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不說這個,眼下局勢如何?”
安陽遠眺看向城外。
大批穆軍正返回密密麻麻排列的穆軍中。
“穆軍攻城不久,眼下我軍已打退第一波攻城!”
說著,龐元指著城外再道
“城外攻城乃寅去疾之兵馬,西城那邊乃顧青衣之兩萬兵馬。”
“由臣領尉遲漢一營玄甲軍鎮守此北城,朱邪將軍領於進一營玄甲軍鎮守西城,兩邊皆有這些時日招募的千餘新卒做預備隊,燕平山領天淵明衛傳遞戰況!”
安陽點點頭,麵色微沉,指了指城外
“顧青衣,寅去疾決心不小!”
“這是打算長期圍困孤,想憑借這七萬兵馬,讓這座鄉寧城成為孤的埋骨之地!”
寅去疾麾下有五萬之眾,他仔細數了數城外排列之數,攻城兵馬才三萬餘。
不用多想,剩餘兩萬兵馬想必用來截斷他之退路,攔截雲州再有兵馬南下馳援。
而顧青衣寅去疾寧願重兵圍城,也沒有借他出城會晤之際,引重兵圍殺他,並非不想,實非不能。
一則是大軍行進太過明顯,顧青衣必定猜測到他有所準備,隻要斥候探得消息,他得知後,必定會以親衛掩護,在幾千騎兵護送下二十裡地,回城不會很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二則,若實在無法回城,他猜測顧青衣必會擔心他趁機獨自一人舍棄鄉寧,或潛回雲州,或會合高敬瑭大軍。
這兩者都不是顧青衣想看到的,七萬大軍轟轟烈烈所來,若僅僅隻為近兩萬燕軍,逃了他安陽,對整個中州大局於事無補。
所以,顧青衣寧願以身犯險,以少量兵馬潛伏,爭取在涼亭做到對他一擊必殺,而以重兵圍城。
龐元聞言點點頭,他自然明白安陽言外之意,他說道
“鄉寧城內,算上玄甲軍,近些時日招募的新卒三千,後勤軍一營,新組建的巡防曲,我軍守城兵馬兩萬之眾…”
“城內囤積有三月之糧,憑借這郡城堅固,堅守三月不成問題!”
安陽點點頭“敵眾我寡,眼下也隻能堅守以待轉機。”
兩萬對七萬。
他不會自大去硬碰硬!
自領兵而起一直是以少敵眾,實屬無奈,能僥幸勝之,乃是周密分析過敵我雙方優劣勢,將士用命死戰所取得。
一年多前,在渤州能以三萬破老將邱毅五萬大軍,更是如此,蓋因邱毅麾下無騎兵,且大部為新卒…
而他雖僅有三萬兵馬,卻乃百戰老卒,且有七千餘騎兵,故而有底氣一戰而勝。
可今日不一樣。
中州穆軍七萬之眾,幾年的訓練或許不如百戰老卒,但戰力絕不可小覷,且騎兵不少。
而他身邊雖近兩萬兵馬,僅有一萬三千餘玄甲軍為百戰老卒,就算戰力無雙也難以招架七萬大軍!
若自大的想與七萬大軍硬碰硬,有顧青衣和寅去疾這兩個老將在,必敗無疑!
而,高敬瑭與顧常春兩軍三萬五千餘兵馬若想回轉救援,必要連破顧青衣安排的六萬大軍,亦是艱難異常。
鎮守雲陽郡和武勝關的吳玉,接到軍令,若率蕩寇軍出關南下,也要麵臨破寅去疾兩萬大軍…
想到這,安陽隨即問道“龐軍師可有良策供孤驅使?”
龐元糾結一番後,說道“臣有一策,醞釀多日,但…”
安陽回過頭看向龐元,“但說無妨。”
龐元沉吟片刻道
“大王,臣之策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既然顧青衣,寅去疾七萬大軍直擊大王…臣以為,武威,定疆兩軍亦可劍指洛安郡,劍指帝都皇帝!”
安陽聞言,忽而哈哈大笑。
“龐軍師所言與孤所想,不謀而合!”
“顧青衣兵擊孤王,孤便劍指皇帝!”
喜歡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