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魏大山和李晴剛剛結婚,夫妻倆連進山都形影不離。
可自從李晴結婚之後,就魏大山主外,李晴主內,兩口子配合的倒也不錯。
但這段時間,李晴的身子明顯重了許多,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要生產了,原本由李晴和大嫂乾的活,此時也就全都落在了魏大山的身上。
不過魏大山也無所謂,李晴為了這個家,付出太多了,該他大男人出手的時候,絕無二話。
在這個年代,物資緊張,人們也僅僅達到了剛剛飽腹的階段,過日子自然精打細算的很。
一到了冬天,除了主食之外,人們能吃的蔬菜實在太少了。
而夏天一到,又會生長出大量的西紅柿豆角這些,吃都吃不完。
吃不完咋辦呢?
壞掉多浪費啊。
所以農民們就想出了很多好的辦法。
比如豆角,從菜地裡摘了回來之後,一般有兩種辦法。
一種是放在鍋裡麵煮熟,等煮熟之後,再放到外麵進行晾曬,直到把裡麵的水分全部曬乾,就變成了乾豆角。
等冬天沒有菜吃的時候,拿出來往水裡麵一泡,不論是跟粉條放在一起,還是跟肉放在一起,都香的很。
有時候,比新鮮的豆角更有滋味呢。
而另一種就比較簡單了。
隻需要洗乾淨,和黃瓜等東西一起放到剁好的韭花之中,再放入大量的鹽巴,密封保存好。
等冬天一到,早上和晚飯喝粥的時候,拿出來切成小段,就是美滋滋的鹹菜了。
第二天一早,魏大山就推著小推車,來到了自家菜地。
這是分地之後,他第一次來,之前都是大哥大嫂他們在忙活,以至於長出了這麼多蔬菜,魏大山都沒有來過。
雖然是八月,但農曆已經過了立秋,天氣明顯沒有那麼熱了。
菜地裡的不少西紅柿藤蔓已經開始有了枯萎的跡象,魏大山放下小推車,提了個筐子就開始采摘。
一邊摘,還順手拿了一個,在衣服上隨便擦了擦,就張嘴了吃了一口。
登時,鮮嫩多汁的西紅柿充滿整個口腔,不論是口感還是汁液,都比後世的西紅柿好吃多了。
這個時候的西紅柿,雖然一個個長得奇形怪狀,而且很容易放爛,但味道是真的好。
而後世呢,一個個倒是長得晶瑩剔透,仿佛一個模子裡麵刻出來的,但你放在外麵,可能放一個禮拜都壞不掉。
更為可笑的是,你隨便做個西紅柿炒雞蛋,不倒水都沒有湯汁,不放西紅柿醬都沒有西紅柿味道。
沒有西紅柿味的西紅柿,還能叫西紅柿嗎?
魏大山搖搖頭,三下五除二,就將手裡的西紅柿吃了個精光,然後繼續采摘。
現在是早上,天氣很涼快。
魏大山雙手並用,沒一會兒的功夫,就摘了足足一筐。
至於茄子、黃瓜、還有豆角子,也一並全都摘了下來。
這幾天搞這些蔬菜剛剛好,若是再過十來天的話,摘下來的西紅柿,吃著就都比較酸了,做西紅柿醬也不好吃。
至於豆角和茄子等,也都會迅速老化,隻能用來留來年需要的種子。
忙活了一個多小時,魏大山就推著一車子蔬菜,重新回到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