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道友的關切之意,我心領了。”拉夫·艾利還禮道。
1999年3月27日。
藍星。
ueg給出的最後的準備時限早已超過數日,但在一大堆還在運轉的電視台和軍事專家們預想中的東國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並未爆發,取而代之的是一波波看似雷聲大雨點小的戰術導彈襲擊。
這些導彈大多來自東國過去數十年的庫存,拖著橙黃色的尾焰劃破天際。然而在霓虹上空,它們遭遇了由09式作戰係統構成的、極其現代化的攔截網絡。
密集的近防炮火舌組成金屬風暴,精準的防空導彈如同獵犬般騰空而起,在蒼穹之上炸開一團團漂亮而且十分昂貴的煙花。
對於普遍配備了先進傳感器和攔截係統的日方防禦陣地而言,這種程度的導彈襲擊,效果微乎其微,更像是一種政治姿態和疲敵戰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海麵上,雙方的主力艦隊仍在謹慎地對峙當中,如同沉默的鋼鐵巨獸在迷霧中互相審視。
現在雙方艦隊都在己方的陸基防空網絡的掩護之下,艦隊輸出的火力突破艦隊和岸基防空網絡掩護是幾乎不可能的。
誰先貿然動手,誰不但不能取得戰果,還得回家去補給。
補給是需要時間的,而對手很明顯不可能給這些時間出來讓你補給。這意味著誰做這個先出手的人,誰就將丟掉製海權。
但製空權的爭奪,從戰爭爆發的第一刻起,就已進入白熱化。
東國空軍及其盟友,與空中自衛隊,駕駛著同源的09係列戰機,在東海與日本海上空展開了慘烈的廝殺。
戰機的渦噴引擎轟鳴作響,導彈尾跡的火線交織成網,不時有燃燒的殘骸拖著黑煙墜向冰冷的大海。
現在雙方的海軍都忙著在搶救自家的飛行員,也保持著一種默契,沒有趁機向對方發動攻擊。
優勢正在向進攻方傾斜。東國方麵,不僅得到了藍星其他主要國家的人力與物資支持,更關鍵的是,獲得了ueg秘密派遣的軍事顧問團的直接指導。
這些來自另一個宇宙、經曆過更高級戰爭演習形態的顧問們,眼光相當毒辣。
所謂“自家事,自家知”——
他們很清楚ueg提供給藍星雙方的09式作戰裝備,其設計初衷是高度依賴智能化無人單位協同作戰的。
單個士兵或飛行員作為一個指揮節點,操控著成群的無人機、無人戰車和自動化火力平台。
然而,由於某些複雜的政治考量和ueg主動施加的技術限製,在藍星這場衝突中,09式套件中最核心的“無人作戰集群”支持和“高級人工智能指揮係統”被大幅閹割甚至禁用了。
這就導致雙方不得不退回依賴“有人裝備”和傳統人力操作的“半原始”狀態。裝備雖然先進,但其效能極度依賴操作人員的數量和質量。
沒有ai和無人單位的輔助,一名飛行員需要獨自處理海量的戰場信息,操控複雜的武器係統;一個地麵指揮節點也無法有效協調原本應由無人單位執行的複雜戰術。
另外,為了防止在未來的戰鬥當中,小日子再突然發揮的“傳統藝能”——[獨走]導致不可預料的後果,人工智能反複建議儘快解決掉這個隱患。
因此,ueg還向東國秘密派遣了軍事顧問團。
ueg顧問團精準地抓住了自家裝備在沒有其他無人作戰單位輔助情況下的命門。
他們向東國提出的戰略核心非常簡單:拚消耗,拚高素質人員的儲備。
東國憑借其龐大的人口基數和ueg暗中輸送的訓練資源,在飛行員與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和質量上逐漸占據了優勢。
再加上其他老牌強國派出的“誌願航空聯隊”的支援,東國在可投入戰場的飛機數量和補充速度上,慢慢壓倒了小日子。
作為進攻方的一大堆國家裡的一大票人都能夠看得出來:想要登陸,第一步必須是贏得空戰,徹底撕開對方的防空網。
第二步則是奪取絕對製海權,並防範神出鬼沒的潛艇威脅。隻有完全掌控了天空和海洋,龐大的登陸艦隊和地麵部隊才能安全地踏上灘頭。
現在的空戰,就是圍繞第一步展開的生死博弈。
這是真正的國運之戰,為了在未來幾十年的時間裡被導彈和其他遠程打擊手段威脅,東國和其他的一大群國家彆無選擇。
時間隻剩下兩個多月了,他們必須在這個時間之內獲取勝利。否則,未來幾十年的時間,可是連一個好覺都彆想睡了。
喜歡穿越,但是鋼鐵雄心係統請大家收藏:()穿越,但是鋼鐵雄心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