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曦當著眾人的麵,再一次向首長提出了返回部隊、奔赴戰場的請求。
大家沉默了片刻,趙司令神情嚴肅地說道:“上戰場可不是兒戲,你要考慮清楚,還得經過你媽媽的同意!”
畢竟,這是關乎性命的大事,不是彆人可以輕易參與決定的,除了父母和本人,誰也不敢貿然決定!
趙建剛適時地提醒道:
“東曦,你可得想好了,先不說槍炮無眼,光是氣候環境就夠人受的了。”他把酒杯遞過來,“那裡氣候潮濕,氣溫常常高達四十度以上,還有老鼠、毒蛇、蚊子……”
他是有發言權的,趙建剛去年,參加了中越自衛反擊戰,現在才剛回來沒多久。
他們都是軍人,不用看《內參》,從公開的媒體就能了解到。
貓耳洞的氣溫,最高能達到五十度。蚊蟲叮咬,更是讓北方人苦不堪言。
戰士們曾調侃,“三個老鼠一麻袋”!被這種大老鼠、毒蛇、蠍子攻擊後,很快就會化膿流血。
蘇東曦毫不猶豫地端起杯子,一飲而儘,說道:“我知道,那裡的環境,還容易產生便秘、長體癬,食物也供應不上等等。”
他目光堅定,再次強調:“我不怕,牢房我都坐過了,還會怕環境惡劣嗎?”
的確,內心的痛苦,絲毫不比身體的痛苦遜色。
這些天來,他在警衛營,每天都看軍報。對戰場的環境,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
“你媽媽同意了嗎?”趙司令員問道。
這一問,其實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他是支持的。
於公來說,他和蘇勝利,都是軍隊的高級指揮官,他們的子女,必須要當兵。沒有其他選擇,這是他們的使命!
國家有戰事,軍人上戰場,這是理所當然的!
不能讓百姓的孩子,在前方流血犧牲。而他們這些高官的孩子,在後麵安享太平,這不公平!
對個人而言,戰場,是唯一的曆練契機。未來軍隊的中流砥柱,必須從經曆過戰爭洗禮的卓越軍人中遴選。
唯有身經百戰,才會臨陣不怯,勇於戰鬥!
作為資深軍人,陳東自然明白這些道理,也深知兒子的抱負。
然而,她身為母親,好不容易尋回一個兒子,實在不願再失去另一個兒子。
此刻,她陷入了兩難的抉擇。
見陳東沉默不語,趙司令轉頭對蘇東曦說道:“你趕緊去軍務部和直政看看,爭取儘快恢複軍籍,回到防化團。”
他口中的“直政”,全稱為司令部直屬政治部。防化團是軍區直屬部隊,乾部的管理歸屬於他們。
趙司令接著又說:“至於是否上戰場,你們回家後再統一意見。如果決定參戰,我會負責將你調至作戰部隊。”
這番話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他是支持蘇東曦奔赴戰場的。
這時,廚師端著新炒的菜肴,走了進來。
妻子鄭瑞敏說道:“老趙,快帶孩子們喝酒,就知道聊天了!”她嗔怪地看了丈夫一眼。
丈夫的話如此直白,誰能聽不出來呢?哪有支持彆人孩子去打仗的?即便關係再好,也不合適啊!
已經在參戰部隊,她無話可說,可是東曦這孩子,目前還不是軍人呢!這就讓老友孩子,一頭紮進戰場?
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隨後,趙司令員帶著孩子們開始飲酒,這個話題,便就此翻過。
接下來,公安局如何追查用香煙,毒死施懷德的凶手,已經不是陳領能夠參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