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州襄樂郡大戰就此爆發。
李政的龍雀衛近十來年少有征戰,但絕對是無敵的勁旅,天下皆知。
李政曾經對安陽說過,他身邊若隻有三千龍雀衛想要殺他至少要有三倍以上的精銳之師方有機會。
而安陽的親衛軍更不用說,乃幾十萬兵馬中優中選優的精銳,雖戰績不顯,但能作為征伐沙場的燕王親軍,其凶悍毋庸置疑...
且兩部大部分皆是騎兵,此等精銳其攻勢絕不是一般大軍能擋住的。
雷罡自然深知這一點,他絕不會傻到與燕軍野戰,與兩萬精銳騎兵野戰,那是送死。
所以在收到王南生與冉慶之的已飛速馳援的快馬傳書後,他便信心滿滿的率大軍據城而守,他想看看他三萬大軍守城,燕軍騎兵下馬如何破他?
隻要拖住兩人率大軍到來,便是燕軍的末日!
李政行至半路聽聞雷罡據城而守,淡淡一笑對李褚戲言,讓其為先鋒揍雷罡的機會沒了,但他卻是半點不意外雷罡的舉動,孰不知他要的便是雷罡據城而守。
雷罡、王南生與冉慶之總有一方必要固城而守,若他攻冉慶之,雷罡必尾隨野戰,若他攻雷罡,冉慶之則會尾隨野戰,如此,他為何不攻雷罡,而選擇與冉慶之野戰?
他的最終目的是滅冉慶之而已。
他算定了冉慶之不敢不馳援雷罡,冉慶之沒得選。
至於與冉慶之與王南生的五萬大軍野戰兵力不足他卻不擔心,兩萬精騎與少量騎兵的五萬步卒野戰,他會怕嗎?
李政率大軍不緩不急的兵臨城下,沒有任何動員,攻城器械準備完畢後,李政大手一揮,高忠秦的一萬七千大軍開始攻城。
高忠秦調教了半年的定遠軍帶著幾分凶狠之色完全無懼傷亡的攻城,但一連兩日皆無果,定遠軍傷亡近五千。
如此情況,李政並未下令暫緩攻城休整,而是毫不在乎傷亡,淡漠的看著城池上下滿地的屍體,要求攻城繼續。
直到第三日,王南生與冉慶之的大軍尾至,李政眉頭一挑,眼中滿是寒光...
李政下令高忠秦帶著定遠軍陳兵城下不再攻城,而是要求全軍就算全部戰死也要攔住雷罡率兵出城...
而他則親率龍雀衛與安陽的親衛軍兩萬騎兵,殺向王南生與冉慶之的五萬大軍!
萬騎奔騰,黑甲寒陽,旌旗蔽日,長槍破天,兩萬精騎蓄勢待發。
兩軍陣前,李政隨意的坐在戰馬之上,看了一眼冉慶之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而後目光先落在王南生身上,聲音不大,卻讓兩人聽的異常清楚
“慶之叛孤,想必你也在推波助瀾,你叛孤又是所圖何為?莫非元昭義給的,孤不能給?”
王南生在馬上朝李政抱拳,淡淡道“大王與燕王之燕國文臣如雲,武將如雨,不缺南生這個無名之卒...”
“南生有個理想,想會天下名將名帥,自然也包括燕國諸多名將,當然,若有可能,南生也想看一看我與大王差距幾何。”
“哦?想做秦王第二?”
李政聽懂了王南生的野望,忽而哈哈大笑幾聲,“雛鵬藏誌欲上九霄,好誌氣!隻是孤今日已架弓弩,能否展翅同風起就看你的造化了。”
王南生眼中是藏不住的濃濃戰意,“必不會讓秦王失望!”
李政淡淡一笑,看向冉慶之,“他如此自信,那你有把握勝孤嗎?”
“沒把握。”
冉慶之滿臉苦澀,且不論安陽的親衛軍,單是跟隨李政征戰天下數十載,他便深知這一萬龍雀衛的恐怖。
若論實力,此一萬龍雀衛比不得那些在青史中有名的精銳,但若論及不畏生死,龍雀衛必為天下翹楚,這才是龍雀衛名揚天下的原因。
李政隨意的瞥了一眼王南生,仿佛在說不知天高地厚,王南生臉色頓時微沉,李政對冉慶之道“還算有自知之明,可有後悔?”
冉慶之苦澀一笑,“覆水難收,再言後悔已無任何意義,老臣知道大王自是不會放過我的。”
李政淡然一笑,“嗯,果然懂孤,孤給你個機會,你之麾下至少有一萬五千餘燕國兒郎,他們家人大部分皆在燕國,讓他們放下武器回燕,孤可以不屠戮他們,也算你贖罪了!”
“妄想!”
此話一出,冉慶之尚在思慮中,王南生卻是臉色為之一變,喝了一聲,而後對冉慶之道“冉帥,千萬不可聽他之言,他這是虛張聲勢!”
李政沒有理會王南生的話語,而是隨意的看著冉慶之,再問了一句“如何?”
冉慶之沉吟片刻,臉上的神情一變再變,終於,他沉聲吐了一句“開戰吧!”
李政忽而臉色一冷,眼中已經滿是殺意,他再看了看兩人,一言不發的打馬在親衛的簇擁下返回陣中。
隨即對李褚、李薊冷聲下令“大開殺戒,但有站立者,不為勝!攻!”
地動山搖,旌旗蔽日,近兩萬騎兵如潮汐一般翻湧奔騰,直衝冉慶之與王南生五萬大軍...
王南生自然見識過騎兵的恐怖,但此戰也終於算是見識到了龍雀衛與安陽親衛軍的凶悍,也終於知道李政如此有底氣的原因。
他本以為他操練的兵馬已經算得上精銳,甚至一度引以為傲,但在燕軍兩萬騎兵的衝鋒下,卻如秋風下的落葉。
但不得不說王南生確實有名帥之資,指揮若定的穩住了陣型,而後調整陣型,憑借兩萬兵力讓龍雀衛及親衛軍騎兵損失不少...
反觀冉慶之的三萬兵馬剛開始尚能穩住陣型不斷絞殺燕騎,但沒有多久,三萬兵馬便搖搖欲墜...
而據城而守的雷罡在城牆之上抬眼遠眺,城下是黑壓壓嚴陣以待準備出城的甲士,模糊的看著天際塵土飛揚,下令全軍殺出城...
雷罡以為高忠秦的一萬餘兵馬連日攻城不克,士氣定會低落,他兩萬六千大軍定會一舉擊潰其兵馬,但一交戰,他便知道,他有些一廂情願了!
高忠秦的冷峻是內斂的,承於武威軍的風格,讓他早已將定遠軍刻上了武威軍的瘋狂。
兩萬餘兵馬硬是止步於城下,並隨著時間推移,隱隱被定遠軍壓製...
喜歡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