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皇帝如此明顯野望,皇族先不論,蕭,伽藍,拓拔三部怎麼會甘願聽從皇帝調遣,而不與其他四部一般投向太後與皇帝抗爭?畢竟涉及到部族興亡。
答案很簡單,唯利益和手段而已。
一手刀鋒,一手利益。
八百萬部眾,八十萬兵馬,試問,七部聯合後就算百萬兵,皇帝又如懼?
鹿死誰手尚不一定,皇帝敢試,七部真敢聯合?那些跟隨在七部麾下的中小部族也敢賭?
真到了皇帝危機之時,恐怕太後不得不幫皇帝,畢竟是親母子,皇帝若死,太後何存?
大義在皇族,優勢在皇帝,如何鬥?
特彆是太後嫡次子,南院大王耶律德光南下被安陽囚禁後,太後與皇帝之爭迅速落敗,這其中不乏太後的退讓結果。
而讓蕭,伽藍,拓拔對皇帝言聽計從,除了軍力震懾,聯姻外,更多的是利益手段。
畢竟此三族一直與皇帝交好,皇帝再以利許之,三族不得不從。
何利?
比如,部族雖會消亡,但部眾猶在,沒了大汗,可以有分封王!
也僅僅是少了追隨的中小部族留了本部,少了兵馬而並非失去兵權,少了牛羊並非沒有牛羊,換來的是世襲罔替,換來的是族存人在!
再許諾,若是一統北蒼後,攻下中原,亦或黎瑟,分封大片土地,重立汗國!
如此手段,安陽都信手拈來,北蒼皇帝與鐵麵智者就更不在話下了。
至於三族是不是真心言聽計從,隻有三族知道;至於皇帝是不是暫時穩住三族,隻有皇帝知道了!
安陽如是想到,上次北蒼全麵南下進犯,大多數都是此三部之兵,這裡麵未嘗沒有皇帝借機削弱三部實力的意思!
總歸皇帝將三族綁在其船上了,但另外四族卻是出現了激烈的反抗…
述律部本身便是北蒼的智囊著稱,鐵麵智者出現才替代了述律部,當初支持皇帝繼位看的是太後麵子,如今皇帝為了權力居然連母族都要滅掉,自然引起了眾怒!
慕容,完顏兩部本身便鎮守極北之地,對皇族的威嚴並非太過在乎,皇帝此舉也必然會讓兩族憤恨,引起反抗不足為奇。
扶餘部一直在北蒼東北境,不遺餘力的吞並東北部眾,就連僅次於八部的金部都被其吞並,可見其野心不小,更加不會理會皇帝。
聽董季的意思,如今皇帝終於再次對四部露出了獠牙…
皇帝借雪災之機,強令四部出兵南下,不僅可以劫掠糧草,削弱他安陽燕國的實力,也為了削弱四部的兵馬!
一石三鳥,好打算!
想到如此,安陽眼睛微眯。
“不愧是貴國皇帝和鐵麵智者,端是好打算,一場雪災都能被其用成天時之機,我看你們早晚會被貴國皇帝給吞掉…”
“董兄,既如此,還是京城大朝會的話,不如來我燕國,你我兄弟共謀大業,如何!”
北蒼越亂越好,董季越是如此說,安陽越是高興,明知董季會拒絕,仍舊不忘挑撥一番,在慕容完顏兩部麵前拱一拱北蒼皇帝的火,順帶惡心一番董季。
董季苦澀一笑,“老弟說笑了…”
“不過我朝陛下令我等出兵,並非僅僅是雪災,還有一因與老弟有關…渤州王羨之曾請求過我朝皇帝出兵!”
“其言明老弟在渤州鏖戰,雲薊後方必然兵力不足,我朝出兵驟然偷襲下,雲薊大部疆土必將易手!”
安陽聞言一陣愕然,嘴角微抽,他才惡心一番董季,沒成想,董季反手惡心回來了,吃不得半點虧。
不過倒是對董季的話是相信的,沒想到王羨之老賊再次通外敵,居然想借北蒼出兵攻雲薊來解他之危。
“嗬嗬,王賊倒是好打算!可惜,老賊終究棋差一招晚了一步,還是避免不了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