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李大人,您可真是在世諸葛呀!”“李大人,您可真是大明的軍神!”“太厲害了,李大人!我們都佩服您!”
我們四周傳來了士兵們嘰嘰喳喳的叫聲。全是對我的吹捧,這讓我不禁飄飄欲仙起來。沒想到我的名號傳的這麼的快。連守城的士兵都知道了。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左右,我都在和他們熱情地互動著,充分的滿足了我的虛榮心之後,才揮手告彆他們,依依不舍的朝著紫禁城的方向走去。
在去皇宮的路上,我的笑容就沒有停下來過,士兵們對我的吹捧很實在,大概意思就是說。前幾天的開平城一戰,如果不是我的謀略,肯定是不能取得大勝的。正是我有著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手段,才讓我們此次戰鬥如此順利。
至於朱高煦的功勞,好像這些士兵連提都沒有提一嘴……
不好!我他媽這把朱高煦的功勞全給他搶啦!朱高煦要是知道此時京城裡麵,大家都覺得這場戰爭最大功臣是我的話。那他豈不是要氣得發瘋?他要是知道我既占了他的功勞,又搶了他的風頭,說不定我馬上又會挨板子了!!!
不行,這不是什麼好的現象。我又不奢求在這個時代當大官,一輩子在這地方,沒必要跟朱高煦搶功!
一想到這些,我趕緊加快了前往皇宮的腳步。不一會兒便趕到了皇宮大門口。此時已經有太監等待著我了。看到我臉色嚴肅腳步急促的樣子。太監也不跟我多說話。直接帶領著我朝宮內走去。
經過了好幾道彎彎扭扭的巷子過後,我在一處小彆院裡,見到了闊彆已久的朱瞻基。
“參見皇上,好久不見啊皇上,近來可好?”
我終究還是學不會古人那一套對待皇帝的樣子。
“朕安,不過朕瞧著你這副怠懶的模樣,總是氣不打一處來。”
“臣惶恐,下次臣進見皇上的時候,儘量帶一個麵具,不讓您看到我懶惰的模樣。”
“行了行了,你這一說話就沒一個正形,這次在開平城做的不錯,朕一想到你原來給朕提的建議,把漢王叔安置到北方,以及這次在北方的大戰,都讓朕覺得你是一個心思極其細膩,非常有大局觀的人。如若不是北方還需要人盯著,朕真想把你調到朝廷上來,為朕分憂解難。”
朱瞻基見到我之後便開始抱怨,似乎這段時間他過得也不是太順利。我簡單的頭腦風暴了一下,大概猜到了一些原因。
“皇上,莫不是朝中文官對您的鉗製太甚?”
整個明朝。十多個皇帝,隻有朱元璋完完全全壓製了文官集團,可以放手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除了他之外。最強硬的朱棣,在麵對文官集團,也經常會做出妥協,不過總體來說還是皇帝占據著最主要的位置。
朱棣死後,從朱高熾開始就不行了,明仁宗朱高熾是完完全全由文官教導出來的皇帝,就不要指望他跟文官打擂台了。而朱瞻基從小是由朱棣教導的。肯定不願意整個朝廷的大權由文官集團掌握。
其實文官集團說到底根基便是士紳階級支持,外加各種朋黨。相互纏繞到一起,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勢力。而跟文官集團抗衡的則是勳貴集團。勳貴集團的組成,隻有兩次,一次是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們。還有一次,便是跟隨朱棣靖難的將領。
朱瞻基從小跟著朱棣一起。在天然的角度上,便會贏得勳貴集團的支持。所以我猜測朱瞻基的想法是讓勳貴集團來抗衡文官集團。不過由於朱棣在位期間多次出征漠北,導致國庫空虛。簡單點說就是沒什麼錢了。
從朱棣死後一直到現在這接近兩年的時間,奉行的政策都是休養生息。這讓勳貴集團沒有太多釋放自己閃光點的地方。畢竟成為勳貴就是得靠戰功。
既然一直沒有仗打,那麼勳貴集團肯定會喪失很多話語權,尤其是這兩年文官集團的崛起。
對於皇帝來說,不管哪一派壯大,都是不好的兆頭,帝王之術嘛,玩的就是一個平衡,所以現在文官勢力不斷壯大,而勳貴集團勢弱,這就讓朱瞻基焦頭爛額。曆史上的朱瞻基為了對抗文官集團開始設置了內書堂,教太監讀書寫字,使得太監參與到了朝政當中。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明堡宗朱祁鎮的瓦剌留學之旅。
我現在來了,肯定是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的!不然我可就回不去了!
“你怎麼知道朕是因為文官的事情所煩惱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瞻基突然眼神亮閃閃的看向我問道。我看他眼睛當中帶著一絲苦惱,一絲疑惑,跟很多很多絲的興奮。
“這個其實很簡單嘛,這兩年我大明都在休養生息,而文官最喜歡的氛圍便是這樣,平靜的生活就能讓他們高呼和平盛世乃他們所為,為了標榜自己的功績,寧願假裝看不到塞外異族鐵蹄的虎視眈眈,也要讓大家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一招我學的特彆的活靈活用。既然我看出來朱瞻基很討厭現在文官壯大的局勢,那我順著他的話講下去總是沒問題的。
“李卿,文官在你看來是一個什麼群體?”
朱瞻基突然向我拋出了這麼一個問題,讓我去給文官下定義。這倒是讓我有點措手不及,我腦袋飛速旋轉。沉默了一兩分鐘之後在他好奇探尋的眼光中,終於緩緩開口。
“回稟皇上,在臣看來,文官就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雖然陳說的這句話有一點偏頗,曆史上很多的文官都是受萬世敬仰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的文官都是玩弄政治的好手,卻對民生對國家弊大於利,在國家危難之時,可能還會萬眾一心好一點,但是等到國家一旦平靜下來之後,那他們便會粉墨登場,群魔亂舞為了私人的利益,可以放棄很多的良知!”
既然要得罪,那不如得罪的徹底一點,反正我現在是跟皇帝站在一頭的。就像我說的,我不否認曆史上有很多千古留名的文官受人尊敬,但是也有很多遺臭萬年的罪人。明朝中後期的文官囂張到什麼程度?抗倭名將戚繼光。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保住了明朝東南沿海的平安,可是在往朝廷遞折子的時候。還是得去拍張居正的馬屁。還得給各路文官送銀子說好話,不然武器裝備都批不下來,這就是文官,尤其是封建王朝的文官!
喜歡心理谘詢室請大家收藏:()心理谘詢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