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河海神隻錄:馮夷治河、奇相護江與龍王定海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中國野史大甩賣 > 第22章 河海神隻錄:馮夷治河、奇相護江與龍王定海

第22章 河海神隻錄:馮夷治河、奇相護江與龍王定海(1 / 1)

黃河自昆侖山下奔湧而出,裹挾著黃土高原的赤沙,在中原大地蜿蜒成一條渾濁的巨龍。上古之時,這條龍性情暴戾,汛期一至,濁浪排空,吞沒田廬,溺斃百姓,兩岸之人皆呼其“害河”。在黃河東岸的馮邑,有個名叫馮夷的青年,生得魁梧,水性超群,更兼一顆悲憫之心——見鄉鄰常為河水所苦,他便日日在河邊巡查,遇有船隻將覆便躍入水中施救,見有孩童近岸便上前勸阻,久而久之,鄉人稱他“河護郎”。

馮夷心中始終有個信念:若能讓黃河不再泛濫,便是此生最大的功德。他聽說黃河源頭有仙人居住,或許能求得治水之法,便收拾了行囊,孤身向西而行。這一路走了三月有餘,穿峽穀,越荒原,渴了飲澗水,餓了采野果,終於抵達昆侖山下的黃河源頭。此處河水清澈見底,與下遊的濁浪判若兩河,岸邊立著一位白發老者,身著素袍,手拄竹杖,正望著河水出神。

“晚輩馮夷,求見仙人,願求治水之法,解兩岸百姓倒懸之苦。”馮夷跪地叩首,聲淚俱下。老者轉身,目光如炬,笑道:“你心有善念,又有韌力,倒是個可塑之才。隻是黃河之患,非人力可獨解,需借天地之力。我這裡有‘八石散’,服之可脫凡胎,化而為神,屆時你便能通黃河之靈,掌河水之脈。但你要記著,成神之後,不可失卻初心,若為私欲所困,必遭天譴。”說罷,老者從袖中取出一個玉盒,遞與馮夷。

馮夷接過玉盒,見盒中裝著八粒晶瑩的石子,散發著淡淡的清輝。他謝過老者,當即服下一粒,隻覺一股暖流從丹田升起,順著經脈遊走全身,疲憊頓消;再服第二粒,耳聰目明,能聽見遠處水鳥的啼鳴;待八粒儘數服下,他忽覺身體變輕,腳下生風,竟能踏水而行,黃河中的每一朵浪花、每一塊暗礁,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腦海中——他真的通了河靈。

老者見他得道,頷首道:“此後你便是黃河之神,號‘河伯’,可乘白黿巡河,以文魚為侍。切記,護佑百姓為要,不可濫用神力。”言罷,老者化作一陣清風而去。馮夷望著滔滔河水,俯身一拜,而後召來一隻巨大的白黿,乘上它順流而下。行至孟津段時,見一艘渡船被巨浪掀翻,乘客在水中掙紮,他當即抬手一揮,河麵瞬間平靜,又令文魚銜住乘客的衣袖,將他們送回岸邊。百姓見此神跡,紛紛跪地叩拜,呼“河伯顯靈”。

可日子久了,馮夷漸漸忘了初心。他見百姓為感恩,常向河中投擲牛羊祭品,便覺得自己身為河神,當受更尊榮的禮遇。當地官吏窺破他的心思,竟借“河伯娶婦”之名搜刮民財——每年選一位美貌少女,梳妝打扮後投入河中,謊稱“獻給河伯”,實則將錢財中飽私囊。馮夷起初雖不讚同,卻也未加阻止,隻當是百姓對自己的敬畏。直到戰國時,西門豹任鄴令,見此荒唐之事,當眾揭穿官吏的騙局,將為首者投入河中,還帶領百姓開鑿水渠,引黃河水灌溉農田,從此鄴地再無水患。

馮夷在河中見西門豹正直敢為,又見百姓因水渠安居樂業,羞愧不已。他想起仙人“不可失卻初心”的告誡,當即顯形於西門豹麵前,躬身道:“此前我縱容惡俗,有負河神之職。今後願助君治水,護佑兩岸百姓。”此後,馮夷果真儘心儘責:汛期時,他令白黿疏通河道,令文魚警示險灘;枯水時,他又引源頭之水補給,讓農田不致乾涸。百姓感念他的功德,雖不再有“娶婦”之俗,卻會在河邊立祠,供奉鮮果,稱“河伯祠”。《莊子·大宗師》中記載“馮夷得之,以遊大川”,便是記他得道後護佑黃河的事跡。

與黃河的暴戾不同,長江自唐古拉山發源後,一路吸納百川,在蜀地劈開巫山,形成三峽奇景,而後橫貫江南,水勢雖浩渺,卻少了狂躁。上古時,長江流域多為巴蜀之地,百姓以漁耕為生,卻也常遭江水突襲之禍——尤其是三峽一帶,江麵狹窄,暗礁密布,狂風驟起時,船隻往往觸礁沉沒,屍骨無存。蜀地有個名叫奇相的女子,家住瞿塘峽畔,父親是個老船工,卻在一次運糧途中被江水吞沒,屍骨無尋。

奇相悲痛之餘,立下誓言:要護佑所有行船人平安過峽。她日日在江邊守望,見有船隻駛來,便高聲提醒暗礁的位置;遇有狂風將至,便敲響家中的銅盆,以聲響警示。可她畢竟是個凡人,能警示的範圍有限,仍有不少船隻遇險。一日,奇相在江邊哭泣,忽聞空中有聲音傳來:“你心懷善念,願護眾生,可願入我門下,習得控水之術,為長江之神?”

奇相抬頭,見一位身著青衣的女子立於雲端,容貌清麗,手持竹籃,籃中盛著江珠。她知是仙人顯靈,當即跪地叩首:“若能護佑行船人,弟子願受一切苦。”青衣女子笑道:“我乃巫山神女,掌管巴蜀雲雨。長江為天下巨川,需一神守護,你有此心,便是最佳人選。這籃中江珠,乃長江之精所化,你每日服一粒,七七四十九日後,便可與長江相通,化身為神。”說罷,將竹籃擲下,而後隱入雲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奇相依神女之言,每日服一粒江珠。初時,她隻覺渾身清涼,能聽見江水流動的聲音;服至二十一日時,她能在水中呼吸,如魚兒般自在;待四十九日滿,她忽覺身體輕盈,化作一道青光,融入長江之中。她試著抬手一揮,瞿塘峽中的暗礁旁竟生出一片片蘆葦,為船隻指引方向;又張口一吹,江麵的狂風頓時平息,浪濤變得溫順。

從此,奇相便成了長江江神。百姓不知她的名字,隻知每當船隻遇險時,江麵便會出現一位青衣女子,或是指引方向,或是平息風浪,便稱她“江夫人”。《廣雅·釋天》中記載“江神謂之奇相”,便是對她的稱謂;而《蜀王本紀》中則提到“奇相,蜀人也,化為江神”,記的正是她的來曆。

有一年,蜀地大旱,長江水位驟降,河床裸露,百姓無法漁耕,顆粒無收。奇相見此情景,心中焦急,便前往巫山求見神女。神女道:“長江之水雖由我掌管雲雨補給,卻需天庭旨意方可降雨。你可率江中生靈,往東海向龍王借水,以解蜀地之渴。”奇相當即領命,召來江中的鯉魚、龜鱉,組成一支“水族隊伍”,順長江而下,前往東海。

行至東海時,東海龍王敖廣見她孤身前來,問明來意後,笑道:“江神遠道而來,本當借水,可若無天庭旨意,私自降雨,恐遭天譴。”奇相跪地哀求:“蜀地百姓已快餓死,若龍王不肯相助,便是見死不救。我願以自身修為相抵,隻求龍王賜一場甘霖。”敖廣見她心誠,便歎道:“罷了,我便冒一次險。你且回去,三日後我必令東海之水化為雲雨,降臨蜀地。”

三日後,蜀地上空果然烏雲密布,大雨傾盆而下,長江水位漸漸回升,百姓歡呼雀躍。奇相為感謝敖廣,便將長江中的一顆千年江珠贈予他,此珠能定水勢,後來敖廣平息海嘯時,全靠這顆江珠相助。而奇相護江的事跡,也在巴蜀之地代代相傳——至今三峽一帶,仍有“江夫人祠”,每逢出行,百姓便會前往祭拜,祈求平安。

上古時,中國並無“龍王”之稱,隻有“應龍”“蛟龍”等龍形神隻,掌管雨水。應龍曾助大禹治水,以尾畫地成河,疏導洪水;而蛟龍則常隱於江河,偶有顯靈,卻無固定職司。直到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帶來了“那伽”的信仰——那伽是印度神話中的蛇形神隻,能呼風喚雨,掌管水域,卻性情凶暴,需以祭品安撫。隨著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的融合,那伽逐漸與龍的形象結合,演變成了“龍王”,並被賦予了更溫和的性格與明確的職司:行雲布雨,平息水患,守護四海。

唐代時,龍王信仰已十分普及,朝廷甚至為四海龍王立祠,封其為“王”,分彆掌管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其中,東海龍王名敖廣,西海龍王名敖閏,南海龍王名敖欽,北海龍王名敖順——這四位龍王中,又以東海龍王敖廣最為人熟知,因東海是四海中最富庶之地,沿岸百姓多以漁為生,對敖廣的信仰也最深厚。

敖廣的原型,便是印度佛教中的“東海那伽王”,但經過本土化改造後,已完全成為中國龍的形象:身披金鱗,頭生雙角,手持龍珠,能變化萬千,呼風喚雨。他初任東海龍王時,曾因性情剛烈,與漁民發生過衝突——有一年,東海沿岸大旱,漁民日日祭拜,祈求降雨,敖廣卻因不滿祭品微薄,遲遲不肯布雨,導致海水乾涸,魚蝦死亡。百姓無奈,隻得前往普陀山,求觀音菩薩相助。觀音菩薩見百姓困苦,便前往東海,對敖廣道:“你身為龍王,當以百姓福祉為重,豈能因祭品厚薄而置眾生不顧?若再如此,我便奏明天庭,廢你龍王之位。”

敖廣聞言,羞愧不已,當即率蝦兵蟹將前往沿岸,行雲布雨。他先是張口噴出一團雲霧,籠罩沿岸;再取出龍珠,擲向空中,龍珠化作一道金光,引來了四海的水汽;最後揮動龍尾,空中頓時雷聲大作,甘霖普降。百姓見雨水落下,紛紛跪地叩拜,高呼“龍王萬歲”。敖廣見此情景,終於明白:龍王的威嚴,不在於祭品的厚薄,而在於是否能護佑百姓。此後,每當東海沿岸遇旱,敖廣便主動布雨,從不推諉;遇有台風將至,他便提前掀起巨浪,警示百姓,讓他們做好防備。

西海龍王敖閏,則是本土化改造中最具特色的一位。西海並非如今的青海湖,而是指古代西域的鹹海今中亞地區),因地處西域,與中原文化差異較大,敖廣便奏明天庭,讓性情溫和的敖閏前往鎮守。敖閏初到西海時,西域百姓對他並不信服,認為他是“外來的神”,不願祭拜。有一年,西海水域突然發生海嘯,巨浪滔天,淹沒了沿岸的村莊,百姓流離失所。敖閏見此情景,當即化作一條巨龍,飛入海中,用身體擋住巨浪,又取出奇相贈予的江珠,擲向海底——江珠化作一道青光,瞬間平息了海嘯,海水恢複了平靜。

百姓見敖閏顯靈救了他們,紛紛跪地叩拜,從此對他深信不疑。敖閏還發現,西域多沙漠,百姓缺水,便主動與天山的雪神溝通,讓雪水順流而下,彙入西海,再引西海水灌溉沙漠,讓沙漠中長出了綠洲。西域百姓感念他的功德,便在西海沿岸立了“龍王廟”,每逢節日,便獻上瓜果,祈求風調雨順。《太平廣記》中記載“西海龍王敖閏,性仁厚,好施雨,西域百姓賴其生”,便是對他的讚譽。

隨著時間的推移,四海龍王的職司愈發明確:東海龍王敖廣掌降雨,西海龍王敖閏掌平息海嘯,南海龍王敖欽掌台風,北海龍王敖順掌冰雪。他們雖各掌一海,卻也常相互協作——比如黃河、長江彙入東海時,若水量過大,敖廣便會通知敖順,讓他引北海的冷空氣前來,減少降雨;若江南遇澇,敖欽便會率風伯,將雨水吹向北方,緩解災情。而河伯馮夷與江神奇相,也常與四海龍王溝通,讓黃河、長江的水勢與四海相連,形成一個完整的水係守護體係。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到大秦當神醫,建立千年世家 山花寂寥 在生存遊戲裡總被誤認為是NPC 重生妲己:開局斬了封神榜 青藍染:八零小日 球神從被動技能開始 假嫡女重生想搶婚?再嫁你也得下跪 讀檔重來,四歲奶團被全皇朝團寵了 吞沒[京圈] 世界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