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南海觀音的傳說_中國野史大甩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中國野史大甩賣 > 第37章 南海觀音的傳說

第37章 南海觀音的傳說(1 / 1)

在四川漢源流傳著一個神奇的故事,1994年,四川司機代萬山患肺癌去世,其妻李春秀一路禱念觀音菩薩,屍體在車廂中停放十三小時後竟死而複生。他回憶昏迷時,聞空中有人呼其名,醒來癌細胞已消失無蹤。故事的真實性筆者無從考證,但是如果各位有興趣搜索一下“代萬山”,真的能找到相關信息,我們不管它真假,這最起碼說明了一個事實,就是直到科學技術發達的當代,仍然有很多人信奉觀音菩薩,這一章,我們就來說一說,觀音菩薩的故事:

在兩千多年前的佛教典籍裡。那時還沒有“觀音”這個名字,佛經中稱他為“觀世音”——意為“觀照世間眾生聲音而救度”,後來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才簡化為“觀音”。

在《悲華經》裡,記載著觀音最初的“願力之源”:久遠以前,西方有位轉輪王叫無諍念,他的長子“不眴”意為“不瞬目”,象征專注慈悲),在寶藏佛麵前立下大誓:“隻要有眾生遭遇恐懼、痛苦,哪怕隻念我的名字,我必立刻尋聲救他,若做不到,我絕不成佛。”寶藏佛被這悲心打動,賜他“觀世音”之名,還預言他未來會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但觀世音看著世間眾生仍在苦難中掙紮,便放棄了即刻成佛的機會,選擇以“菩薩”的身份留在人間,這就是“倒駕慈航”的由來——像航船逆流返回,隻為接渡更多落水的人。

到了魏晉南北朝,佛教傳入中國,《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被廣泛傳播,經文中詳細講了觀音的“救苦能力”:遇到大火會讓火焰熄滅,落入大水能讓人漂到岸邊,被壞人追殺時刀杖會自動折斷。這些貼近生活的“救難故事”,讓觀音從佛經裡的抽象形象,變成了老百姓能依賴的“保護者”,信仰也從僧人階層慢慢傳到了民間。

最初的觀音形象,在印度佛經和早期造像裡多是“男相”——身披袈裟,手持蓮花,像一位莊重的修行者。但隨著信仰在中國傳播,人們開始把本土的善良形象融入進去,慢慢變成了後來大家熟悉的“女相”。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妙善公主”的傳說,讓觀音的“慈悲”之外又多了一層“孝心”。

傳說漢地妙莊國有位三公主妙善,出生時宮裡飄了七天異香,王後還夢見月亮鑽進了懷裡。她從小就不愛穿華麗的衣服,總把點心分給流浪的貓狗,甚至會為受傷的螞蟻包紮。到了出嫁的年紀,國王要她嫁給鄰國太子,她卻跪在佛前說:“我想當尼姑,幫助更多受苦的人。”國王氣得把她關在後花園,斷了她的飲食,可妙善靠晨露和野草活了下來,還有百鳥銜果子喂她;後來國王又讓人放火燒她修行的白雀寺,火海裡突然開出千葉蓮花,暴雨瞬間澆滅火焰。國王後來得了重病,醫生說需要親人的手和眼做藥引,大姐二姐都躲著不肯,妙善卻親手挖下自己的眼睛、砍下手臂,用金盤端給父王。國王病好後,抱著女兒的殘肢痛哭,這時天空飄來金光,佛陀用楊柳枝蘸著甘露灑在妙善身上,她竟長出了千手千眼——這就是“千手觀音”的由來。這個故事把“孝道”和“慈悲”結合,讓觀音更具有親和力。

現在大家都知道普陀山是觀音的“根本道場”,但這片海山能成為聖地,也是一步一步發展來的。最早的時候,普陀山叫“梅岑山”,山上全是蛇,最大的蛇王身長三十多裡,繞著山盤三圈,每年還要百姓送兩個小孩給他吃,漁民們都不敢靠近。

直到唐代,有位叫慧鍔的日本和尚,從五台山請了一尊觀音像,想坐船帶回日本。可船到梅岑山附近,突然起了大風,海浪把船推到岸邊,怎麼也開不動。慧鍔覺得這是觀音“不想走”,就把像留在山上,找村民建了座小廟,叫“不肯去觀音院”——這是普陀山第一座觀音廟,也標誌著觀音道場的開始。後來,就有了“蛇王讓地”的故事:觀音親自踏蓮來到山上,蛇王一開始不服氣,要和她鬥法,觀音說“你能繞山三圈,我就把山讓給你”。觀音施了神力,山突然變大,蛇王繞到一半就累得爬不動了,隻好趴在地上求饒,還發誓要帶著子孫當“護法天龍”。觀音又用楊柳枝一點石頭,石頭上立刻長出紫竹,葉子上的露珠掉下來變成泉水——現在普陀山的紫竹禪院,還能看到當年的紫竹石,雨後石紋裡的露珠,像撒了一把碎星星。

在唐代民間還流傳著一個故事,使觀音有了煙火氣,相傳唐代洛陽江畔常有水患,觀音化身賣魚姑娘,以“擲銀招親”的方式籌集修橋銀兩——隻要有人用銅錢擊中她,便許配終身。富商子弟們擲出的銀兩堆滿船艙,卻無一人命中。這時呂洞賓暗中施法,讓修橋的石匠韋陀一擲即中。觀音為兌現承諾,便與韋陀約定:橋成之日,便是成親之時。待洛陽橋竣工,觀音卻對韋陀說:“你我若成眷屬,如何護持眾生?不如你我麵對麵供奉,做‘對麵夫妻’,共守佛法。”從此韋陀便站在觀音左側,手持金剛杵守護道場,千年未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到了宋代,皇帝聽說普陀山的觀音很靈驗,就正式欽定這裡為“觀音道場”,還派人擴建寺廟;明清時期,山上的寺廟越來越多,香火也越來越旺,甚至有漁民說,遇到台風時隻要念“觀音菩薩”,海上就會出現紅光指引方向。新中國成立後,普陀山的寺廟得到保護,每年都有上百萬信徒來這裡朝拜,潮音洞前的“海天佛國”石刻,被無數雙手摸得發亮,成了信仰傳承的見證。

千年來,觀音的“救度”從沒停下過,除了大家熟悉的“魚籃度眾”“通天河救難”,還有很多貼近生活的故事,傳說宋代的時候,東海金沙灘有個惡霸馬二郎,帶著手下搶錢搶糧,百姓們敢怒不敢言。有一天,海邊來了個賣魚的姑娘,提著竹籃,說“誰能背出《普門品》,我就嫁給他”。馬二郎和手下為了娶姑娘,連夜背書,最後隻有馬二郎真心悔過,背會了更長的《金剛經》。可婚禮當天,姑娘突然不見了,隻留下一堆黃金骨頭。這時老和尚來告訴大家:“這是觀音菩薩來度化你們啊!”馬二郎又羞又愧,從此帶著手下修橋鋪路,金沙灘也變成了太平村。

現在的普陀山,不僅是信徒的聖地,還成了文化傳承的地方。每年穀雨前後,山上會舉辦“觀音文化節”,有人來祈福,有人來聽佛經講座。人們信仰的與其說是觀音,更不如送是信仰的慈悲濟世的善念。

喜歡中國野史大甩賣請大家收藏:()中國野史大甩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鐵血殘明之南洋崛起 恐怖直播:噓,有人在看你 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藍星劍皇 大唐:上任京州尹,皇帝求我貪贓枉法? 穿到大秦當神醫,建立千年世家 山花寂寥 在生存遊戲裡總被誤認為是NPC 重生妲己:開局斬了封神榜 青藍染:八零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