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烽煙卷土塵,溫侯驍勇冠三軍。
赤兔踏殘中原路,可惜無謀誤此身。
列位,這一章咱們要說的這位人物,那可是東漢末年響當當的一條好漢——不是彆人,正是有著“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稱的呂奉先。
東漢末年,桓靈二帝在位的時候,朝廷就沒安生過。宦官專權,十常侍把持朝政,賣官鬻爵;外戚也不閒著,跟宦官爭權奪利,你方唱罷我登場。朝堂上亂成一鍋粥,底下的老百姓可就遭了殃,苛捐雜稅壓得人喘不過氣,再加上天災不斷,地裡的莊稼收不上來,餓殍遍野,民不聊生。後來終於熬不住了,張角兄弟領著黃巾軍揭竿而起,喊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一下子就席卷了大半個天下。
朝廷雖說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黃巾之亂給鎮壓下去了,可這東漢的江山,也算是被折騰得差不多了。各地的州牧、太守,借著平叛的由頭,都掌握了兵權,成了一方諸侯。他們名義上是朝廷的官,實際上早就不聽調遣了,你搶我的地盤,我奪你的城池,互相攻伐,天下就這麼徹底亂了套。
呂布,史料上沒明說他具體是哪年生的,隻知道他是並州九原郡人,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包頭一帶。那地方在當時靠近匈奴,民風彪悍,常年跟外族打交道,所以當地人從小就練騎射、習武藝,呂布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後漢書》裡說他“善騎射,力過人,號為飛將”,您想啊,能稱得上“飛將”的,那身手能差得了嗎?當年漢武帝時候的李廣,就因為驍勇善戰,被叫做“飛將軍”,呂布能得這麼個稱號,可見他的武力在當時是公認的頂尖。
呂布早年的時候,在並州刺史丁原手下當差。丁原這個人,對呂布還算不錯,知道他武藝高強,就把他提拔成自己的主簿,還認他做了義子,倆人表麵上看著挺親近。可那時候天下大亂,丁原手裡有兵,自然也成了彆人拉攏或者算計的對象。而第一個盯上丁原和呂布的,就是那個後來禍亂朝綱的董卓。
董卓原本是涼州的軍閥,趁著黃巾之亂和宦官專權的機會,帶著大軍進了洛陽。這董卓為人殘暴,野心極大,進了洛陽之後,就廢了少帝劉辯,立了陳留王劉協當皇帝,也就是後來的漢獻帝。他自己則當了相國,把持了朝政,動不動就濫殺無辜,朝廷裡的大臣們個個敢怒不敢言。
可董卓也有個顧慮,就是丁原。丁原當時是執金吾,手裡有一支精銳的並州軍,而且丁原對董卓的所作所為很不滿,經常跟他對著乾。董卓想除掉丁原,可又怕丁原手下的呂布,知道呂布武藝超群,不好對付。這時候,董卓身邊有個謀士給他出了個主意:“呂布是個重利之人,丁原雖然待他不薄,可隻要咱們用足夠的好處去拉攏他,他肯定會動心。”
董卓一聽,覺得這主意不錯,就派人去見呂布,許了他高官厚祿,還送了他一匹天下無雙的好馬——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赤兔馬。那赤兔馬,渾身上下像火炭一樣紅,沒有一根雜毛,日行千裡,夜走八百,尋常馬匹跟它比起來,那簡直就是土狗見了猛虎。呂布本就是個愛馬之人,一見這赤兔馬,眼睛都直了,再加上董卓許諾給他中郎將的官職,還有無數的金銀珠寶,他心裡就開始動搖了。
一邊是待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義父丁原,一邊是能讓自己一步登天的榮華富貴,呂布思來想去,最終還是選擇了後者。當天夜裡,他就提著丁原的人頭,去見了董卓,還當場認董卓做了新的義父。董卓見呂布果然投靠了自己,高興得不得了,立刻任命他為騎都尉,後來又升為中郎將,封都亭侯,對他極為信任,出入都讓呂布跟著,把他當成了自己的貼身護衛。
這一下,呂布算是背上了“弑主求榮”的名聲。可他自己當時可能沒覺得有啥不對,在他眼裡,亂世之中,有武藝、有權力才是根本,所謂的道義,在利益麵前根本不值一提。可他沒想到,這隻是他反複無常的開始,也注定了他後來的結局。
董卓得了呂布之後,更是肆無忌憚,在洛陽城裡胡作非為,不僅搶奪百姓的財物,還奸淫宮女嬪妃,甚至把已經下葬的漢靈帝的陵墓都給挖了,把裡麵的陪葬品洗劫一空。朝廷裡的大臣們忍無可忍,紛紛暗中謀劃,想要除掉董卓。其中,司徒王允就是其中的一個。
王允知道,董卓身邊有呂布護衛,想要殺董卓,必須先拉攏呂布。他私下裡找呂布談話,一開始還不敢直接提殺董卓的事,隻是旁敲側擊地跟呂布聊起董卓的殘暴。聊著聊著,呂布自己也忍不住抱怨起來,說董卓這個人脾氣暴躁,上次因為一點小事,就拿起手戟朝他扔過來,要不是他躲得快,早就沒命了。
王允一聽,機會來了,就趁機對呂布說:“董卓殘暴不仁,天下人都想殺他,你要是能除掉他,不僅能報了自己的險遭不測之仇,還能救天下蒼生於水火,到時候你就是再造漢室的功臣,名留青史啊!”呂布一開始還有點猶豫,說:“可我跟他是義父義子的關係,殺了他,會不會被人罵我不忠不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允笑了笑,說:“你本來是丁原的義子,後來投靠了董卓,這義父本就不是親生的。再說了,董卓對你根本沒有父子之情,他上次能動手殺你,你還有什麼可顧忌的?再說,你姓呂,他姓董,本來就不是一家人,哪來的父子情義?”
呂布被王允這麼一勸,徹底下定了決心。公元192年四月,董卓要去未央殿參加皇帝的朝會,呂布事先安排了十幾個心腹勇士,穿著宮廷侍衛的衣服,埋伏在未央殿的側門裡。等董卓的車馬一到,埋伏的人立刻衝了出來,舉刀就砍。董卓嚇得趕緊喊:“吾兒奉先何在?”他以為呂布會來救他,可沒想到,呂布從後麵走了出來,手裡拿著詔書,大聲說:“奉詔討賊!”
董卓這才明白,自己是被呂布給賣了,氣得破口大罵,可已經晚了。呂布手起戟落,一下子就把董卓的腦袋砍了下來。消息傳出去,洛陽城裡的老百姓都高興得不得了,紛紛走上街頭,唱歌跳舞,慶祝董卓的滅亡。呂布也因為誅殺董卓有功,被封為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一下子成了朝廷裡的大紅人,風頭無兩。
可好景不長,董卓雖然死了,他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還在。這些人原本想逃回老家涼州,可後來聽了謀士賈詡的建議,覺得與其逃跑,不如率軍殺回洛陽,為董卓報仇。於是,李傕、郭汜就帶著幾萬涼州兵,日夜兼程地往洛陽趕。
呂布當時雖然名義上掌握著洛陽的兵權,但他自己也沒什麼領兵打仗的大謀略,隻是憑著個人勇武。雙方在洛陽城外一場大戰,呂布雖然勇猛,殺了不少涼州兵,可架不住對方人多勢眾,再加上有些士兵臨陣倒戈,最終還是敗了。
沒辦法,呂布隻好帶著幾百個親信,逃出了洛陽。這一逃,他就成了無家可歸的軍閥,隻能四處投靠彆人。他先是想去投袁術,可袁術覺得呂布反複無常,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又殺了董卓,不是個可靠的人,就拒絕了他。呂布沒辦法,又去投袁紹。
袁紹一開始倒是收留了呂布,還讓他跟著自己去打張燕的黑山軍。張燕的黑山軍有十幾萬人,戰鬥力不弱,袁紹打了好幾次都沒打贏。可呂布一到,情況就不一樣了。呂布騎著赤兔馬,帶著幾十個精銳騎兵,衝進黑山軍的陣裡,左衝右突,殺了敵人就回來,一天能來回好幾次。黑山軍的人見呂布這麼勇猛,都嚇得不敢跟他交手。袁紹借著呂布的勢頭,終於打敗了張燕。
可打完仗之後,袁紹又開始忌憚呂布了。他覺得呂布這個人太能打了,而且手下的騎兵也很精銳,要是留著他,遲早是個禍害。於是,袁紹就暗中派人,想在夜裡把呂布給殺了。呂布也不傻,他察覺到了袁紹的殺意,就趁著夜色,帶著自己的人偷偷跑了。袁紹知道後,還派人去追,可那些追兵都怕呂布的勇武,沒人敢真的靠近他,呂布就這麼逃過了一劫。
從袁紹那裡逃出來之後,呂布又輾轉投了幾個地方,可都沒待多久。直到公元194年,曹操率領大軍去攻打徐州的陶謙,兗州內部空虛,這時候,曹操的部下陳宮和張邈,因為對曹操不滿,就想找個人來取代曹操,占據兗州。他們想來想去,覺得呂布武藝高強,又有一定的名氣,是個合適的人選,就派人去請呂布,想讓他來當兗州牧。
呂布一聽,有這麼好的事,立刻就答應了,帶著自己的人馬進駐了兗州,還占據了兗州的重鎮濮陽。曹操在徐州聽說自己的老巢被呂布占了,嚇得趕緊撤軍回援。就這樣,呂布和曹操迎來了他們第一次正麵交鋒——濮陽之戰。
曹操回軍之後,立刻就率軍包圍了濮陽。可呂布也不是好惹的,他知道曹操的軍隊戰鬥力強,就親自率軍出戰。兩軍對陣的時候,呂布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棉百花袍,身披獸麵吞頭連環鎧,腰係勒甲玲瓏獅蠻帶,胯下赤兔馬,手持方天畫戟,往陣前一站,那氣勢,嚇得曹軍將士都不敢抬頭。
曹操手下有個叫典韋的大將,也是個勇猛無比的人,他見呂布如此囂張,就提著雙戟衝了上去。可呂布一點都不怵,揮舞著方天畫戟,跟典韋打了起來。兩人你來我往,打了幾十個回合,都沒分出勝負。曹操怕典韋有閃失,就派了許褚、夏侯淵、夏侯惇等幾員大將一起上去圍攻呂布。可即便如此,呂布還是應付自如,打了一會兒,見不能取勝,就騎著赤兔馬,一溜煙地跑回了城裡。
呂布不僅個人勇武,他手下的騎兵也很厲害。有一次,曹操率軍攻城,呂布親自帶著一支精銳騎兵,從城北門衝出來,繞到曹軍的背後,發起突襲。曹軍沒防備,一下子就亂了套,士兵們四處逃竄,曹操自己也差點被呂布抓住。多虧了手下的大將拚死保護,曹操才趁著混亂,換了一身衣服,混在士兵裡逃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