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遲,所有的作案工具和用品,都是在明泉準備好的。他們早已做好各種預案,無需再去購買。
次日下午,張長江帶著生子、三兒和另一名打手,與小華一同來到學校不遠處。
他們沒有使用陳領的人,這種事情,還是找熟悉的、有經驗的人更為妥當。那些沒有做過這種勾當的人,光是心理這一關,就很難過得去!
許多人平日裡看似膽大,可一旦真正要做違法的事,尤其是天還不黑,他們就會緊張得不行,要麼尿褲子,要麼兩腿打顫。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張長江根本不敢用外人,還是選擇了自己信得過的人。
他指揮將車停在一個轉彎處,拉開車門,小華與張長江,一前一後下了車,然後朝著校門口走去。
晚上,隻有走讀生,學生人數不多,大門也無需打開。大家都從傳達室邊上的小便門進出。
此時,已經七點二十,學生們要到七點半開始自習。正是人多的時候,大家都在擁擠著往裡走。
小華伸頭看了一眼,隻見看門的大爺,麵前又是一堆小藥瓶,正在仔細地往塑料小盒裡數著藥片。
她看似不經意地攏了一下秀發,向身後的張長江,發出了信號。
張長江站在門把邊,將學生們的道路讓出來,舉著手向傳達室的大爺喊道:“大爺,請出來一下,我有點事想請教。”
大爺放下藥瓶,從窗子探出頭來:“同誌,是叫我嗎?”
張長江點點頭:“大爺,我想問問您,孩子轉學的事情。”
學生們吵吵嚷嚷地往裡擠,張長江的話,很難聽清,老人隻好貼著牆根走了出來。
就在這時,小華迅速從玻璃窗伸進手,將兩片安眠藥放進了塑料小盒。順手,她又取回了兩片藥。
學生忙著上課,也沒有人關注。
此時沒有膠囊,隻有黃白藥片,看上去,都差不多。若不仔細分辨,根本難以區分。
“大爺,我想把孩子轉到咱們三十六中,該怎麼辦理手續呢?我之前沒辦過。”張長江一臉認真地問道。
他身材瘦小,戴著一副近視鏡。雖有些尖嘴猴腮,但因本身消瘦,反倒顯得有些斯文。
大爺回答道:“我是退休後,過來找點事情做的,學校的事兒我不太清楚。你明天上班後,過來找領導問問吧!”
張長江見小華向裡走去,知道事情已經辦妥,便不再多言。向大爺道謝後,就轉身離開了。
老爺子回來坐下,拿起保溫杯,先喝了一口水潤潤喉嚨,感覺有點涼,又拿起暖瓶,兌上開水。
喝了一口,溫度剛剛好。然後從盒子裡,倒出一部分藥片到手掌心,送進嘴裡,再端起杯子,用水衝了下去。
當他吃第二撥藥時,一位老師走過來,說道:“大爺,您吃這麼多藥啊?”
“哈哈!人老了,吃藥都吃飽了,也不用吃飯了。”老爺子笑著開了個玩笑,然後把第二撥藥又吃了下去。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小華遠遠地看了看,發現老爺子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她向外揮了揮手。這時,張長江已經把車叫了過來。
司機發動汽車,駛向大門。
大門沒鎖,隻用銷子插著,小華走過來拉開門栓,打開一扇門,麵包車就開了進來。
小華又重新將門關上,汽車悄無聲息地開進了校園。
汽車進門後,生子探身拉開車門,小華鑽進了車裡。接著,車輛緩緩駛向教職工宿舍。
車輛一直開到第三排平房,才停了下來。
小華走過去,觀察著十七號房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