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我還以為這位仁兄有何高見,沒想到卻是如此淺見!
你莫不是以為,誰不知道這東西需要皇帝承認?
但是,你可知為何越來越多人用?”
很明顯,這兩人要抬起杠來了。
李承乾饒有興致的聽著,想聽聽他們有什麼高見。
不管否定的也好,承認的也好,站在他個人的角度,一是為了大唐未來的發展,二是為了收割他國。
某種意義上,紙幣的確也不算錢,靠的是純粹的國家信用。
一旦國家不承認,那就真的不算是錢。
隻不過,不承認倒是容易,再想再承認就難了。
而且,百分之百會天下大亂。
因此,真不承認的情況,隻能是極端時期麵對國外。
甚至,非迫不得已,都絕不能用這招。
因為一旦用了,同樣屬於國家信用破產,想要挽回可不容易。
否定紙幣那人抬手抱拳道:“那這位兄台,你來說,這紙幣有何好處,讓你如此推薦?”
“第一,這紙幣輕便小巧,攜帶方便,尤其是需要多錢的時候。
第二,我大唐蒸蒸日上,這長安城就算是夜間也人流如織,何愁皇帝不承認?
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來,推出這種紙幣,更多的是方便商業。
第三,紙幣上印著皇帝等人的頭像,讓我等平頭百姓,或者小家小戶,也能夠知道皇帝、皇後娘娘、太上皇等,長什麼樣子。
這可是從古至今,都從來沒有過的事,可見皇帝有多麼大氣。
隻要有這些頭像在,隻要還是大唐,皇帝就不可能不認,哪怕以後的皇帝也一樣。”
反對者輕蔑道:“兄台就隻能說出這三點,看來也不過是人雲亦雲罷了!
百姓無有多錢,用銅幣也好用紙幣也好,對他們來說有何區彆?
正因為紙幣上印著皇帝等人的頭像,這不是純純喪失威嚴嗎?
自古以來,皇帝都神秘而高高在上,如此在紙幣上暴露出來,百姓可還會敬畏?”
“這位兄台,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咱們這位皇帝,可是連造反都明確放話天下,根本不做遮掩,用得著什麼神秘?
皇帝登基這三年來,天下有什麼變化,升鬥小民可能感覺不出來,但這長安城的變化,誰還能不知道?
很明顯,咱們這位皇帝,頗有種事無不可對人言的霸氣。
在他的治理之下,這三年來,連長安城的乞丐都在漸漸變少,有時候想找個施舍的都找不到。
這些種種,難道這位兄台你看不出來?
再說這個紙幣本身,你以為我就說完了嗎?
你可知,當這個紙幣被那些外國商人拿去用到他國,會是什麼樣的效果?
我看這位兄台也想不明白,那我就直說好了。
由於我大唐的繁榮昌盛,各個國家都需要大唐的貨物,他們就必須要用這個紙幣。
而他們想用這個紙幣,就必須把金銀銅拿來換。
你可知道,這些金銀銅都落到大唐的土地上,大唐未來會何等繁榮昌盛?
若有個萬一,隻要皇帝下令不承認。
那些小國就會變得無錢可用,必引起天下大亂,這叫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才是皇帝真正想要的,你可明白?”