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落日戰雲稠,鐵騎嘶風遍隴頭。
巾幗揮戈星月暗,征西傳史頌千秋。
列位看官,有道是“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大唐太宗皇帝開創貞觀盛世,四夷賓服,萬方來朝。誰料高宗繼位後,西涼國野心複燃,賊心不死,竟屢屢興兵犯我大唐邊境。邊疆百姓慘遭荼毒,牛羊被搶,房屋被燒,老弱婦孺哭聲震天。高宗皇帝得知此事,龍顏大怒,在金鑾殿上一拍禦案,喝道:“西涼小兒,竟敢如此放肆!朕定要派良將出征,踏平西涼,揚我大唐國威!”
這一日早朝,滿朝文武齊聚朝堂。高宗皇帝目光如炬,掃視群臣,沉聲道:“西涼犯境,軍情緊急,眾愛卿誰能掛帥出征,為朕分憂?”一時間,殿內鴉雀無聲,眾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無一人敢站出來領命。
正在這尷尬之際,丞相徐茂公出班奏道:“陛下勿憂,臣保薦一人,定能擔此重任!此人乃平遼王薛仁貴之子薛丁山。想那薛丁山自幼隨名師學藝,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熟讀孫子、吳起兵法,更兼膽識過人。若能讓他掛帥,必能馬到成功,平定西涼之亂!”
高宗皇帝聞言,心中大喜,忙道:“既如此,宣薛丁山即刻上殿!”不多時,薛丁山闊步走入金鑾殿,他頭戴亮銀盔,盔上明珠閃耀,恰似滿天星辰;身披素銀甲,甲片如魚鱗般細密,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腰懸一柄青鋒劍,劍柄上鑲嵌的寶石光彩奪目;足蹬虎頭戰靴,威風凜凜。行至殿前,他撩袍跪倒,高聲道:“臣薛丁山參見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高宗皇帝見他儀表不凡,心中甚是歡喜,說道:“薛卿,今西涼犯我邊境,朕命你掛帥出征,統領十萬大軍,你可願為國效力?”薛丁山昂首挺胸,大聲答道:“臣承蒙陛下厚愛,粉身碎骨難報聖恩!此番出征,定當竭儘全力,掃平西涼,凱旋而歸,若不取勝,誓不還朝!”
就這樣,薛丁山接過帥印,點齊十萬大軍,擇吉日祭旗出征。但見校軍場上,旌旗蔽日,刀槍如林。三通鼓罷,薛丁山飛身上馬,大喝一聲:“出發!”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向著西涼進發,一路上塵土飛揚,號角聲、馬蹄聲交織在一起,震撼天地。
且說西涼國這邊,得知大唐派薛丁山前來征討,國王急忙召集群臣商議對策。那西涼元帥蘇寶同,生得青麵獠牙,紅發倒豎,兩道掃帚眉,一雙銅鈴眼,身高九尺開外,膀大腰圓,手中一杆三股托天叉,重有百斤,有萬夫不當之勇。更厲害的是,他還有一件法寶——黑風旗,此旗一揮,便能呼風喚雨,飛沙走石,端的是邪門無比。蘇寶同站出班來,狂笑道:“陛下勿憂!那薛丁山乳臭未乾,我蘇寶同定叫他有來無回,讓大唐軍隊有去無返!”西涼國王大喜,當即命蘇寶同率領大軍,在邊界設下重重關卡,布下天羅地網,隻等唐軍到來。
這一日,唐軍行至鎖陽城,遠遠望見西涼大軍早已列陣等候。薛丁山傳令:“安營紮寨!明日與賊軍決戰!”次日清晨,陽光初照,兩軍在曠野之上擺開陣勢。但見西涼軍陣中,旌旗獵獵,刀槍如霜。蘇寶同一馬當先,縱馬出陣,他將三股托天叉往空中一舉,大聲喝道:“大唐小兒,誰敢與我一戰?”
唐軍中,先鋒官羅章是將門虎子,年輕氣盛,見蘇寶同如此囂張,早已按捺不住,大喊一聲:“番賊休狂!羅章來也!”說罷,催馬挺槍,直取蘇寶同。蘇寶同獰笑著,舉叉相迎。但聽“當”的一聲,槍叉相撞,火星四濺。二人你來我往,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
薛丁山在陣中見羅章一時難以取勝,心中焦急,大喊一聲:“羅先鋒且退,待本帥會會這賊子!”說罷,舞動方天畫戟,拍馬衝出。蘇寶同見唐營又來一人,毫無懼色,抖擻精神,力戰二將。三條好漢在陣前殺得難解難分,隻殺得煙塵滾滾,日月無光。
正戰之間,西涼陣中突然衝出一員女將。但見她頭戴鳳釵,身穿紅裙,麵若桃花,卻又透著一股英氣,正是蘇寶同之妹蘇錦蓮。她手持兩口繡鸞刀,嬌叱一聲:“唐將休得逞凶,看刀!”直奔薛丁山而來。薛丁山見來了女將,不敢輕敵,忙將羅章喚回,獨戰蘇錦蓮。
蘇錦蓮的繡鸞刀使得又快又巧,上下翻飛,寒光閃閃;薛丁山的方天畫戟也不含糊,左擋右格,滴水不漏。二人戰了二十餘回合,蘇錦蓮漸漸招架不住,心中暗想:“這唐將果然厲害,硬拚不是對手,我須得用計取勝!”她虛晃一刀,撥馬便走。薛丁山不知是計,大喊一聲:“賊女休走!”拍馬便追。
蘇錦蓮聽得身後馬蹄聲越來越近,暗暗一笑,從腰間取出一件暗器——柳葉飛刀。她猛地勒住戰馬,反手一揚,三道寒光如閃電般直奔薛丁山麵門而來。薛丁山聽得腦後風響,情知不好,急忙側身閃避,可惜還是慢了一步,左肩“噗嗤”一聲,中了一刀,頓時鮮血直流,翻身落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唐兵見狀,大驚失色,急忙上前,冒著箭雨將薛丁山救回陣中。蘇寶同兄妹趁機揮軍掩殺,唐兵陣腳大亂,丟盔棄甲,大敗而回。薛丁山被救回營中,軍醫急忙為他拔出飛刀,敷上金瘡藥,包紮傷口。薛丁山躺在榻上,心中又氣又恨:“我薛丁山自幼學藝,從未受過如此大辱,此番若不報仇雪恨,誓不為人!”
正當薛丁山愁眉不展,苦思破敵之計時,忽有軍士來報:“啟稟元帥,營外有一女將,自稱是寒江關總兵樊洪之女樊梨花,特來相助!”薛丁山心中疑惑:“這樊梨花是何人?為何此時前來相助?”但眼下正是用人之際,他強撐著傷痛,命人將樊梨花請入大帳。
不多時,樊梨花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大帳。但見她:頭戴鳳翅紫金冠,明珠點綴,光華奪目;身披鎖子黃金甲,龍鱗閃耀,威風凜凜;麵如三月桃花,眼若秋水含波;腰懸寶劍,足踏寶靴;手中一杆繡鸞鳳翅尖,更顯得英姿颯爽。她進得帳來,不卑不亢,盈盈下拜:“薛元帥,小女子久聞您大名,今見唐軍初戰受挫,特來相助。願效犬馬之勞,共破西涼!”
薛丁山打量著樊梨花,心中暗暗稱奇,問道:“不知樊姑娘有何破敵之策?”樊梨花微微一笑,說道:“那蘇寶同之所以囂張,全仗著他那黑風旗。小女子已探得,此旗藏於他後營密室之中。若能盜取黑風旗,破敵便易如反掌。小女子願領一支人馬,夜襲敵營,盜取黑風旗!”
薛丁山聞言,心中大喜,但又有些擔心:“那西涼營寨防守嚴密,姑娘此去,恐有危險。”樊梨花自信地說道:“元帥放心,小女子自幼在黎山老母門下學藝,習得一些法術,更兼武藝不弱,定能馬到成功!”薛丁山見她如此有把握,當即撥給她五百精銳士卒。
是夜,天空烏雲密布,伸手不見五指。樊梨花率領五百軍士,個個頭紮黑巾,身穿黑衣,悄無聲息地摸到西涼營寨。離營寨還有半裡地,樊梨花示意眾人停下,她從懷中掏出幾粒“避塵丹”,分給眾人服下。這避塵丹乃是黎山老母所贈,服下之後,便能在風沙中視物如常。
眾人來到營寨前,西涼哨兵喝道:“什麼人?”話音未落,樊梨花早已如鬼魅般衝到跟前,繡鸞鳳翅尖一閃,哨兵喉嚨被割開,連聲音都沒發出,便倒在地上。樊梨花一揮手,眾人迅速潛入營寨。
他們穿過幾條巷道,終於來到後營。隻見一座高大的帳篷前,火把通明,數名西涼兵來回巡邏。樊梨花悄悄靠近,突然發難,繡鸞鳳翅尖連挑數人,其他軍士也紛紛動手,片刻間將這些哨兵解決。
眾人尋得密室,見密室大門緊鎖,上有符咒。樊梨花不慌不忙,口中念念有詞,伸手一指,符咒頓時燃燒起來。她運起神力,“砰”的一聲,一腳踹開密室大門。果見那黑風旗懸掛在正中央,散發著陣陣黑氣。
樊梨花快步上前,取下黑風旗,正要撤離,忽聽得一聲大喝:“何方狂徒,敢來我營中撒野!”原來是蘇寶同的弟弟蘇寶林巡營至此。這蘇寶林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手中一杆狼牙棒,重八十斤。他見密室被破,黑風旗被奪,氣得暴跳如雷,揮舞狼牙棒,氣勢洶洶地撲將過來。
樊梨花毫不畏懼,挺尖相迎。但見:狼牙棒舞,如泰山壓頂;繡鸞尖挑,似紫燕穿雲。一個力大無窮,恨不得一棒將人砸成肉餅;一個武藝高強,隻盼著一槍刺穿敵人咽喉。二人戰了二十餘回合,難分勝負。
樊梨花心中暗想:“如此纏鬥下去,恐生變故,須得速戰速決!”她賣個破綻,故意露出左側空檔。蘇寶林不知是計,心中一喜,揮棒便打。樊梨花側身一閃,反手一槍,直取蘇寶林咽喉。蘇寶林躲避不及,“啊”的一聲,慘叫著落馬而亡。
樊梨花等人趁機殺出重圍,順利返回唐營。薛丁山見黑風旗到手,激動得熱淚盈眶,緊緊握住樊梨花的手,說道:“樊姑娘大恩,丁山沒齒難忘!明日一早,全軍出擊,定要踏平西涼!”
次日清晨,唐軍鼓聲震天,十萬大軍如潮水般直逼西涼營寨。蘇寶同見唐軍來勢洶洶,心中暗自冷笑:“哼!今日就讓你們嘗嘗黑風旗的厲害!”他高高舉起黑風旗,口中念念有詞,霎時間,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唐兵被風沙迷了雙眼,陣腳大亂,紛紛後退。
蘇寶同見狀,哈哈大笑,正要下令掩殺,卻發現黑風旗的威力越來越弱,不一會兒,竟完全失去了作用。他心中大驚,抬頭一看,隻見樊梨花手持黑風旗,迎風而立,嘴角掛著一絲冷笑。蘇寶同這才明白,黑風旗已被唐軍盜走,氣得他七竅生煙,暴跳如雷,大喊一聲:“樊梨花,我與你誓不兩立!”拍馬舞叉,直取樊梨花。
薛丁山豈能讓樊梨花孤身犯險,舞動方天畫戟,迎上前去,大喝:“賊子休傷我恩人!”二人夾擊蘇寶同。蘇寶同以一敵二,漸漸力不從心,身上多處受傷,鮮血染紅了戰袍。他虛晃一招,撥馬便走。薛丁山和樊梨花哪裡肯放,緊緊追趕。
蘇寶同逃至一處山穀,心中暗自慶幸:“隻要過了此穀,便能擺脫追兵。”誰知他剛進入山穀,忽聽得一聲炮響,“轟隆”一聲,巨石從山上滾落,擋住了去路。緊接著,兩側伏兵萬箭齊發,箭如雨下。原來這正是薛丁山早已設下的埋伏,就等蘇寶同上鉤。
蘇寶同左衝右突,無法突圍,身上又中了數箭,如同刺蝟一般。他絕望地看著四周,長歎一聲,正要舉叉自刎,薛丁山拍馬趕到,大喝一聲:“賊子,看戟!”方天畫戟寒光一閃,蘇寶同慘叫一聲,被刺於馬下。
西涼軍見主帥已死,頓時軍心大亂,作鳥獸散。薛丁山乘勝追擊,一路勢如破竹,直逼西涼都城。西涼國王得知蘇寶同戰死,唐軍兵臨城下,嚇得魂飛魄散,癱倒在地。他知道大勢已去,隻得開城投降,獻上降表和金銀財寶無數,還承諾年年進貢,歲歲稱臣。
這一場征西之戰,薛丁山在樊梨花的相助下,大獲全勝。班師回朝之日,長安城萬人空巷,百姓們夾道歡迎,歡呼聲響徹雲霄。高宗皇帝親自出城迎接,拉著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手,讚不絕口。當即下旨,封薛丁山為平西王,賜黃金萬兩,良田千頃;封樊梨花為一品誥命夫人,準許在京城修建王府。
有道是:英雄兒女建奇功,征西故事傳千古。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