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馬昭三策,吳淞教子
“右相還有三策?請言之。”
馬昭思慮片刻再道:“大王,臣第一策,為招降離間之策,渤州第五氏尚在安陽麾下…”
“招降離間?”吳淞問道:“本王沒記錯這是兩策吧?”
馬昭搖頭道,“是兩計,但為一策。”
“第五氏投燕國,兵權仍在,尚有萬餘兵馬,隻需遣一人暗中接觸,資助其錢糧兵甲,隻要其答應,日後我軍若攻高陽之時起兵呼應,事成之後高陽郡歸其所有!”
“至於何時攻高陽郡,視我軍攻襄州的情況而定,此為招降計,但若第五氏不為所動,便是離間之計…”
範無咎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忽而笑道:
“好策。關鍵在於我軍隻要派人接觸了,此計便成了,對否?”
馬昭笑著點點頭。
“若第五氏不為我軍招降所動,僅需在合適的時機再派一人接觸,完成死間之計,讓燕軍知曉便成,如此第五氏有口難辯,不反也得反…”
吳淞笑著點頭,“給安陽放隨時咬人的毒蛇,何時讓其蘇醒在本王這個養蛇人,好計策!另外兩策右相快快道來。”
馬昭口乾舌燥,懊悔多嘴提了三策,看向吳淞的目光有些幽怨,隻能繼續說道:
“臣第二策為,合縱抗燕。”
“燕軍一旦南下攻略,對中州皇帝亦或是寧州寧王皆是生死之戰,稍有不慎便兵敗身死,這對叔侄麾下必然有能人看得到,唯有聯盟抗燕,臣猜測,這對叔侄必有一方主動求盟…”
“既如此,我越州便主動湊上去,三方結盟合力抗燕,想必中州皇帝再不喜大王,在生死麵前亦得低頭,甚至我軍當可遣使劍州,說服其聯盟,四方聯盟抗燕…”
“如此一來,隻要盟成,燕軍南下任何一州,我四方皆主動攻伐燕地,燕國再勢大,兵馬再多,也將疲於奔命,若時機成熟,我四方合力攻燕,未嘗不能滅燕!”
吳淞聽完頓時哈哈大笑。
“此策乃上上策,劍,寧,中,越四方聯盟合力抗燕,燕軍優勢蕩然無存,攻守逆轉!”
範無咎適時插話道
“四方抗燕之時,四方諸侯尚可派遣暗探招降燕軍麾下將校,若能招降最好不過,若不能亦可擾亂其軍心,甚至暗殺皆可!”
“善!善!善!”吳淞咧嘴大笑,指著範無咎道“無咎,幾十年風采未改,本王喜歡!”
眾文武頓時低頭憋笑,馬昭則是直接笑出聲,範無咎麵皮抽搐,苦笑一聲,這個大王也是風采依舊,一高興就容易說出不合時宜的話。
“右相,第三策快快道來…”吳淞道。
馬昭卻沒有立刻說出來,而是思慮了片刻,最終說了出來,“臣第三策,再現一次刺秦案,不,刺燕案!”
吳淞立刻想到了十年前的刺秦案,中州皇帝在他們的推波助瀾下,聯絡天下高手入涼刺秦。
“刺秦,刺燕?本王怎麼沒有想到此策呢?好策,好策!哈哈哈…”
…
朝議結束,吳淞便連下幾道軍令。
第一道,以尚在襄州章安郡統兵攻襄的胡忠靖為帥,令其統領麾下五萬兵馬出章安郡北攻丹陽郡…
第二道,遣郭壯圖,王屏藩,齊永興三將領兵十萬,八萬越州軍,兩萬瀛洲奴軍,越州出鹽田郡西進,夾擊襄州丹陽郡。
第三道,同時遣其嫡長子吳永桂領兵兩萬,一萬越州軍一萬瀛洲奴軍,入章安郡西擊紅巾軍占據的龍泉郡,以拖住紅巾軍…
第四道,令渤州夏國章不得主動掀起與燕軍大戰,等候軍令,並伺機招攬高世番麾下兵馬,同時遣暗探入高陽郡暗中接觸第五氏…
並立刻安排範無咎及馬昭派遣使團出使中州,寧州,劍州,議結盟之事…
下完軍令後,吳淞吳永桂父子倆帶著親衛便出了城。
“父王,如此一來,越州可就無多少兵鎮守了,兒臣有些擔心…”
出了城,吳永桂終是沒有忍住說道。
夏國章,王福臣,馬本深領七萬陸軍,一萬水軍在渤州;故忠靖領五萬陸軍在襄州章安郡…
而今,郭壯圖,王屏藩,齊永興將要領八萬越州軍,兩萬瀛洲奴軍入襄州;他自己也要領一萬陸軍,兩萬奴軍入襄州…
尚有,嶽得節領陸軍一萬,水軍兩萬,奴軍三萬,鎮壓在海外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