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今年撒的牛糞比較多,還澆了水,再加上自己的精心打理,地裡的麥子比較多,魏大山也顧不得跟林永立一家子扯皮,略微調侃了一句,就彎下腰來,拿著鐮刀繼續割麥子。
沒辦法,這年頭機械化還沒有那麼普及。
不論是收麥子還是掰玉米,農活都十分繁忙。
就拿收麥子來說。
不僅要一直彎腰割麥子,割完麥子還得將其裝車運走,但這隻是一切工作的開始。
一般收完之後,農民都會這些麥子運到專門的打麥場,用騾子拉著石碾子,在這些麥穗上來回碾壓,直到將麥穗裡麵的麥粒完全脫離出來。
你以為這就完了?
不,也才剛開始而已。
剛從地裡麵收回的麥子,還比較潮濕,你需要不斷的晾曬,曬完還需要揚沙,直到把這些糧食弄得乾乾淨淨,方才可以收袋入庫。
而辛苦了十天半個月弄好的麥子,農民也得從中挑出來一批質量最好的,用小推車或者扁擔,將其挑到公社或者鄉鎮的糧庫,進行交公糧和購糧,交了公家的,給了集體的,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一番忙碌下來,其實留給農民自己的,也沒剩多少了。
但饒是如此,看著豐收的小麥,農民臉上還是難以抑製的露出了喜悅。
魏大山和魏大根,兄弟倆正值壯年,勞動力不是一般的強悍,二人彎著腰一番收割,從一大早忙到中午,方才將這三畝地的麥子全部割完,然後將其堆到了板車上麵。
魏勇和魏蓉兄妹倆,也累的滿頭大汗,再加上此時烈日當空,整個人都要被曬脫水了。
魏大山咧嘴一笑,就將兄妹二人抱到了板車上的麥垛子裡。
兄妹倆直接在麥垛子裡刨了個坑,小小的身體就十分靈活的鑽了進去,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防曬,還很好玩。
按照往年,收好的麥子一般都會運到打麥場,不過,今年春天的時候,李孝武的施工隊,已經在魏大山家的院門口,修了一條平坦乾淨的水泥路,而且新舊兩個院子門口都有,所以,魏大山索性就拉著麥子,直接回到了自家的院門口,兄弟又一起合力,將這些麥子,挨個均勻的攤開,放在了地上。
“大熱的天,都口渴了吧,來來來,喝點水!”
聽到動靜的林秀梅和李晴,連忙從屋子裡端來水,給魏大山四人喝。
看著門口被鋪滿的麥子,林秀梅不由好奇問,
“大根,這是多少地的麥子,看上去不少啊!”
魏大根笑道,
“是大山家的地,基本全都拉回來了。”
三畝地的麥子可不少,一車可裝不下。
喝了兩口水的魏大山和魏大根,又拉著空車,準備繼續朝著麥田走去。
“等等!”
身後傳來李晴的聲音。
卻見李晴挺著肚子,手裡拿著兩個草帽子走了過來,遞給魏大山和魏大根,
“大中午的,彆再中暑了!”
“好嘞!”
魏大山咧嘴一笑,戴上草帽子,繼續跟著大哥乾活。
新宅院所在的地方,人煙稀少,倒是沒有人跟他搶馬路,魏大山索性就將剩下的麥子,全都鋪展在了嶄新的水泥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