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朝大國,自該有容人雅量,不可以無端猜測來給未有之事定罪,還請監國斟酌!
監國,請勿要墮我天朝上國之名!”
貞觀時期的海運並不差,已經運用到了軍事上。
往後幾年,打高句麗的時候,就曾經用五百艘‘戰艦’,運送糧草以及兵甲。
隻能說,這個時期的大臣們,也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沒準備睜眼看世界。
隻不過是因為處的時間點還早,也沒有被彆人打而已。
但,這個時代的航海技術,也的確說不上先進,隻能說是啟蒙。
無法遠洋航行,甚至都摸不準天氣,隻是沿著海岸行走。
李承乾感覺有點頭痛,這就是他想要把宗室給撇開的真正原因。
宗室,無論他們原本是不是老古板,終究都會成為老古板。
因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並且是最想要守著不動的既得利益者。
他們怕任何動靜,更恐懼任何變化。
一旦有任何動靜,他們都怕自己的利益受損。
宗室雖然是皇權的保障,但在某些時刻,也會成為皇權的囚籠。
“天朝上國?”
李承乾發出了一句疑問,但語氣裡是滿滿的嘲笑。
“周邊各國,誰都有資格稱呼我們為天朝上國!
唯獨我們自己,不能稱自己為天朝上國!
天朝上國何義?
自周朝起,由於對世界的認知太狹隘,以為中原地區為天下中心,周邊除了蠻夷就是天之邊。
於是,漸漸形成天朝上國的概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若真是天朝上國,前些年為何會被突厥打?
若真是天朝上國,更往前些年為何連高句麗都打不過?
魏晉之後,八王之亂,異族入侵,中原差點被滅絕。
你們可能會說,那是因為什麼什麼原因促成,比如說昏君等等。
孤隻想問,既是天朝上國,為何還有國度敢於挑釁,甚至敢於把天朝上國踩於腳下?
都說知恥而後勇,諸位愛卿難道連認都不敢認嗎?”
群臣頓時一陣騷動,李承乾的話說的太直白了。
沒有人喜歡被提及傷疤,放在國度上也一樣。
可不提及傷疤,人就會越來越沉溺於虛幻中。
“我等若自認天朝上國,必將固步自封,看不上天下人!
倭國自認渺小卑微,努力學習,努力追趕,絕不甘於人後。
長此以往,孰優孰劣?
在孤麵前,從今以後,誰都不得再提自古以來。
在孤麵前,從今以後,除外國使臣,誰都不得再提天朝上國!
人若常聽阿諛奉承,必將不識好歹。
官若常聽阿諛奉承,必將罔顧國法。
國若常聽阿諛奉承,必將國破家亡。
文明若常聽阿諛奉承,必將自取滅亡!
唯有奮勇進取,放眼觀天下,取長補短,才不至於停下腳步,被人所滅。
孔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諸位愛卿,可明白?”
喜歡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