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道詔令再至,皇帝再無耐心,言道高敬瑭大軍已至山陽封縣,兵臨京畿外,並質問顧青衣想擁兵自重否?
此詔令已是殺氣騰騰,顧青衣仍舊不為所動,終於給出了詳細的思慮…
言道京城有大將軍羅崇,並有三萬大軍,據帝都雄城,帝都必將無恙,若在鄉寧擒殺安陽,則可一勞永逸保中州無恙!
寅去疾卻是歎息勸顧青衣還是算了,再抗詔下去,恐怕事未成,殺詔將至。
顧青衣怔怔出神,長歎一聲,他也沒想到皇帝居然一日一詔,累死不知多少八百裡加急兵卒和戰馬,就為詔他回京。
再一日。
第七道詔令接連而至。
皇帝憤言,你顧青衣這是拿朕的命在賭,朕若有失,殺燕主又有何意義?再言,京畿不容不有失,帝都不容有失,望以大局為重!
顧青衣歎了一口氣,他已有些鬆動,畢竟連抗了七道詔令了,皇帝說的也有道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高敬瑭真的破了帝都,拿下安陽還有何意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仍舊糾結萬分再推脫回複,他已與寅去疾製定好方略,不日將攻燕軍援軍,一旦拿下燕軍援軍,鄉寧城內必將不日可破。
再一日。
第八道詔令至,詔令上皇帝語氣冰冷。
先是質問顧青衣,若攻不下燕軍反敗於燕軍,屆時大軍尚留幾何?山陽一郡已折損八萬大軍,若鄉寧再折七萬大軍,中州必失…
此等後果你顧青衣承受不起,為臣者何以敢替君做主?
再質問,你顧青衣如此行事,拿朕與燕主兌子,朕貴為天子,其生死已為臣所握,到底朕為君還是你為君?
詔令最後告之,若再不回師,誅九族!
滿詔誅心之言猶在耳邊,殺意已躍出詔書。
顧青衣滿臉苦澀,他動搖了,於皇帝而言,此詔之言是對的,他不遵詔就是逆臣,就算打贏了燕軍,拿下了安陽,皇帝事後殺了他,青史也不會讚言他。
不過,他真的不甘心,七萬大軍對城內外近四萬燕軍,就算他不戰而拖,拖也會拖贏戰局,安陽跑不了!
一想到於此,顧青衣咬牙回複,請皇帝相信他最後一回,待他拿下安陽,解中州之危後,任由其處置,還望皇帝饒過顧氏。
寅去疾隻是看著顧青衣不說話,他勸不動這位仁兄。
顧青衣在賭,他賭皇帝或許會忌憚他領兵在外,詔令隻是氣話,不會拿他九族如何!
但他賭錯了…
第九日。
第九道詔令至,要求顧青衣與寅去疾兩人接詔,滿詔殺氣騰騰。
詔令褫奪顧青衣所有爵位官職,鄉寧郡內所有大軍均由寅去疾節製,要求寅去疾捉拿顧青衣父子二人即刻斬首,顧氏九族不日皆斬!
顧青衣滿臉苦澀,滿臉蒼白,望著案牘旁的八道詔書怔怔出神。
顧平君則是一臉呆滯,不知在想什麼。
寅去疾拿著第九道詔書,他並沒有立刻派人拿下顧青衣,而是長歎一口氣,臉色一變再變,心中天人交戰。
沉默了許久,寅去疾似乎下定決心一般,沙啞的聲音問了一句
“顧帥,此戰可有把握?”
顧青衣忽而轉身看向寅去疾,瞪大了眼睛,而後滿臉歉意,問出了他接第一道詔令時,寅去疾問他的話,“值得嗎?”
寅去疾糾結之色儘去,長歎一聲,“時也命也,就問顧帥一句,此戰可有把握?”
顧青衣答道“若按你我方略行事,六成把握!”
寅去疾微微一愣,隨即點點頭,再問“若勝,可有把握幾日拿下鄉寧城?”
顧青衣沉吟片刻,道
“隻要戰勝這兩萬援軍,我軍折損在兩萬左右,鄉寧城內預計糧草不多,若間隔不斷攻城,可在十日左右拿下鄉寧!”
寅去疾聽完,將第九道詔令拍在案牘上,大聲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乾了!”
“隻要我不拿下你父子,陛下必知我也已抗詔,你我手握七萬兵馬在外,陛下必短時間不敢斬殺你我九族,但時間不會太長…”
說著,朝顧青衣甲胄重重一拳
“我之家眷九族可就交到你手上了!”
喜歡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