙骨,長大通玄機,雖位極人臣,實為謫仙”。他的故鄉西安有“李泌巷”,至今流傳“李泌開鎖”的故事:安史之亂時,他用奇門遁甲之術打開長安十二道城門,助唐軍入城。

八、曆史長河中的智囊:布衣宰相的現代啟示

李泌“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思想與《孫子兵法》一脈相承。他的戰略眼光遠超同時代將領,如“取範陽”之策若被采納,安史之亂或可提前平息。《舊唐書》評曰:“李泌此人真奇異!謀事近於忠誠,輕去近於高潔,自全近於智慧。”

從七歲神童到四朝智囊,李泌一生充滿傳奇。他以布衣之身乾預朝政,卻始終保持獨立人格;善用奇謀平叛,更精於在複雜政局中保全自身。如今重讀他的故事,不僅可見智者謀略,更能領悟“順勢而為”的處世智慧——這或許是他留給後世最寶貴的遺產。

湖南衡陽石鼓書院的“鄴侯祠”內,李泌塑像兩旁楹聯寫著:“經濟博古今,神仙抱天地。”千百年過去,這位布衣宰相的奇謀長策,仍在曆史長河中閃爍智慧之光,提醒後人:真正的謀略,不僅是戰勝敵人,更是洞悉人心,順應天道。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從拜師陳友開始橫掃無限 極品小道長 成全他和青梅後,我卻成了白月光 和堂妹換親後 忠訴 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 恐怖直播:噓,有人在看你 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藍星劍皇 大唐:上任京州尹,皇帝求我貪贓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